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繁花尘埃 > 第165章 豆豆跳到五年级(第1页)

第165章 豆豆跳到五年级(第1页)

林瑛在银生面前,嘀咕了好一会。海荣这时推门进来,林瑛拉他坐下,说道:“你爸爸今天高兴,陪他说说话。”然后给他沏了杯茶。银生开口问海荣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吗?”海荣笑道:“玉姗爸已经对我说了。”银生又问:“你认为自己胜任得了吗?”海荣说道:“我在农场里同青年人相处八年,这是我的优势。”林瑛在旁说:“这就好,你要争口气,不能给你爸和老丈人丢脸。”

海荣点头说:“我知道了。”林瑛又问:“玉姗满意了吧?她说什么呢?”海荣回答说:“满意了还有什么说的?”然后对父母说:“你们回房里休息吧。”说着自己先站起来,银生说道:“你坐下来,我要和你好好谈谈。”海荣于是说:“有什么吩咐?你尽管说。”

银生严肃地说道:“其实你自己心里也清楚,虽然你在农场里有点成绩,但是去区团委工作,这个职位是借了你老丈人的光。”海荣低头不语,银生又说道:“既然已水到渠成,接下来就要看你自己了。在机关里工作,不比在农场里,各方面都要注意。”林瑛也附和说:“应该多向你爸请教,那些为官之道。”银生忙说:“我的为官之道很简单,一句话:勤勤恳恳做事,夹着尾巴做人。”

银生见海荣点头,接着又说:“机关里看似一团和气,其实暗地里勾心斗角的事情很多。你要注意了,不是光明正大的事,千万别去掺和。尤其要记住,不要打你老丈人的旗号,为人要谦虚,不要盛气凌人。”海荣一一点头,银生又说道:“想在机关里站稳脚跟,一定要搞好与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你有许多东西要学,今后要同我多沟通。”银生说了一大套,海荣只是点头,林瑛有点耐不住,对银生说:“你留些明天再讲吧。”银生于是住了口,让海荣进房里睡觉。

海荣去区团委报到,海霞在星期六回家来,海福这天请了假在家里,兄妹俩去百货公司,回家时抱回来一台录音机。前几天国梁送来二盒邓丽君歌曲的磁带,俩人到家就听邓丽君的歌。

银生下班回家,听见屋里歌声缭绕,他问海福说:“你真的买了录音机,这么喜欢听这歌?”海福点头说:“听了这歌,什么烦恼都忘了,不吃饭也不觉得饿。”林瑛连忙说:“这倒好,我家米也省了,你今天不吃饭试试。”豆豆这时急了,说道:“叔叔不吃,我也不吃。”银生哈哈大笑,说道:“就是全家人挨饿,也不能饿着你。”林瑛摇头说:“这孩子越发成小人精了。”

林瑛把饭菜端上桌,一家人等了好一会,海荣才回家来。他进门听见邓丽君的歌曲,连忙问海福说:“你买录音机了?”海福说是,林瑛说道:“他今天特地请假,那匣子买回来后,唱歌唱到现在,怎么听不厌呢?”海荣说:“他们一时新鲜。现在有些小青年,戴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手提录音机,音量开得震天响,在马路上招摇过市。”

银生对兄妹俩说:“这个现象不好,那是资产阶级作派。”海霞吐了一下舌头,说道:“我们喜欢邓丽君的歌而已,哪会学那样?”海荣忙说:“在家里听听可以,磁带不要和别人传来传去,这毕竟是港台音乐,传播资产阶级情调。”海霞笑道:“果然是团高官,政治觉悟这般高。”银生瞪她一眼,大声说:“你哥说得对,你是个大学生,尤其要注意了。”

海霞连忙缄口,海福这时说:“我看没这么严重,老百姓喜欢邓丽君的歌,难道都成资产阶级了?”接着又说道:“眼下流行歌曲传遍千家万户,好比盛唐时的诗歌,属于一个时代特定的文化现象,只要老百姓喜欢就好。”他的这番话,让海荣一下语塞。林瑛这时敲一下筷子,大声说:“怎么把唐诗搬出来了?唐诗能填饱你的肚子?”然后问海荣说:“这么晚回来,是不是工作很忙?”海荣点头说:“今天跑了几个街道团委,下去了解一下情况。”林瑛点了点头,然后对银生说:“云仙今天打电话来,问海荣什么时候结婚?还要我告诉你,雅芬已有男朋友了,准备明年结婚。”

