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赢家内容 > 第5章(第1页)

第5章(第1页)

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梁万羽心里嘀咕,我要是有钱就不跟你们在这闲聊了。可是没钱也不耽误我们琢磨琢磨这个问题嘛。

一个多月后,上交所如期开市。一夜之间,好多上海普通老百姓变成万元户,捞到人生

拎着帆布包走出成都火车站,站前广场乌泱泱的农民工扎堆。放眼望去,人们像满载而归的蜜蜂一样,肩扛手提着大大小小的行李,帆布包、蛇皮袋、塑料桶。有人扛着比自己个头还大的行李,在人群中横冲直撞。有人找不到自己的伙伴,扯着嗓子大喊。“冉二毛,你狗日的跑到哪点去了哦!”

“住宿!住宿!”“吃饭!吃饭不?”一路都是拉客的中年男女,每个人都冲梁万羽喊一嘴。一个个头矮小的中年男人伸手拽梁万羽的牛仔背包。

“不,不,不。不住宿!不吃饭!老子也不坐车!”梁万羽护住自己的背包。在这种混乱的场合,他也马上变得粗鲁起来。

这是1993年1月,梁万羽工作后第一次回川西老家过年。前两年春节梁万羽都待在上海。父母都还年轻,他把往返老家过节的开销省下来直接寄回家。他觉得这样对家里帮助更大。这是穷人家孩子的实用主义。因为路途遥远,今年他特意提前请了一周假。

借着成都中转的机会,梁万羽走出火车站先去拜访他远房的表兄梁天德。

梁天德刚好比梁万羽大一轮。他曾经跟着梁万羽的父亲陈德培一起在老家做小生意。两人一起走村串户,吃过很多苦头。村里的生意不好做,陈德培一天东跑西跑,钱没挣着几个,家里的农活全给耽误了。梁万羽出生后,梁玉香趁机摁住陈德培,要他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种地。梁天德最后坚持了下来。

1986年,梁天德带家里人到成都看病,发现成都的青年路小生意火爆。一人一个小铺面,卖衣服、打火机等日杂用品。很多人骑着三轮车到处吆喝。梁天德决定到成都碰碰运气。他是梁家坝第一个离开县城闯荡的人。也是在这一年,梁万羽考上华旦大学,成为梁家坝第一个大学生。

梁天德最初带着几百块钱跑上海、广州,买雨伞、买衣服。每次进百十块钱的货,多了梁天德没本钱,也不敢买,怕给弄个投机倒把罪抓起来。每往返一趟,梁天德可以赚个百十元。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可观的收入。就这样,梁天德在成都慢慢站稳脚跟,在火车站附近的荷花池租了自己的铺面。

因为在同一年离开梁家坝,加上梁天德和梁万羽的父亲陈德培这层关系,梁万羽和梁天德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梁天德第一次到上海,梁万羽陪他在南京路、外滩逛了一天。每次回梁家坝过年,两人很长时间都泡在一起。梁天德一肚子的江湖逸闻,梁万羽则国事天下事,什么事似乎都知道一点。

两人在成都见面时,梁天德并不在荷花池。他雇了个年轻的时髦女子给自己看铺面,自己见天儿往红庙子街跑。红庙子街在成都的青羊区,离火车站不到四公里。

这条不到两百米的小街异常繁忙。街道两边摆满小桌,仿佛露天茶园。桌子上除了茶杯,还有白花花的钞票和各种用塑料膜封起来的股票、股权证。街上塞满闲人,若无其事地溜达,有卖报纸的、卖水的,还有人手里拎着一大摞腰包到处兜售。整条街都是讨价还价的声音。

穿过密集的人群,在靠近锣锅巷的路口,一个同样繁忙的公共厕所旁,梁万羽终于找到这位远房的表兄。梁天德梳着油黑发亮的大背头,黑色皮衣配一件白色的金利来衬衣,黑色皮鞋擦得铮亮,套一双白色中筒袜。

梁天德跷着二郎腿,坐在一张一米见方的木桌后面,抖动的左脚边立着一只牡丹花图案的暖水瓶。木桌上摆着一只白色的陶瓷茶杯,好几沓面额十元的钞票。桌上一张折叠得有些破烂的a4纸上,毛笔字歪七竖八地写着:“收购盐化、乐电、瑞达、兴业……”梁天德叼着红塔山香烟,不住地打量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仿佛能读透他们的心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