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什么意思 > 第2章(第1页)

第2章(第1页)

“非也。”

清如顺势抽走落缨手里的团扇,挥袖指向左方:“我们走新路。”

002山谷

光影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枝横斜下来,送亲队伍行走在未知的新路上。

事实证明,王妃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行至不足一里,众人就遇见前来修缮道路的工匠,说是大雨冲毁了河堤,水漫了之前的老路,还好驻扎在此处的边防兵有先见之明,事先辟出一条新路,只是这新路有些绕,要穿过一处山谷方能回到正途。

落缨夸赞王妃英明,又问王妃是如何推测。

清如摆摆手,“猜的,猜的。”

落缨眼里尽是不可思议,心想这王妃胆子也忒大了点吧!若真是猜的,那岂不一步走错,整队人马都跟着她遭殃!

见落缨嘴角微微抽动,却不敢质问,清如自在扇起团扇,目视前方道:“滇地的秋雨一般激烈且急躁,所以jsg打得那枯枝烂叶遍地横飞,驿路本就是要道,如此阻滞却无人理会,偏在一侧开出新路,那必是旧路已弃,或亟待修缮,如此而已。”

落缨心里佩服,嘴上却什么都没说。

她见清如淡定自若,暗哂这王妃容貌雅致,气韵悠然,脑子还不笨,怎就想不开要奔赴滇国这一偏狭粗蛮之地?

清如瞥她一眼,无话,继续扇扇子,心里反倒没那么急了,她深信只要滇王派人来迎亲,怎么着都能遇上。

况且滇王肯定不会爽约,赐婚诏书是圣上亲拟,一式两份,她手头有一份,装在锦盒里,锦盒就搁在坐凳下的镂花木柜中,另一份被滇王特遣使打包带走了。

回想起来,无论如何都要感谢滇王,是他老人家收了自己这个棘手“烂摊子”。

许清如的祖上是开国功臣,但她的老祖宗深知“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很早就弃政从商了。

几代下来,许家积攒了还算殷实的家底,在京城长安厚植根基。许家什么生意都涉足,但规模却不大,茶叶、绢丝、客栈、酒肆都沾沾边。老祖宗有言,丰衣足食即可,切忌贪得无厌。

清如还有一位兄长,是家里掌事的,最近爱上了钱庄生意。她自己懒得折腾,就在西市开了家书肆,成了“许铺头”,平日闲来无事就待在书肆里吃喝拉撒。

由于本朝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书籍渴求迫切,书肆里时常聚集文人雅士。清如爱好广泛,审美上有一手,她常亲自采购,还去各地拜寻名人佳作。书肆既卖书,又售画、诗集、佛经、魏晋小说等,若有名家诗卷太过畅销,她便找些佣书人帮工,而这些佣书人多半是来长安求学,身衣白麻的贫寒之士。

可见,许清如是一位眼光毒辣、心地善良,且专业素养甚高的铺头。所以几年下来,她的书肆生意越做越好,官府也常来订货。

清如也好读书,不求甚解,泛泛而阅,目的是想多了解了解世间万象。久而久之,她脑子里便累积了多且杂的知识。更有袭爵公子哥、儒雅风流士常来品茗畅聊,切磋书艺。

一来二往,许清如在长安小有名气,在王公贵族圈里也常被提起。

也因此,她阿兄阿嫂时不时在父亲面前告她的状,说她不务正业,不守闺门。

只是,再富庶的商贾也是人下人,许家秉持着老祖宗“不入仕、不联姻”的家训,不能登科及第。

所以,就算许家再有钱,充其量也不过是个“贱商”,坐的车子、戴的衣饰都是有严格限制的,不能太好,不能太贵。

许清如十六岁那年,天下大治,国泰民安,说白了就是皇家税收大增,各项政策推行顺利,节度使安分不找茬。

于是,为感戴天地先祖,先皇德宗皇帝开恩,嘉赏功臣名士。

就在那时,老皇帝忽然想起来许家祖上的那位功臣,于是下诏让许家来人赴宫里的“春日宴”。

“春日宴”虽说是皇家比较松散的周年聚会,其本质是皇亲贵族每年的相亲大会。

宴饮中会有行酒令、乐舞表演、百戏游艺节目等佐乐活动。人们可以随意走动,不必过于拘礼,就连皇帝也如庶民百姓般参与游乐。

十六岁的许清如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皇家风范,什么是权贵阶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