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遇见王沥川电视剧高清免费观看全集 > 文艺青年(第1页)

文艺青年(第1页)

文艺青年

进入21世纪,文艺青年渐渐流行起来。文艺青年的标志是不穿名牌。标准打扮是:运动鞋、牛仔裤、衬衣,依据季节脖子上会搭一条成色不一的围巾。

文艺青年大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吃穿不愁,但也并不富足,也不耻去谈金钱。

文艺青年读流行的书,内容有生活哲理,文字优美、时尚先锋的图书便成为他们的必读书目。他们只看英剧、美剧和法国电影,对国内的电影电视常常会嗤之以鼻。

文艺青年很少去实体店购物,他们购物大多是通过各种淘宝店。足不出户,却也丰衣足食。

他们流窜在各种有名有号的地段的咖啡厅里,一部电脑、一本书、一杯咖啡,三两志同道合者,足以把一下午的美好时光打发干净。

他们不关注政治,把和政治沾边的人一律称为“傻逼”,他们只关心时下的流行元素,交流某一部新结构电影,谈论一下陌生又遥远的男女演员的演技和情史。

他们聚会的地点小众且小资,不在乎花钱多少,在乎的是环境和菜肴的陌生感,他们肯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包括饮食。

他们只谈恋爱,并不急于结婚,对同性的爱情,会心一笑,并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

他们的家居简单简约,大都是宜家的货色,一副随时搬家又处处是家的气派。

他们大都生活在底层,思想却瞄准精英行列;他们看不上生活中

的鸡毛蒜皮,又不耻精英们主宰这个世界的逻辑;他们有着自己生活的哲理,那就是让自己的文艺气质去点亮自己的生活。

他们生活在俗世洪流之中,却不想沾地气,觉得地气会让他们变得恶俗,失去了文艺青年的纯粹。他们在生活中挣扎,纠结。要做一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他们要力争上游,挺起自己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头颅。他们冷眼打量这个世界,用小众又小资的心检点自己,追求着生活,要让自己的品质永远不和大众同流合污。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同样有一批青年,被称为文学青年,那一代文学青年的精神气质和时下的文艺青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七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腋下或左肩右斜的黄军挎里永远装着一本或几本与文学有关的书,他们大多是学生打扮,女青年留齐耳短发,男生的长发以能甩起来为宜,着装简单明了。时常张口普希金,闭口弗洛伊德,说萨特的存在和虚无,也谈加缪的道理。他们愤世嫉俗,又忧国忧民。他们有理想有抱负,用一颗文学的心感受着时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和当下的文艺青年,所不同的是:一个关注政治,把自己放置到生活的旋涡之中,期待让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当下的文艺青年却以远离政治为荣,祈求生活平静安逸和小资。

文学青年入俗也入世,因

为年代,他们学会了包容和忍耐,随着青年渐变成中年,他们基本上都成了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但文学的良知和视野,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审美,也因为文学,许多人因此改变了生活轨迹。

梦想如初,时代不同,从文学青年到文艺青年,他们的精神却没有变。文艺青年总有一天当累了的时候,当他们三十大几,快四十岁时,文艺青年的身份让他们感到了累,甚至于自觉和眼下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时,他们也学会了妥协,锐利的锋芒不再尖利,收起利爪和小资的心,入乡随俗,为人夫为人妇,柴米油盐地过起了另外一种入世入俗的生活。

生活的责任和压力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肩上,在结束一天的喧嚣,孩子哭闹之声变成了梦呓之时,思想又回归了自己,在失眠的夜晚枕着自己的双手,在黑暗中思考人生和哲理,这种想法刚冒个头,劳累的困意便席卷了意识,那么,就只有在睡梦中与凡俗纠缠了。

梦醒时分,就又是一天的开始了,乘公交挤地铁,“壮士”“烈士”地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厮杀,拖着已经不再年轻的身体,奔波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丈量着生活的长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