3Z中文网

3Z中文网>你好晚安教案反思 > 25(第1页)

25(第1页)

情侣之间也有互相喜欢和互相讨厌的事情,很多事又不能阻止,因为那些是正正经经的正事。

比如说她在“备课”,而我在写稿,并且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包括打火机的火石摩擦声与键盘敲击的杂音。也没什么理由,她听着心烦。

我没有拿出房产证看看尹卓妍这个名字的习惯,以至于我觉得自己正在遭受某种迫害。

噤声的原因我是能理解的,外贸工作并不好做,学校里系统学习的知识和实际应用有很大的区别。就好像当年的英语教授口语肯定不会满满的俄罗斯卷舌音。

我的母语来源于两个完全不同语系,所以这时候还是挺能理解大小姐的处境的。

就好像一般人真的想不到充满着德语口音的中文到底是什么诡异的发音。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我妈讲话像是个在上海长大的新疆人。

包子跳到我旁边,好奇地看着电脑屏幕的荧光,我怕他一口咬上来,轻推了一下,谁知道这厮发出阵阵咕噜声,我叹了口气,把电脑放在茶几,人歪倒在沙发上,把猫抓进怀里。?就算理解,也有点心烦,可能我真的不喜欢这种近在咫尺又不可触碰的感觉。

看着埋头苦学的大小姐,偶然间想起那档午夜凶铃节目里遇到过一次真的听众来电,那是一对因“三观不和”而纠结该不该在一起的情侣。

那个之前处于反人类时间段的节目我不会当场跟进,录音复盘时听到这个,刚接手节目的我还有点诧异,为什么两个人三观不和还是会选择在一起,现在什么都是快节奏,但再怎么说怎么可能连三观都不互相了解就会选择在一起?

而DJ却的态度截然不同,他大大咧咧地说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

那个比较经典的来电俩人都是奇葩,女的气呼呼地给电台打来电话,说自己吃过泡面把空的面碗放在桌子上,男的看到以后两个人因为这一个随手就可以推进垃圾桶的面碗大吵了一架,最后得出一个“三观不和”的结论。

本着劝和不劝分的原则,DJ一通絮叨之后男的抢过话语权,开始唧唧歪歪因为乱扔东西的问题和女的已经说过无数次可是对方又执意不改。眼看就要再度爆发争执,要不是切电话的手速快,我真怕出点什么直播事故。

在一起之后某次喝奶茶闲谈的时候我把这件事讲给大小姐听,她眼睛转了转咬了几下吸管问我是怎么样的观点。

“本来就没什么,男的非要小题大做,两个人都一起生活了还在乎一个随手扔掉的泡面碗。”我记得我当时是这样回答的,“女的也有问题这点破事还要闹得满城风雨。”

“其实和泡面碗的关系不大,积怨成疾罢了。”大小姐摇摇头,“男的一开始肯定也会随手收拾,可是时间久了,两个人难免因为这种事产生芥蒂,慢慢就发生了争吵,如果我每次吃完饭都不刷碗,一次两次你会包容,三次四次你觉得无所谓,一千次呢?”

“我会习惯了觉得就是该我刷碗。”我很坚定地点点头。

“俏丽嘛,说正经的,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样是个抖M的臭弟弟!”她骂了一句继续,“在一起本来就是很麻烦的事,我们算是幸运的,分歧比较少,可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生活这种东西本来就会磕磕绊绊的,你见过不吵架的情侣吗?”

其实我还真见过,不过是因为一方死得早没机会吵就结束了。

脑袋里跑火车,大小姐的话我也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就算是我们俩也多多少少有些观点上的不一致。

这世界上本身就没有完全匹配的两个人,情侣之间本来就是互相磨合,观点,看问题的角度,甚至是生活方式。笼统点说也勉强算得上是三观,每个人都是齿轮,不断地习惯对方的尺度才能真正地运营好生活这部机器。

轮转到现在,我俩有些小的磕磕碰碰,可是还没有什么大的摩擦,谁也不能预言未来,自己生活里的“泡面碗”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压上来我也说不清楚,走一步算一步吧。

“你干吗呢?”大小姐从房间里晃悠出来,看着我的目光有点死亡凝视的意味在里面。

极少数的时候她会这样,进度不顺看谁都不顺眼。

“来,抱抱。”我拍了拍包子的屁股,小东西从我怀里跳出去,与此同时,我起身张开双臂。

“去你的。”她一脸没好气,“我都快烦死了,第一次对接印度土著客户,一嘴咖喱味英语连OK都差点没听懂。”

“不至于吧,好歹是英殖民地。”我挠挠头,对这个神奇国家的印象也就只有飞饼咖喱与叠罗汉摩托车,“再怎样能比俄国人口音重?”

“是受教育程度低。”大小姐叹了口气,“以前有人说黑的印度人英语差,白的印度人英语好,当时我还不信,觉得不能种族歧视。”

我歪着脑袋看向大小姐,有点好奇这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谁。算一算也不错,所谓的白皮印度人也确实是和殖民者的后代,客观上英语应该比纯粹的土著要好不少,算不得种族歧视。

“对了,我下周一的飞机,回北京过年。”她翻了下手机,突然想起下一步的行程,“初六就回来。”

要过年了啊。我看了眼窗外,才意识到这个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已经悄然接近,难怪上班的路上多了几分鲜红的喜庆。

住在一起之后除了几次大小姐短途出差,我们还未曾分开过,现在虽只有一周,但离别摆在眼前我心里还有些难受。

“要来找我玩吗?”她看穿我的心思,用手腕上的头绳扎了个马尾,坐在我身边,“除了三十、初一要在家,其余时间我带你逛逛。”

“算了吧,一整年就这一会可以在家,就不打扰了。”我苦笑一下,点起一根烟。

就算不能对亲情感同身受,我也只希望无家可归的人只有我一个就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