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杨家在哪里? > 第66章 杨景举竹筒广告(第1页)

第66章 杨景举竹筒广告(第1页)

锅边糊店的孙东琼,看到杨景今天怎么不是挑柴火来卖的,而是胸前挂着个竹筒?感到十分的奇怪,她就远远地向杨景招呼道:“依弟,绿这是着赛浓啊?竹筒背着是来打锅边鼎的吗?”可杨景的回答,让人听上去是怪怪的,他应道:“依母喔,这个竹筒子不是用来装锅边糊的啦,是前天晚上,我在台江码头捡到的,它是用来带我回家的喔!”孙东琼听了很诧异:“什么,竹筒能带你回家?有这么神奇的竹筒吗?”“孙东琼老板娘,不要去听他胡扯,福州上百万人口,什么样的人都有,像这种疯疯癫癫的小孩,你去打理他干嘛?他穿的破破烂烂的,哪里吃得起锅边,只配偷吃潲水,不信你等看!”羞辱杨景的女人是开煤油店的,她叫宋佳音。不过还是店主的女儿陈玉香聪明灵敏,听出了杨景的意思,并附和插嘴道:“小哥哥是说,这个竹筒是你们老家人弄丢的,是吗?”“正是!”杨景指着胸前竹筒上的刻字说,“你们看——靖安都,是我的故乡明朝时用的地名,到现在清朝初才改为叫‘谟武乡’的,我在码头打听了两天,都没有半个人知道谟武乡是在哪儿,我想,一提到‘靖安都’是杨时的故乡,是我们杨氏家族里的杨时出生的地方,也许老辈人应该都知道吧!所以,我要尽快找到有去靖安都方向的人,请他们带我回家!”被杨景这么一说,相当于把他自己推荐出去了。所以当街围观群众,顿时就多了起来,并且你一句我一句地帮杨景出主意,出谋划策。叽叽喳喳的声音中,还是锅边店的陈玉香主意不错,她指着杨景胸前的毛竹筒说道:“小哥哥好厉害喔,为了找回家的路,不但把宋朝的大理学家杨时和你的竹筒捆绑在了一起,还把名扬四海的故乡‘京街——靖安都’都搬了出来,做诱铒。原来你是拿这个毛竹筒挂在胸口做广告牌的呀!我见议你把这个‘广告牌’再做大点!”杨景被陈玉香半开玩笑半调侃的话说穿,她竟然能把自己的心思和意图分析得如此透彻,他第二次幼稚的脸又红了起来。但又不解地摸摸头,问道:“请教小妹,怎么个把‘竹筒广告’做大点呢?”陈玉香微笑地翘起拇指,往背后比划说:“我后院有根顶木板门用的小棍子,约两米长,若把你的毛竹筒绑在末端,然后扛在肩膀上,像卖冰糖葫芦的叔叔一样,扛着沿街游走,路人一定会注意到你的!”杨景学着她伸出大拇指赞同说:“妙!高见!”为了更吸引大家的眼球,他跑到算命先生的摊位上,借过毛笔,按刻字的书法走向,在“靖安都”三个字上涂上了红色。福建全省,分闽东,闽西,闽南,闽北。口音真是天差地别。闽北话与闽南语,等于两个世界的语言,所以杨景听起福州人讲话就是等于在听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闭嘴,最好使的办法,只能是把毛竹筒举过头顶,沿着榕城的大街小巷游行,寻找知情人。大街小巷里,很多人问是否卖竹简?也有人把十六岁的杨景当作是弱智小孩;也有人当他是疯子。路过店铺的时候,也有被老板叫住问:“打酱油吗,还是打虾油?要不然赶他走开,一身臭味,一身脏兮兮的。”竹筒上“靖安都”三个红字,在杨景的肩头上如入云高耸,在深秋里,在艳阳高照下闪闪发光,这法子确实起到了让竹筒显目的效果。可是问题又出在哪?当杨景每次打听有无去北上的人群时,要向别人提及自己身世信息时,他也不敢随意透露,也就受到了阻碍。主要是考虑到出门在外,话少是人身安全的保护伞。所以杨景不敢随意讲述自己的身份以及来福州城的经历。说起自家身世,爷爷杨明华虽然是县长,但还在牢房里,那么杨景作为是孙子辈的话,也算是“黑户”了,也怕官府捉拿。说起父亲,又是被不明身份者绑架了。若说出外公、娘舅李可梦,是顺昌县城大户头的话,也怕被黑道上的人绑票。若大的福州省城,各行各业,三教九流和混混很多。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莫可全抛一片心。”杨景虽然没有见过大世面,更不是阅人无数之辈。但他是读书人,他懂得在一些硬件上有可能会出问题。所以逢人只当借口说和小伙伴们走散了,又在无亲无故的他乡滞留。:()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