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遇见王沥川电视剧高清免费观看全集 > 老兵(第1页)

老兵(第1页)

老兵

老兵是1998年入伍的,在那场著名的洪水后。邮递员跋山涉水把一张华北地区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他手上时,他没有欣喜,而是登上了县城外子弟兵筑起的堤坝。滔滔的洪水正湍流而过,不远处就是子弟兵为看护堤坝扎起的一排排一列列帐篷。此时,奋战了几天几夜的军人们,衣不解带地仰卧在潮湿、泥泞的田地里休息。这拨儿军人已经在这片河道里奋战了两个多月,他们的身后是数万亩良田,还有数十万的群众。

大水泛滥时,他刚参加完高考,十几年的苦读,就是为了这次高考。他梦想着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开启他人生最浪漫的一段青葱岁月。他甚至还想利用假期去旅游一次,他在这之前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约好了,去北京或者上海这些他梦寐以求的大城市里看都市和古迹。这一切还没成行时,先是下了几场罕见的雨,他有记忆以来,仿佛所有的雨都在1998年夏季下完了。江水在涨,河水在肆虐,先是县里人组织抗洪,人喊机鸣,他们筑起的堤坝赶不上洪水的涨速,身后的家园危在旦夕。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列列一队队军人冲上了防护堤,就是在那一刻,他们从来没觉得如此安全。军人肩扛手提把沙袋一层层码在堤坝上,筑起了一道血肉城墙。

他亲眼看见,堤坝底部有一处管涌了,滔天的洪水

在堤坝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仍然是这些军人,他们手拉手肩并肩跳到了洪水之中,用血肉之躯抵抗着洪水……

在大学开学前,洪水终于退去了,军人们收起营帐,列着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军歌走了。田地里还留着他们休息时身体仰卧的印痕,以及他们与洪水抗争的一幕幕往事。

他就在那天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华北那所大学,去参军。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说了。父亲凝视着他,母亲担忧地望着他。他说:“我想好了,不能参军我会后悔一辈子。”父亲避开他的目光,望着远处的堤坝。良久,留下一句话:“你自己不后悔就行。”母亲的泪挂在眼角。

他就是在1998年底参的军。

2008年汶川发生那场罕见的地震时,他已经是二级士官了。

我就是在那次采访中认识的老兵。我来到一所废墟一样的中学时,他已经在挖掘机上连续工作超过了十八小时。对了,他是挖掘机手。当另外一个士兵替换他工作,他站到我面前时,眼里已布满了血丝,嘴唇上脱了一层皮,人又黑又瘦,头发也是蓬乱的。采访老兵是他们所在政治部宣传处推荐的,就在三天前,他在一间废墟的教室里救出了十二名学生。三天前,那是个雨夜,他已经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了,雨很大,抢救现场因断电没有照明,连长建议他撤下来休息。在这

之前,他似乎听到了孩子的呼救声。一周前,他们部队挺进到震中时,他的耳旁一直萦绕着这种呼唤。他想起了1998年那场罕见的洪水,他和乡亲们也在心底里发出一阵阵这样的喊声。

1998年是解放军用生命和汗水守住了堤坝,保护住了他们几十万人,不,是保卫了整个被洪水包围的土地和人民。从参军那一刻,他一直牢记着这种恩情。

眼前地震过后的废墟,在老兵的眼里时间就是生命。他没有退缩的理由,在那个雨夜,他小心地挖着,一点点寻找着,终于,在黎明时分,也就是在他连续工作超过二十四小时之后,在坍塌的教室一角,他找到了那十几个仍有生命迹象的孩子。他跳下挖掘机,奔跑着呼喊着,奔向那十几个缩在墙角的孩子。

汶川地震救灾之后,他荣立了一次个人三等功,所在连队集体的二等功。

那次我采访他之后,他真诚地望着我的眼睛说:要报道就报道我们部队吧,我们是个集体。他牵动着干裂的嘴唇想挤出一丝笑,但还是没有笑出来。他说,在汶川这段时间里,他哭了太多次了,看到被地震毁掉的家园,看到那些失去生命的人……

那次在四川我断续地采访了一周的时间,离开老兵那个部队时,我又看到老兵开着那辆挖掘机驶向了一片废墟,我向他告别,他从驾驶室里探出头,又一次真诚地向

我请求道:“作家,千万别写我个人,别写我的名字,真要写就写老兵吧。”我尊重老兵的建议,写了老兵所在的部队,他也在我的笔下出现过,名字换成了“一名普通老兵”。我们互留了电话,我邀请他有机会来北京,一定找我。他那次说,到北京看古迹的愿望还没实现。我记着老兵的愿望。

大约是两年后吧,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接听后才知道是老兵打来的。他告诉我,他已经转业回了老家,现在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他说希望努力几年在老家买上一处房子。我邀他到北京来,陪他看古迹。他答应了。

两年前,我突然接到了老兵的电话,他说,已经到北京了。他已经来一周了,明天就要走了,没好意思打扰我,希望能见我一面。那次,我请他吃了一顿饭,他来的不是一个人,是一家三口。孩子已经上学了,妻子是老家县城里的一名护士,这是一个普通而又幸福的三口之家。老兵比我在汶川见到时胖了一些,也老成了许多,唯一没有变的是他的真诚的眼神。我们互加了微信,说了常联系的话。

在这两年时间里,我们偶有问候,并没有更多的往来。

2020年这个春节注定将载入史册。在大年二十九这一天,因为疫情武汉封城了,全国人民的目光都投向了武汉。整个春节,少了欢笑和祥和,多了焦虑和牵挂。几日之

后,各地都传来了不同程度关于疫情的消息。口罩成了这个冬天每个人的标配。

这个春节,我没接到老兵互致问候的微信,我发出的问候也没有得到老兵的回应。起初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大年初七一大早,我接到了老兵的语音。他告诉我,春节期间去了一趟武汉,自己一个人开着卡车去的。口罩、防护服没有买到,他租了辆卡车,在老家超市采购了一卡车食物,在初一那天上路了,十几个小时到了武汉,城里他没有进去,把一车的食品卸到了城外,转交给了防疫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他说:进不去武汉,也不能给武汉添乱。老兵没有停留,又驾驶十几个小时的卡车回到了老家。

老兵最后说:“作家战友,给你拜个晚年,希望你保重平安。”

我听罢老兵的一串语音,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我的眼前又浮现出老兵的样子,憨厚质朴,眼睛里流露的永远是真诚。我心绪复杂,不知说什么好。久久之后,我给老兵回复了一条信息:“向老兵致敬!”

老兵是众多老兵中的一员,平凡而又闪光。

——对了,老兵姓徐。老家在江西九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