海荣闻言大喜,连忙问:“雅芬找了什么样的男朋友?”林瑛笑道:“还真门当户对呢,男家从前是上海滩的肥皂大王,解放前厂子迁到香港去了,雅芬结婚后,准备和男人去香港定居。”海荣听得有些糊涂,问道:“那男的是香港人?还是上海人?”林瑛说:“那男的是在香港出生的,他娘是肥皂大王的三姨太,因为与前面二房不和,领着自己儿子从香港回到上海。这几年内地形势好了,香港人都回来探亲,肥皂大王今年也来了,还邀请从前的工商界朋友聚会。说来也是姻缘天注定,那天雅芬陪父母一起去,两家人一见面,那家的公子哥一眼看上了雅芬,交往了几个月后,亲事就定下了。”

海福听了笑道:“姑父和姑妈这下称心了,不会像雅芸姐当年那样。”然后问道:“姑妈家的房子要回来了吗?”银生回答说:“年底前那户人家要搬出去,到时就还给他们。”林瑛一听房子的事,马上就问:“我家的房子,几时能解决呢?”银生不耐烦地说:“真是老生常谈,叫我怎么回答你?”

林瑛眼下最大的心病,是家里的房子问题,晚上躺在床上,他又和银生嘀咕:“雅芬明年要结婚,海荣也该结婚了。眼下万事具备,只欠房子了。”银生回答说:“你放心吧,海荣明年还不结婚,再说到时候,自会有办法的。”林瑛接着说:“缺钱也难呢,家里总共积攒了几百元钱,到时候花费肯定不够。”

银生气呼呼说:“怎么一点不知足?老是唠叨这些。”接着说道:“钱不是问题。海福已说过,等到海荣结婚时,他把积攒全拿出来,让海荣先用。这孩子有点出息,这段日子赚了不少稿费。”林瑛听了说:“你老是夸海福,怎么不听见你夸海荣?”银生说道:“你是说我偏心?他俩都是我们亲生的,我干吗要偏心?”林瑛在被窝里捏他一把,娇嗔地说:“我看你是真的偏心。”

豆豆头一个学期结束了,学校要开家长会。海福晚饭后去学校,他走进教室里后,豆豆的班主任问他说:“你是黄正昊的家长?”海福说是,班主任说:“我们校长要找黄正昊家长谈话,你快去吧。”海福听了这话,以为豆豆在学校里犯了错,赶忙去校长办公室。

当他走进校长办公室时,不由感到惊喜,原来校长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当年的班主任王老师。王校长也认出了他,高兴地喊:“你是黄海福!”然后问他说:“黄正昊同学是你的……”他连忙说:“黄正昊是我的侄儿。”

师生俩分别已十年左右,此番见面分外欣喜,王校长又问:“这么说黄正昊同学的父亲,就是当年领你一起上学的哥哥?”他点头说:“是的,他叫黄海光,是69届中学毕业生,我嫂子刘婵娟,与我哥哥是同班同学,他俩一起去黑龙江插队落户。”提起自己的哥哥,他泪水直涌,把兄长罹难和嫂子早逝的事,一一说给王校长听。

王校长不停地抹眼泪,她早听说豆豆是个孤儿,但是不知道豆豆的双亲,竟然是自己学校从前的学生。她连说几声可惜,然后说道:“你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学生。你在一年级的时候,已在课堂上看唐诗了,还记得我收你书的事吗?”海福红着脸说:“我记得。”王校长又问:“我有点奇怪,你怎么没去高考?”他垂下头说:“当时我二哥在农场里,妹妹在念高中,家里的条件不太适合,所以放弃了。”王校长摇头说:“可惜了。”接着说道:“你的侄儿也是个天才,有好几个老师向我反映,说学校里来了个小神童,刚进学校已有高年级的底子,我觉得惊讶,和几个老师一起对他进行了测试,发觉他禀赋过人,果然是棵好苗子。”

海福听了王校长的话,笑了笑说:“哪来什么神童?他从三岁多起,我嫂子开始教他认字,他只是稍微聪明一点,提前进入学习阶段。”然后问王校长说:“黄正昊是不是影响其他同学了?”王校长笑着说:“他是对老师造成压力了,老师对他有些无所适从。我与教研组的老师,反复研究了几次,觉得让他继续留在原来的班上不合适。教书育人首先应该因材施教,他是个特殊学生,学校有责任为他创造条件,好好培养这棵苗子。我向区教委也汇报了这事,想从下学期起让他跳级,去高年级班上课,看他是否能适应?所以想征求一下家长的意见。”海福忙问:“让他去几年级班上?”王校长回答说:“想安排他去五年级班上。”

