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重生七零种田外传章节目录 > 第182章(第1页)

第182章(第1页)

“好好好,你把这个杨同志,哦,还有孙大山,是吧?把他们都叫来,我们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个事,得好好商量,我还得问清楚。”

杨东林这时候也清醒过来了,连忙开劝:“老大哥啊,这时候可不行哪!我们现在只是做出了红苕粉条,但是损耗也太大了,还是要等那个芭蕉芋出来,要试验那个才得行……”

好歹是给劝住了,毕竟大队长也一把年纪的人了,再想出成绩也没那么不稳重。当然也是怕,万一不成了,这早早就给闹起来,最后却给人看了笑话那得多烦心?

不过,他却还是没忍住,私底下又去找了很多芭蕉芋,还偷偷跑去了孙家看过了晒干的红苕粉,甚至要来尝过,但这是后话了。

只有马婆子越想越气,找大队长没用,发现不管是杨东林还是孙家都没一点影响,尤其杨妙华,还风风火火的居然又去了一趟省城,回来后居然还又开始收购更多的草药,之前光是那点蝉蜕就让她赚钱了,还收这些草药,那不是赚的更多了?

想到杨来娣日子过那么好,赚了那么多,却一点都跟自家没关系,马婆子就生气,除了在家里动不动拿杨招娣撒气,各种叫骂之外,就是到处去说闲话,甚至还跑到公社去过。

只不过这个时机很不巧,自打河口公社灰包蛋合作社的事情落定,县城官场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当然杨妙华不知道,这

些官场斗争政治风云什么的都离她太远了,只有结果才是真正影响到他们的。

那就是,在红旗公社说当临时书记的那个县城官二代,这回总算是给调走了。之前说是临时暂代,结果占着茅坑不拉屎,拿着鸡毛当令箭,在公社啥事儿也没干,就拿所谓的书记位置当胡萝卜吊着人,一开始大家还陪他玩玩,陪太子读书嘛,说不定太子一走后头自己还能当上公社一把手,多好的事儿啊!不过到后头看他磨磨蹭蹭没有要挪屁股的意思,大家也就不咋搭理这人了,所以后头就比较消停。但说是消停了,可有这么一尊佛占着公社一把手的位置,搞得大家也是不太好的,这回好了,他总算是给弄走了。

对杨妙华来说这还不算真正的好消息,真正的好消息是升任了公社一把手的人是彭爱党。当然,这是最终的结果。而这人事调动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各种原因各种交接,中途还有人想走关系啥的,反正也搞了个把来月。

公社忙这种人事调动工作交接,马婆子搞事儿自然也就没人顾得上,本来也是,乡下搞封建迷信的多了去了,农村人谁不信这些啊?一个杨来娣就是搞点什么风水迷信的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甚至在大家看来,她家能改运,就是改了风水才正常。反倒是公社书记都要换人了,这才是大事呢,当然是后者更让人关注了

但也不是就完全没人提到,只不过是暂时被公社换书记的事儿给压住了,私底下跟马婆子一样的恶心人其实还是不少的。这些人一天天就是那种好逸恶劳,自己不愿意勤奋干活,就想着天上掉馅饼到处占便宜,典型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的人,看到别人日子过得好了,就各种犯红眼病,自己不上进还见不得别人上进,巴不得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还穷困潦倒。所以都努力去传小话,毕竟这年头虽然大家都信,但上头不是说了不能搞封建迷信嘛,那清明过年都不准上分不准上坟不准敬神啥的了,杨来娣搞风水迷信那就还是有说道的。

其中方家人更是出了大力气,他们更是着重说起队长的小话,大意就是队长也是姓杨的,都是杨家的,和杨来娣勾结在一起搞封建迷信……目的也很明确,无非就是想把杨东林也搞下来,这杨家的倒了,可不就轮到他们姓方的来当队长了。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可理喻,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生产队长吗?甚至都不是大队长,只是一个十来户人家的小队长,要说根本都没什么权利的,怎么值得人花这种小心思。可在这地方,在这时候,对大家来说还真就值得。都是山坳坳里最底层的农村社员,当上小队长就是他们能往外接触的最大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了。

风言风语说得多了,传的人多了,

自然也就成了气候,彭爱党都没想到,自己刚当上这个公社一把手,别的事情都还没完全理顺,这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居然就要烧在这事儿上头。

