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赢家内容 > 第46章(第1页)

第46章(第1页)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网站开发、电影版权购买、用户推广需要大量资金。校友想再融一轮资,先把网站做得更趋完备,再利用不断壮大的片库和注册用户吸引新的资金,把雪球滚起来。等这个用户基础达到5000万,就开始探索付费模式、课程设计和衍生产品的研发。

“我们已经经过了种子轮、天使轮融资,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会把公司做上市。上不了中小板,至少上个新三板。中国的电脑用户这几年增长迅速,这就是我们的未来。”校友说着说着,把饭局当成了路演现场。

听起来的确是个不错的故事。之后梁万羽给投了1000万。这家公司最后没撑过两年。这时候梁万羽才知道,这叫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意思,就是那是一笔有风险的投资。这没什么,毕竟投资都是有风险的。

受各种捧他为“大师”的人忽悠,梁万羽前前后后投资过视频网站、电影、艺术品、新能源汽车、酒店、餐饮,有的还追加过投资。有时候他的确被故事打动,有时候是抹不开朋友的情面,有时候则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投资视频网站、电影的时候,他觉得以自己多年跟媒体人打交道的经验,媒体、媒介他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有些心得。投资艺术品的时候,梁万羽觉得自己朋友圈子那么多艺术品的收藏家、消费者,他对这个市场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投资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梁万羽想,我差不多20年前就开始玩新能源概念了……这些投资大多几百万几千万,对梁万羽来说,就算不幸看走眼,再去股票市场捞回来也不是太难的事。

最终,这些投资,梁万羽无一胜绩。

梁万羽好几年之后才明白,所谓的风险投资,本质上是对人的投资。对梁万羽来说,真正的风险在于,当他在股票市场屡获胜绩之后,他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投资的密码,不只是股票投资,是一切能够称得上投资的事情,一切事情。后来梁万羽发明了一个词组来描述自己这个阶段在股票市场之外的失败,叫自信心的横向辐射。他说,人是个奇怪的动物。当他们在一个细分领域取得极致成功之后,他们的自信心会横向辐射,觉得天下没有自己搞不明白的事情。

折腾来折腾去,梁万羽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也就是做做股票,其他的,不客气点说,真的是一窍不通。

这次校友聚餐,校友会的会长和秘书长一致提议让梁万羽出任华旦大学校友会下一届会长,并建议梁万羽回华旦大学捐一个研究院。这是很多发达的校友会做的事情。

梁万羽对做校友会会长没什么兴趣。搞个研究院,他也不了解那些人捐了研究院,都在研究什么。但有一点足以打动人,就是给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从梁家坝那个牵着牛鼻子的小屁孩到如今在证券市场开始被人们称为“大师”的梁万羽,人生充满了随机性。梁万羽对大学时代的马文化、红庙子街的表兄梁天德、第一份工作的上司许志亮、广东路营业部的万老板,当然还有自己事业上的伙伴宋旭东和严浩充满感激和尊重——虽然有时候也没太顾及这些。很难想象,如果这一路任何一个环节掉了链子,梁万羽的人生轨迹会如何演变。如果没有梁天德“借”给自己乐山电力的股票,如果没有许志亮沉默不语的巨额“分红”……

如今,说钱对梁万羽只是个数字有些夸张,但他毫无疑问有能力帮助一些有梦想的年轻人。特别是考虑到前些年胡乱浪费掉那些风险投资的钱……

“哥哥钱赚很多以后想做什么?”梁万羽脑子里浮现出拉姆的疑问。

第二年,梁万羽掏出一个亿成立“万羽创想基金会”,定向支持华旦大学在校学生。每年华旦大学有20名学生可以向“万羽创想基金会”申请5~15万经费用于自己的研究。梁万羽把研究方向限定为理工方向,但没有做过多解释。基金会资助过的学生之后有创业的想法,可以继续向梁万羽个人寻求资金支持。不过那将以天使基金方式运作,有成熟清晰的法律协议约束。

基金会揭牌仪式在华旦大学举行。活动安排得极其简单,梁万羽也一改往日做派,穿着polo衫和休闲鞋就来到揭牌仪式上。他不想自己的形象让学生觉出太大的距离感。而且回到母校,回到自己成长的地方,梁万羽心态很放松。不过校长和经管学院党委书记站台,可以看出学校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华旦大学还从来没有哪个校友一次性如此大手笔。

那天活动上梁万羽即兴演讲的很多段落被广为传播。梁万羽讲了几段自己成长的故事,勉励年轻人不要局限自己的想象力。

“在我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中,好和坏,对和错,应该和不应该之间有明确的界线。一条界线分出二元对立的世界。就像电影里的好人都白玉无瑕,坏蛋都十恶不赦。这条界线怎么划的呢?在家里由家长划,在学校由老师划,走出社会后由别人划。可是世界往往比这复杂,比这模糊,没有那么清晰的界线和标准。有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意识到这个问题,才开始重构自己的认知,更多人就这么稀里糊涂过下去了。明白世界的多元,人性的复杂,是理解这个世界的开始。人世间,万事万物的演变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一辈子注定会犯很多错误,愚蠢的或者聪明的。所有的错误都是有代价的,不要放过自己犯过的错。如果你从自己的错误中一无所获,那你的人生注定一事无成。因为你会不断重复同样的错误。如果有机会,也不要放过别人的错误。别人的错误也是支付过代价的,还可能很贵。没必要亲自体验一次,再支付一次代价。这个世界,无数条路都是大大小小的错误铺出来的。道理一讲就俗,但真正有体会其实不太容易。”

“大部分我们谈论的所谓选择,退回到当时的认知,当时的外部条件,都是别无选择。只是记者们喜欢渲染主人公做选择时的高明。人生来就是自私自利的,他们的第一选择都是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人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在彼时彼刻都是最优选择。我们去评价这些选择时,时间线已经拉长,我们是拿着后视镜在看问题。”

万羽创想基金会有专门的团队,保证课题遴选的公正性,并做基金的资金保值增值管理。

涉及人的工作都不会那么轻松,前期梁万羽没少操心。但是梁万羽没想到的是,真正让他操心的事还在路上。

有一天李东燕找到梁万羽,说父亲突然病倒。细问之下才得知老人最近半年把家里的存款快亏光了。股票的事,当然要找梁万羽。

这么多年没听说马文化的岳父要炒股,怎么突然碰起股票来?梁万羽很奇怪。

一年前,李东燕的父母跟团去日本旅游,带团的小芸很是细心,一路照顾老人,谈天说地。小芸说,跟老人相处,经常让自己想起老家的爷爷。他们都一样慈爱友善,让人备感温暖。

结束旅行回到上海,小芸时不时地给老人打个电话,送点小礼物,非常贴心。小芸甚至给老人送生日蛋糕。一次闲聊,小芸关切地问老人存款都怎么打理。老人如实相告,从来都只是定期存款。

小芸不由感叹,上海物价实在是涨得太快了。十年前上海房价才三四千元,现在动不动就是一两万。钱存在银行,十年才多少利息啊。小芸又说,自己之前带团认识一位老人,这两年得了癌症,命保住了,存款却被掏得精光。“您把钱存在银行,银行还不是拿您的钱去赚钱。现在钱贬值这么厉害,还是要学着理财,不然再过几年这钱就不经花了。”

不带团的周末,小芸经常去虹口一个熟悉的俱乐部听课,给自己充充电。讲课的都是些“资本市场常青树”“穿越牛熊的投资大师”,而且课间茶歇味道还不错。“您老现在身体好精神好,也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小芸鼓励老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