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功过汉武帝百度 > 帝国灵魂的变革 儒学登场(第1页)

帝国灵魂的变革 儒学登场(第1页)

帝国灵魂的变革:儒学登场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此时仍用秦历,以十月为岁首),刘彻颁布了即位后的第一道诏书,在全国范围内选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且由他本人亲自主持策试,策论的题目是《古今治道》,即探讨古往今来的治国之道。

在这个大题目下,刘彻提出了事关国家治乱兴衰的一系列问题:

五百年来,无论是高居庙堂的君王,还是草泽乡野的有识之士,皆欲效法先王,拯救万民;为何最后总是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都说三代是受命于天,有什么证据?

这世上灾异不断,是什么原因?

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品行有好有坏,又是为什么?

朕希望天下能有淳朴的风气,法令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百姓安居乐业,官员清正廉明,刑罚减轻,奸佞改过,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要实现这一切,朕该怎么做?

其实刘彻也知道,面对这样一些至大至深的问题,答案肯定是言人人殊、见仁见智的,所以,他并不指望得到什么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答案。他抛出这些问题,只是想让对策者们借题发挥,各自亮出思想观点而已。而刘彻真正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此次策试,让不同学派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而汇聚成一股有声有势的政治思潮,冲击日渐僵化的黄老思想,为即将进行的观念革命与制度改革摇旗呐

喊。

这既是一种舆论上的造势,也是对旧有意识形态的一次火力试探。除此之外,刘彻当然也希望通过这次策试,从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找到最合乎需要的一套治国理论。

诏书颁布后,各地共推举了一百多位学有专精的知识分子,其中既有儒家学者,如辕固、公孙弘等人;也有法家、纵横家等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如严助、冯唐等人。而在所有参加策试的人中,最令刘彻激赏的,莫过于大儒董仲舒了。

董仲舒,广川(今河北省景县广川镇)人,从少年时代起便研习《春秋》,为学精严专纯,心无旁骛,有“三年不窥园”之说(长年在书房中专注于学,乃至不往花园里多看一眼)。其门下弟子众多,许多人无法得其亲授,只能从师兄处间接问学;虽恭列门墙,却连老师长什么样都没见过。景帝在位后期,董仲舒的声望已遍及朝野,景帝慕名将其征召入京,立为“博士”。此次策试,董仲舒便是以博士身份参加的。

看完董仲舒的策论,刘彻顿觉耳目一新,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天子览其对而异焉”。(《汉书·董仲舒传》)

于是,刘彻迫不及待地下了第二道诏书,希望董仲舒进一步阐明儒家的治国思想。董仲舒不负所望,立刻挥毫,呈上了第二道对策。刘彻看完之后意犹未尽,遂再下诏书。很快,董仲舒又呈上了第三道对策。

如此三问三答,总算让刘彻对儒家的政治哲学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而董仲舒先后呈上的三道策论,则被后人称为“天人三策”,从此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综观董仲舒的三道对策,其核心思想不外乎三个:天人感应、礼乐教化、大一统。

所谓天人感应,就是说上天是人间的最高主宰,具备赏善罚恶的能力。若秉承天命的帝王逆天虐民、昏庸无道,上天就会降下灾祸示警;倘若依旧执迷不悟,上天必施以严厉惩罚,使其败亡。用董仲舒的话说就是:“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汉书·董仲舒传》)

很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神权政治理论。这个理论的前提是“君权神授”,就是把帝王视为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从而赋予其至高无上的特权和统治万民的合法性。只有当这个代理人违背上天意志的时候,其特权与合法性才会被剥夺。

“天人感应”的学说,首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但与此同时,它也对君权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制约,令统治者不敢为所欲为,而要有所忌惮、心存敬畏。尽管对于君临天下、富有四海的帝王而言,这种内在的道德约束是很微弱的;可即便帝王本人不把它当一回事,至少有良知的士大夫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理

论批判的武器,尽最大努力对统治者进行舆论监督,从而限制其对权力的滥用。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要防止当政者滥用权力,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过,指望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设计出一套科学的制度来约束统治者,显然是一种苛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思想家通过“天人感应”学说迫使帝王心存敬畏,就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制度约束与道德约束并重,二者相互补充。可是,如果受到历史条件限制,使得前者不可能实现的时候,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尽量保有后者了。其实,最可怕的事情还不是二者当中缺了哪一个,而是制度约束与道德约束的双双缺位。

董仲舒的第二个核心思想,就是“礼乐教化”。

众所周知,“礼乐”是儒家伦理思想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礼”最初是指祭祀时的器物和仪式,到周朝时,则衍生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整套典章、制度、规范;“乐”的本义是音乐,和“礼”并称时,即泛指宗法社会中人人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按照董仲舒的说法,帝王如欲实现天下大治,就必须对臣民施行礼乐教化。

他说:“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

这段话的大意是:“道”是实现天下大治的必由之路,仁、义、礼、乐都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手段。所以在古时候,圣贤君王虽已去世,但子孙长存,且天下仍可太平数百年,这都是礼乐教化之功。老百姓都是追求物质利益的,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就像水总是往低的地方流一样;倘若不以教化作为堤防,就不能阻止人欲泛滥。古代君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首务:在京师设立太学,以教化全国;在地方设立各级学校,以教化城乡百姓;用仁的思想引导民众,用义的精神砥砺民众,用礼的规范约束民众。只要做到这一切,就算刑罚很轻,犯罪现象也会很少。因为礼乐教化一旦推行开来,民众素质就会提高,社会风气也会变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