海福先是暗暗高兴,随后又感到一阵不安,犹疑地说:“黄正昊如果去五年级班上,比其他同学要矮一头多呢。”王校长笑了,说道:“我料到家长会有顾虑,不妨先回去商量一下,还要让黄正昊本人也同意。”她又说道:“不用担心黄正昊会受同学欺侮,学校的校风已完全恢复,基本上没有打闹现象。另外有好几个老师,争相要黄正昊去自己的班上,想借此激励班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还想让你放心,黄正昊如果真的跳级学习,我会为他制订一个教学计划,不断调整他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听了王校长这一番话,海福激动地说:“谢谢王老师这么关心,我完全放心了。”然后又说道:“我和我的妹妹,平时辅导他语文、数学、英语,虽然抓得紧,毕竟不得要领。学校专门安排他课程,那再好不过了。”王校长听他这么说,于是问:“你同意学校的安排?”他笑着说:“回去还要和我父母商量一下,不过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师生俩交谈了一个小时,王校长问过豆豆平时各方面的情况,然后说:“黄正昊的身世如此堪怜,学校更有责任保护好这棵苗子。回去告诉你父母,我们一定会对黄正昊同学负责的。”海福再次谢过了老师,王校长把豆豆的《学生手册》交给他,师生俩然后道别。

海福回到家时,豆豆还在跟祖父读报。银生放下手中的报纸问:“豆豆在学校的情况怎么样?”海福笑着把《学生手册》递到他手里,然后激动地说:“学校要让豆豆跳级!”银生愣一下,马上问:“让他跳几级?”海福抿嘴直笑,海荣催他说:“快说吧,是跳一级?还是跳二级?”海福笑着说:“直接让他念五年级。”

屋里人全惊呆了,林瑛搂住豆豆说:“我舍不得,要是让大孩子欺侮了怎么办?”海福见林瑛不放心,银生也犹疑不决,于是把刚才见自己当年的班主任,如今学校的王校长,以及王校长同自己的谈话,一古脑儿对家里人说了。

听了海福的话后,银生连声说好,然后问豆豆说:“你想不想去五年级班上?”豆豆望着海福说:“我不知道,我听叔叔的。”海福连忙说:“学校里老师都喜欢你,都希望你去他们班上,你放心去吧,不过今后要更加用功,不能给老师添麻烦。”豆豆于是点头说好,林瑛忙问:“这么说,事情决定了?”海福回答说:“我是同意了,但是还要征求你们的同意。”

林瑛问银生说:“同意好呢?还是不同意?”银生抚掌笑道:“我们黄家出状元郎了,这是件大好事,为什么不同意?”林瑛说道:“孩子毕竟还小,难道舍得让他去大孩子群里?”银生问海荣说:“你怎样看?”海荣回答说:“学校老师对豆豆这么重视,再说王校长是弟弟以前的班主任,他们一心为了培养豆豆,我们应该感谢王校长。”

银生对林瑛说道:“海荣说的在理,还是听从学校的安排吧。”他对海福说:“王校长是你从前的班主任,这么说我也认识她的。”他想了想说:“明天我抽空去趟学校,找王校长再谈谈,还要去谢谢她。”林瑛说道:“有当局长的爷爷去谈话,那当然好。你要让学校保证,我们孙子不能受别的孩子欺侮。”

银生瞪林瑛一眼说:“你说什么话?官大就能压人吗?”海荣连忙说:“妈妈有点不放心。”然后对海福说:“豆豆跳级以后,你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海福点头说:“这没问题,学习上的事由我负责。”他对侄儿说:“马上要放寒假了,等姑姑回家后,跟她好好学习英语。新年开学后,你是五年级学生了。”豆豆笑着问:“我真的去念五年级吗?”海福回答说:“是真的。”

学校放寒假了,海霞回家后,天天为豆豆温习五年级的课程。林瑛嘀咕说:“这是让孩子受罪,整天钻在书里,放假也不让他轻松。”银生却满心欢喜,他对孙子说:“你要好好用功,过些日子带你去乡下。乡下的老太太想你,想不想去见老太太?”豆豆点头说:“我想。”然后问:“叔叔去不去?”银生说:“当然去,全家都要去。”

前天家里收到宝生的来信,要银生带全家去乡下过年,说柳氏一心想见豆豆,已盼了大半年了。银生见信后同林瑛商议去乡下的事,林瑛说:“海荣不一定能去,如果海荣不去的话,那我也不去。”银生问:“海荣怎么会不去?”林瑛回答说:“海荣如果去乡下,玉姗不是要孤单了?你和海福领着豆豆去吧,我同海荣和海霞在家里,还想把玉姗请家里来过年。”银生最后说:“海荣去不去?到时候决定吧,我肯定要领豆豆去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