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杨家在哪里? > 第71章 三尺竹筒续写友谊(第1页)

第71章 三尺竹筒续写友谊(第1页)

姑娘们来到码头,把昨日两人储蓄罐里的钱和典当发钗的钱,算一起是44枚铜币。她们用整洁的红布包好,由刘曼双手交到杨景手里,依依不舍的说道:“祝哥哥一路顺风顺水,早日与家人团圆!”陈玉香特意叫母亲浇了一包干的锅边粉饼,也是双手交到杨景手上,吩咐着:“带好路上吃,别饿坏了身体,但愿人长久,祝友谊的小船,顺风顺水平安到你故乡!”杨景双手捧着钱袋,捧着食饼,紧紧地捧在怀里。心里万分感动得无法用言语表达,倾情激起万层浪。他双眼含着泪花,一直抑制的泪水,还是掉了下来。他深深地向两位恩人鞠上一躬!这一鞠躬,注定了三人一辈子的友谊!杨景说到:“此生不忘二位恩人相救薄命,谢谢您们的大礼赠送。他日事业有成,我一定千万倍的报答。我会天天一如继往地守候着恩人对我的这份来之不易的、人生初识的幸福!不是吗?再见了!二位妹妹,再见了恩人!天下情最贵,天下的义最长远啊!这一别去,分道扬镳留着终身回忆少年,三个命运各自书写人生路漫漫。两位少女在台江码头赠送好友银两后,嘴里说:“再见,再见了杨哥哥,您还会来看我们吗?”这是两位少女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这一句再见,再见了!激起闽江水波荡漾,同样激起闽江水面波澜壮观!三个年少纯洁的友谊,都各自写在脸上,三人心里都非常不舍,说再见容易,真正离开亦是如此伤感,相互久久挥手泪沾衣襟。刘曼牵着陈玉香的手重返马棚里,只想稍稍坐坐。借些机会停留片刻,平息一下难舍难分的悲痛心情。再则,两少女虽然是在同一座城池,但在那个年代,做为女孩子家是不便轻易走动的。人生难得几回见,特别是做为女儿身,或许明天就会各奔东西了。所以,俩姐妹很珍惜这片刻的相聚。是啊,每个人都有留恋的童年,也有懵懵懂懂的去依恋那少年。若能把一些事和某些场景保留在心里,留在青春的记忆里,也是人生一段最美的回忆。杨景和这俩初识的少女也不例外,因为在这月下的马棚里,有他们谈笑风生的场景,有他们对人生美好未来的向往。用刘曼的话说,就是:“互相对拜了,从此以后仨人一家亲了。"马棚不但是昨夜杨景住宿的地方,也是三个少年友谊的发源地,也是三个少年明月当空照时,跪下结拜兄妹的见证地。当她们脚步一迈进马棚时,举头第一眼看到的是之前扬景肩上扛着的那根小木棍,它仍然依旧在系着竹筒,竹简杨景没有带走,似乎有意留下做个纪念,还是要给予她们传递信息什么呢?刘曼快步上前解开麻绳头,双手捧着竹筒,眼眸凝视着竹筒上刻着的“靖安都”三个字,深情到心坎,泪水禁不住地往下掉了。陈玉香更是触景生情,她比谁都更了解竹筒的来历,竹筒上刻着“靖安都”,那是杨景家的方向,也是杨景的故乡所在地。正因为有这个竹筒的存在,导致后来三位少年的故事情节更精彩,也更扑朔迷离。这三个字在杨景心目中的份量,只有陈玉香这位内情人才能读懂。因为是她手把手教杨景,把竹筒系在棍子上,教杨景扛在肩膀上,走在大街小巷子里,才加快了杨景回家的归期,才有杨景流落街头,挥笔修书求助家母,最后导致书信落在驿站邮局柜台,之后展转到佳人刘曼之手。刘曼因爱才子,惜字如金,所以她飞马疆驰整个榕城,连夜去寻找这位饱经辛酸少年杨景……你说他们无缘,却偏偏相遇。才有机会三个少年相伴结缘。才有后来影响他们三人一生的故事,才有在红尘深处中书信来往不断。你说有缘,却见面不久,又匆匆离开,各自又回到各自的原点。陈玉香望着竹筒,好生失落,好比“人去楼空”一样的感觉。但是,人世间再好的盛宴终会散席;再好的知音也不会长相守,终究要奔向各自栖息的地方。为了这份友谊,能在往后的人生路上相互陪伴,俩女孩心中都把竹筒视为最珍贵的“纪念物"。也是他们三个少年相识、相知,和往后成长路上回忆的最好的纪念品。:()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