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明开局选择朱瞻壑爱看书吧 > 第61章 第五次北征(第1页)

第61章 第五次北征(第1页)

春节刚过完不久,郑和再次出航,前往苏门答腊旧港宣慰司。原旧港宣慰使施进卿逝世,施进卿儿子施济孙派使者来到大明,请求朱棣册封于他,子承父位。不明真相的朱棣于是让郑和带上官印官服前往,令施济孙接替施进卿的位置。施进卿其人,原籍广东,是旅居南洋三佛齐旧港的华侨。洪武年间,爪哇满者伯夷国王攻灭三佛齐旧王朝,三佛齐大乱。国中几千华侨拥戴华侨首领梁道明为三佛齐新王,奋力抵御满者伯夷。梁道明在广东老家威望颇高,十年时间,从广东跨海前往三佛齐的人足有几万,三佛齐新王朝终于立稳脚跟。之后,梁道明将副手施进卿留下,带领军民继续和满者伯夷奋战,自己入朝贡献方物。得了赏赐后,梁道明拍拍屁股回了老家当起富家翁,连三佛齐也不回了。就这样,三佛齐成了施进卿的地盘。永乐五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返航,在三佛齐旧港驻留期间,招谕当地海盗头子陈祖义。当时陈祖义势力极大,手下海盗近万人,胆大包天地想诈降偷袭郑和船队。幸亏得施进卿协助,合力击杀五千多海盗之众,生擒陈祖义。因此,郑和在三佛齐设立旧港宣慰司,任命施进卿为宣慰使。施进卿对大明称臣为宣慰使,对南洋诸国则自称为国王。施进卿死后,他的二女儿施二姐已经在部下拥戴下成了女王。施济孙为了争位,欺大明不懂南洋民情,只知父死子继那一套,故意派使者来大明讨封。郑和到达后虽然查明真相,承认了施二姐的统治权,却终是与旧港宣慰司离心离德。最后,大明放弃旧港宣慰司,三佛齐并入满者伯夷,大明的南海疆域骤减数千里。郑和前脚刚走,紧接着就发生了第二件大事。阿鲁台这厮,死而不僵,被脱欢打散之后,重新聚拢兵力,进犯大同开平两地。估计是老家被抄的缘故,阿鲁台犹如没了过冬粮食的老鼠,竟是一刻也等不了。大明军队刚刚回师,他就冒着严冬大雪再度兵临城下。还在宣府接应的苏火耳灰也传回消息,说是李谦的千人队全军覆没在鞑靼铁蹄下。刚刚归降的忠勇王也先土干,也就是金忠,在朝堂上愤声请战,自言要出任先锋带路,务必将贼子阿鲁台枭首示众。朱棣怒发冲冠。马上令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五都司兵力尽集北京和宣府,待春末草原冰雪解冻,再征阿鲁台。这也是朱棣的第五次北征。好在永乐二十一年秋粮收成还行,加上刚在鞑靼狠狠搜刮一通,国库充裕不少,这回文官不再多加劝谏。反正刚愎自用的永乐帝也不会听从意见。劝谏还可能因此获罪,去北镇抚司大牢吃牢饭。永乐十九年第三次北征,一力劝谏的夏原吉吴中,如今还在捧着窝窝头唱铁窗泪。或许这些老狐狸嗅觉灵敏,已经隐隐察觉出后情。朱高炽这位监国专业户也乐得再操旧业,他对朝政处理早就熟得不能再熟,只差一个至尊名分。一直被朱棣压着,战战兢兢,行止拘束无比,唯恐被抓到痛脚。连纵情享乐都不敢。说实话,朱高炽还真挺羡慕自己三儿子朱瞻墡如今的逍遥日子。朱棣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完全不知自己已是人憎鬼厌,大家都在盼着他出事。朝廷好换个仁厚省事的君主,停歇对外征战,对文臣礼遇有加,与民休息。最关键的是,权力能多多让渡予内阁文臣。好让这些精明的老狐狸一能成就能臣之名,万古流芳。二能给自己家族多创造些来钱路子。朝堂上下通力配合,这次的出征准备比去年快了不少。四月三日,朱棣带着数十万大军再度出发。随行官员多为原班人马。只是,这回的先锋官变成了金忠。朱棣怜惜最为亲厚的亲孙子朱瞻基北征刚回来不久,将他留在京城。可朱棣也没叫上朱瞻墡。甚至连朱瞻墡的脸都不想再看到。朱棣对朱瞻墡已经彻底失望。遇险留下心理阴影,颓丧恐惧勉强还能接受。可朱瞻墡回到北京城后都做了什么?三天两头在青楼买醉,争风闹出不少风波,简直丢尽了朱家颜面。幸亏朱瞻墡从不靠皇孙身份压人,否则朱棣一怒之下,指不定就要剥夺朱瞻墡皇室身份,打发回凤阳老家看坟。朱瞻墡听完朱高炽传达皇爷爷训斥,吓了老大一跳。赶紧又去一趟教坊司好好喝了一回花酒,压了压受惊吓的小心灵。当浮一大白。乐得清闲。大夏天秘不发丧,扶柩千里迢迢赶回北京城,这个苦差事,就交给好大哥朱瞻基好了。能者多劳嘛。朱瞻墡想起秦始皇往事就想笑。,!秦始皇死在南巡途中,也是大夏天光景。李斯和赵高弄了一大堆咸鱼放在车厢之中,以乱其臭。这酸爽气味,从塞外一路回来熏个十几天,堪比人间地狱。据说死人的尸臭,迥异于动物尸臭,能引发极度不适。缠绕鼻腔,数十日挥之不去。这是被刻在人类基因深处的印记,警示周围环境存在危险。唯有在茅厕连闻数日粪臭,才可抵消一二。朱瞻墡可不想受这份罪。于是,在诡异气氛中,朱棣开始了第五次北征,也是他的人生绝唱。朱瞻墡明面上在北京城继续当他的青楼小能手,嫖娼大将军。暗中指挥唐赛儿黎叔林沈谨行兄弟扩充力量,根本就没被有心人注意到。朱瞻墡的坏名声闹得朱高炽都不得不把他叫来太子府狠狠训诫几次。只是收效甚微。朱瞻墡不过几日,就又故态重萌。这倒是让也在北京城的朱瞻基闻知后会心一笑,大为放心。:()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