不处理也不行啊,到处乱传的,不把这股风气刹住,别人还真以为他们红旗公社就是个专门搞封建迷信的地方,甚至以后大家都有样学样,专门编造话题制造流言来害人,那不就跟那几年的东风公社一个样了?而那正是彭爱党所深恶痛绝的。不管外面如何运动,她都是觉得有时间去搞生产都比搞那些什么运动来得有用。

彭爱党直接在公社组织了一个工作组,专门到了红旗五队公开公正调查流言。

这时候正好也已经是十月间了,要说的话,芭蕉芋最好是等到腊月间,过年之前那段时间挖出来才算是最好的,但现在公社都在调查这个事,杨妙华他们也只能提前收获,挖出根茎,把事情上报之后再在公社的监督之下处理芭蕉芋,花费了好几天,赶制出了粉条——具体的流程秘方当然还是要保密的,毕竟还准备搞合作社开厂子呢,嗯,小作坊也是厂嘛!

这一成果出来直接啪啪打脸,那些叫嚣着杨来娣搞封建迷信的这下都偃旗息鼓了,知道明年公社就要开一个粉条合作社,更是赶紧都跑去讨好杨妙华几人,毕竟他们作为倡导者,也是现在持有技术的人,那地位肯定就跟河口公社的聂菊

芳一样,妥妥的能说得上话啊!

马婆子甚至于方家的人都傻了,他们哪知道杨来娣那么几家人关上门居然是在搞这个,根本没有什么封建迷信,反倒是搞事业来造福大家。他们自己懵了,那些被他们带了节奏的人这会儿更是怨恨起他们来,纷纷跟他们划开界限,生怕因为跟他们一起而受到牵连,万一不让他们进粉条合作社就惨了。

于是马婆子等人遭遇了双重打击,原先的盟友直接背刺,为了证明跟他们不是一伙的,甚至还上演了另一出花样百出的举报,搞得公社也是很无语。

而对杨妙华,大家则是一改之前的羡慕嫉妒恨各种不爽,变成了口径一致的夸赞。说真的,哪怕之前杨妙华收购蝉蜕,但那对他们山里人来说也就是个毛毛雨,一点点的小零钱,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大家不会刻意得罪她,但也不会有什么尊敬感激。甚至因为她给河口公社想出了灰包蛋合作社的主意,在心里还更怨恨。毕竟,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杨妙华搞出了这个粉条合作社,这一旦开起来,那可真的是大家都能受益的。特别是有了河口公社这个先例在,大家连想象空间都有了,这么实实在在的,谁还不知道个好歹了?

彭爱党也不是谢发强或者之前那个官二代,就想着要名要好处,这事儿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她给大家说得

清清楚楚,甚至害怕大家不珍惜,还着重强调了杨妙华能搞来这个方子的不易,这让大家心里对杨妙华自然是更多了一层感激和感动,只有杨妙华自己听得怪不好意思的。

不过虽然说了这个合作社要办起来,但前提还是芭蕉芋,种植芭蕉芋也是个问题,要办合作社都得等芭蕉芋种起来再说。于是大家又开始商量起了这个问题。

开办合作社是大家都想的,但是要种植芭蕉芋就不是很多人乐意的了,毕竟刚开始,也没多少人愿意去尝试。

好在大队也考虑了这个问题,毕竟这年头都是有公粮任务的,也不可能把粮食换成芭蕉芋,于是最终决定,原来怎么种粮食的还是怎么种,至于芭蕉芋的种植,就大队这边自己组织去开荒。毕竟他们这里山野坡地什么的还是比较多的,这种地方种植粮食不划算,产量也很低,不是坡陡就是土壤薄,所以没有开成土地种植作物,同时这几年抓得比较严,土地都是公家的,也不允许大家私自开荒,那叫挖社会主义墙角,真上纲上线弄起来就很麻烦,产出又低,自然就没人去搞了。

但是现在要种植芭蕉芋,公社就做出了决定,先在红旗公社试点,划出几块没有开出的荒地来种植芭蕉芋,愿意加入的人家来做,单独记工分,到时候按收获来分利。

一切全凭自愿,不存在任何强迫,这样一来,那些犹犹

豫豫的人也不犹豫了,都纷纷要加入,有的人还想着是不是做了这个以后进合作社更容易,更是打破了头都要加入种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