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赢家1 > 第26章(第1页)

第26章(第1页)

华变电能股票连续几天涨停。上海多个财经节目都在讨论严浩这篇文章,尤其是里面谈到的光伏发电、清洁能源的开发。

严浩先是把华变电能的西藏项目渲染成民生工程,再上升到助力边防建设的高度,还代入了国际清洁能源探索的大背景。西方至少在1860年代就开始讨论太阳能转化利用的问题。中国则至少在1965年就有学者进行光生电动势的理论和实验探讨。

中国1980年代开始做光伏发电,但是上海一直动静很小,光伏发电更多地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严浩表达了对光伏发电前景的高度看好。“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13~1倍;西藏的日照时数也是全国最高的,拉萨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那么我告诉你,上海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只有1600多个小时。”严浩把他们前一年聊天的内容重新搬出来谈论一番。

光伏发电还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太阳能资源取之不尽,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理想的能源选择。中国国土辽阔,很多地方地广人稀且日照条件极佳,这为解决中国能源问题提供了可能。“而发展这个市场所需的主要材料硅,地球上已经探明的储藏量非常丰富。”严浩补充道。事实上,青海的家用光伏电源市场的产值在两年前就达到了700万元。

在其他报纸的专栏上,严浩继续谈论光伏发电的市场前景,并对上海这样一个资本和智识如此集中的城市,迟迟没有实质性地推进光伏发电表示遗憾。在一篇讲述他前一年短暂的西藏之旅的文章中,除了介绍拉萨的人文风情和纳木错震撼的自然风光,严浩也不经意地畅想了一番,如果光伏发电能够深入西藏的广大牧区,会给西藏牧民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文章写得极为动情。

几天后,华变电能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西藏尼玛实业有限公司聘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做顾问,继续探讨光伏发电的优化措施,并决定在那曲、日喀则等地区广泛推进家用光伏发电的应用。

5月12日,大盘站上1500的高点。华变电能一度涨到4680元。梁万羽暗自希望华变电能能够突破50元,他的彩票股乐山电力的最高价。但大盘在1500点并没有站稳,只停留了短暂的两个交易日。当5、6月份上证指数几度反扑失败,跌破1300点,华变电能也失守40元大关时,梁万羽清空了自己手上所有的华变电能的股票。一年多时间,他持有的股票翻了近20倍,身价也悄悄迈过了8位数的坎。此外组织定增资金,他还从客户那里拿到不菲的分成。

严浩这次终于听了梁万羽的意见,也在差不多的位置悄然离场,并说服宋旭东套现自己手上的股票。当然宋旭东仍然留了一部分股票。这家公司代表他截至目前的职业生涯,是他的全部心血。

卖掉华变电能的股票之后,严浩脸上重现诗酒年华的浪漫神色。他重新变得爱笑,爱开玩笑,乐意谈论一些挣钱和政治经济之外的话题。只不过经历这一轮锤炼,他看起来多了几分稳重。

严浩执意掏钱,请梁万羽、宋旭东和马文化去看看回归前的香港。他们去程坐火车从上海站出发,耗时29个小时到香港。k99次沪九直通旅客列车5月19日刚开通。这是严浩刻意选择的体验线路。

宋旭东被严浩取笑像干部出巡。他穿一身白色短袖衬衣和浅色西裤,在火车上跟太多男士撞衫。对绝大部分旅客来说这都不是一次普通的旅行。红色的火车头开进香港九龙站,象征意义超越任何一辆快速列车抵达终点。

火车一路南下,毕业这些年似幻似真的经历,像窗外的风光一样在梁万羽的脑海飞速掠过。刚工作时,梁万羽经常穿着已经褪色的中山装出门,那还是他大学时的衣服。毕业后第一次在上海聚会,他跟马文化、严浩似懂非懂地争论股市利弊。在淄博,他跟许志亮还有阿祖,背包里藏着两百万股票搭出租车夺路狂奔。在上海徐汇的敦煌洗浴中心,他跟严浩像两个地下工作者,昏天黑地密谋做空国债327。无数个夜晚,手绘k线图墙下的梁万羽,出神,入梦。

