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赢家1 > 第52章(第1页)

第52章(第1页)

当公司的风控团队跟借款人或者托管库索要质押的大宗商品时,形形色色的问题冒出来了。最顺利的情况是质押物一切正常,但几百万上千万的现货,不是说卖掉就能卖掉的。这比期货市场成交困难多了。有一次一个500万的借贷项目违约,质押物是价值750万的热轧卷板。这帮小子,直到客户违约才真正见到热轧卷板长什么样。现在突然要卖掉750万的热轧卷板,好不容易找到买家,结果对方杀起价来能急死人。

到期日收不回本金和利息,项目就是违约。公司每天都是接不完的问询电话。微博、朋友圈的负面消息开始往外冒。

后面遇到的情况更棘手。借款人的质押物、仓单没问题,但是风控团队去处理质押物时前面排着好几辆豪车,保时捷超跑、奔驰商务。车门一开下来的全是五大三粗的彪形大汉,一个个黑社会打手一样。借款人重复质押,货被先到的人提走了。讲法律关系的话,李梦为的公司先签了质押借款合同,但现场的情况是他的风控团队根本没法越过前面的豪车和彪形大汉进到托管库。

随着时间堆积,情况越来越混乱。一个2000万的借款项目违约后,李梦为的风控和律师团队赶到托管库,才发现托管库的货物根本不是借款人的。借款人和托管库都是资不抵债的烂公司,联合起来骗p2p平台的钱,他们借的可不止李梦为一家公司的钱,同样的把戏在短时间内复制了好多次。

这不是欺诈吗?是。可是李梦为只能私下处理这些纠纷,他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一旦引起投资人疑虑,微博、自媒体马上炸锅,一切都前功尽弃。

第一次创业就得到父亲的好友梁万羽不计回报的仗义支持。这种机会不可能出现两次。李梦为绝不可能早早就投子认负。而且现在一摊子烂账,他们完全没法跟梁万羽交代。

p2p的难题,对李梦为来说都是具体而微的。他得同时找到资金需求和投资需求。两者一旦错配,就差点意思。金钱夜不能眠,更不等待,一刻也不行。李梦为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花钱砸广告。但他很快发现,错配是永恒的主题,就像人生一样。如果不用点手段把想跑掉的人留住,广告的钱就白花了。

本金安全问题对平台来说就更致命。宋旭东叔叔说得没错,虽然你从法律上把自己撇得很干净,但最后钱回不来,麻烦还是会落到你头上。银行卖理财产品的时候也说得很清楚,风险自担。但产品违约的时候银行最后都选择刚性兑付。因为甩手不管给银行带来的商誉损耗和监管难题,这个代价可能比刚性兑付还贵。

李梦为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借款人违约或者延迟还款。他筛选信用更好的借款人,打通渠道快速处理违约项目的质押物,学会很多伎俩延迟完结项目本息到账时间。但所有这些方法和伎俩,都不如继续发“新项目”实在——募集资金来堵窟窿和等待新的借款项目。

出于保密考虑,一个募资项目前期展示的只是借款金额、借款周期、利率结构等基础信息,借款人公司、法人信息等只有项目生效之后才能看到。慢慢地,李梦为发现,投资人做出投资决定,只是基于对平台的信任。他们并不会认认真真地去评估每一个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和信用度,这事也无从做起。如果平台有意瞒天过海设计几个虚假的借款项目,操作起来易如反掌。

这道口子一撕开,李梦为就拿到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百忧解”,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在平台设虚假项目,先把投资人的钱募集过来,解决了错配的问题,也便于及时覆盖违约项目。可是这么操作,李梦为的p2p就不再是“直接金融”了。本质上,他这是在揽储放贷,扮演银行的角色。

资金池是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雷池。这个雷池一越,就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了。以前李梦为要管理的是运营风险,现在,他要管理的是自己的欲望。只要有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平台,就可以不断封堵前面的窟窿。而当这个池子堆积的资金数以千万、数以亿万计,他们还会想着好好做一家p2p公司吗?

李梦为很快发现,来自实业的贷款,到期日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仔细想想,他们承接的基本上都是银行筛掉的借款人。银行有自成体系的风控管理模式,这是几百年行业经验的叠加。p2p刚开始很难吸引资深的银行风控专家,而且整个行业都认为,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不在风险管理。李梦为的风控人员,顶多有点民间借贷经验,但显然又不够江湖。

随着平台项目爆雷的频率越来越高,李梦为开始意识到这种高利率借款项目在逻辑上难以自洽。p2p靠高利率吸引资金,但是这个资金成本最终都会转嫁给借款人。

市场上的无风险利率,简单地理解就是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超过这个收益率的部分,其实都是某些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的对价。这是公司做下去,李梦为慢慢才有的切身体会。这些借款人愿意承担更高的利率,是因为隐含诸多风险。这些风险有些是李梦为和他的团队可以看见的,有些是他们听都没听过的。有一次万老板听李梦为聊起这个话题。万老板说,你说的风险都是看得见的,或者可以计算出来的。真正的风险在于,逼到墙角时他就丢给你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长此以往,此路不通。李梦为慢慢转向个人信用贷款,把触角伸向庞大的学生群体。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李梦为发现很多大学生从平台借钱炒股。这本来是一个资金需求和偿债能力都很差的群体,但他们超前消费,非理性消费,而且他们不太精打细算。

不精打细算的意思是,三两个月期限的借款,收10甚至更多的手续费,利息另算,没人在意。三个月10的手续费,折算成年化利率就是40。而这种信用贷款利息通常都很高,折算成年化利率轻轻松松奔30个点甚至往上。有时候一笔小额的短期贷款,算下来年化利率甚至超过100。终究是因为花的不是他们的钱,还钱的也不是他们。

这些孩子的确偿还能力弱。但他们通讯录上有父母、朋友、同学,甚至有学校的老师。如果平台开始给这些联系人打电话,总会有人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一定比例的坏账,高息和高额手续费很轻松就覆盖了。

就这样,李梦为似乎又找到了公司继续生存的可能。他倒是没有无休止地虚设项目揽储,但前面实业过来的贷款项目六千多万的坏账,加上为保持灵活性募集的三千多万,公司账面上有近一个亿滚动募集的虚设项目。找到个人信用贷这种模式之后,李梦为疯狂地在移动端铺广告,努力赚钱去填前面的坑。

牛市起来后,李梦为还冲进去赚了一阵快钱。都说大牛市,傻子进去都会赚钱,但对李梦为这样从未踏足股市的人来说,市场真正吸引到他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大盘4000点他才进场,那时候梁万羽这样的老鸟已经退场了。

万老板跟李梦为提起股指期货之后,李梦为找到股指期货的数据,做了个简单的模型进行跨期套利。那是李梦为觉得钱来得最容易的日子。他从公司的账上拨了200万做套利,每天的利润几千元到几十万不等。某些时候他甚至觉得,p2p创业让自己错过了第一次财富积累的机会。

只是好景不长,2015年7月份开始,中金所不断收紧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到9月7日把非套期保值持仓的日内平今手续费拉到以往的100倍之后,这条财路被生生切断。

而这次公司被推上舆论风口,是因为一个到期项目的结算遭遇系统故障。结果投资人一紧张,又是打110报警又是到公司楼下拉横幅,局面一下失控了。“这次是真正的系统故障。”李梦为强调说,“听说现在派出所已经立案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