每每回头,时光飞逝的感觉,刻肌刻骨。

如果说原始股时代的梁万羽靠的是运气,国债327时靠的是不可言传的直觉,华变电能则全然不同。梁万羽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他嗅觉敏锐,思路清晰,主动出击,杀伐果决。几年前那个毫无能量感的、拮据羞怯的梁万羽,如今已经是行内操盘新锐。

再次走上街头,梁万羽的肩膀打开了,背也挺直了。跟618的室友坐在一起时,梁万羽也底气十足。这种自信的建立,梁万羽花了整整11年。

在火车上翻看着香港回归的专题报道,梁万羽内心一片激昂。

为了打发时间,四人在卧铺车厢玩起两副牌升级的游戏。每次做闲家反主成功,梁万羽就铆着劲往底牌扣分,豪赌扣底。输了就缴械投降,赢一把就直冲云霄,鸡犬升天。

在香港,梁万羽和马文化、严浩、宋旭东四人去到中环威灵顿街,加入拥挤的食客队伍品尝香港的早茶。他们追着小马哥的足迹,跑到铜锣湾的新宁大厦、新界和合石坟场,寻找现场和《英雄本色》镜头中的不同。他们登上太平山顶,俯瞰维多利亚港湾。

一百年了,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回到酒店,就着维多利亚港湾绝美夜景,四人喝着小酒,吃着炒蟹,慨叹人生。马文化几次感叹,老爷子要是再坚持几个月就好了,就可以在7月1日来香港看看。马文化说,香港将是上海追逐的目标,从经济、文化、娱乐方方面面,包括金融。众人揶揄马文化的政治高度。“你们别笑,上海有根基。也许我们都能看到这一天。”

严浩更关心眼前的事情。摆脱327的噩梦,回上海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富丽公寓重新买一套三室两厅。这是一个男人的承诺。要是退回去几年,严浩肯定又是一番高谈阔论。生活对人的改变,总是了无痕迹。

不过如果一定要说这么具体的话,马文化现在最希望有个机会能挪挪身子。生活早已经吞噬了他对学术的念想。他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去政府部门。别看研究所那些人一个个开口闭口阳春白雪,不过是曲径通幽而已,最终惦记的都是多挣几个铜板。

梁万羽野心勃勃。他说如果再赚到一波,他要考虑在维多利亚港湾弄一套房,再买艘游艇玩玩。他也考虑在上海再买几套房。坊间传言,上海在考虑买房退税。这势必带动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上海人住得太挤了,房产需求很大。这个市场一定会火。梁万羽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找到在资本市场立足的密码。钱总会来,而且他现在看很多问题,似乎都比以前更清晰了。

只有宋旭东闷闷不乐。最近几个月,华变电能的股票一直下跌,尤其是他们这一波套现离场之后。在香港这几天,华变电能股价已经快腰斩了。

宋旭东真诚地感谢马文化、梁万羽、严浩。没有马文化捅破窗户纸,没有梁万羽的市场敏感度,没有严浩的全心助阵,华变电能在资本市场不太可能引起关注。

然而当华变电能的股票被如愿推上去,西藏太阳能的故事成功引起媒体讨论后,对于梁万羽和严浩来说,漂亮的一战就该鸣金收兵了。可是宋旭东不一样。这就像宋旭东家的菜地。大家一哄而上,菜长起来,嘻嘻哈哈收割一番,散了。虽然自己也是分享收成的人,但宋旭东内心五味杂陈。华变电能对他来说实在意味着太多。华变电能从股份制改造到成功上市,前前后后耗时六年。在任何阶段持有公司的股票,在宋旭东看来,这都代表投资者对公司品牌和公司管理层的高度信任。有的信任是长期的,有的是短暂的。不管怎么说,信任感都弥足珍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