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我真没想跟国民女神炒Cp啊! 温水煮颜良 > 第88章 原来我在第五层(第2页)

第88章 原来我在第五层(第2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天上的星星跟下雨一样,路上全都是人,宝马香车,一片繁华盛世之象,如此美景恰恰更加反衬出他心里头壮志难酬的悲凉。”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里“那人”指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整首词实则是辛弃疾和自己的一场对话。”

“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他要找的并非爱情,而是曾经的自己。他21岁就一战成名,曾率50多人进数万人的军营,当年那个策马扬鞭的少年,如今已成了一个中年大叔。他在寻找自己的初心,找到曾经的自己。那个被冷落,失意的自己,就在人烟最稀少的地方。这样就解释了为何那人一定是在“灯火阑珊处”,因为辛弃疾当下是不得志的,是落寞的。”

“那么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许立言这首《千百度》。”

“关外野店,烟火绝,客怎眠;寒来袖间,谁为我,添两件;三四更雪,风不减,吹袭一夜;只是可怜,瘦马未得好歇。。。”

“这是古诗词中非常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法,与《青玉案》不同之处在于,这里是直接将主人公的落寞凄凉的心境给表现了出来。。。。。。这个主人公其实就是官场失意的辛弃疾”

“怅然入梦,梦几月,醒几年;往事凄艳,用情浅,两手缘;鹧鸪清怨,听得见,飞不回堂前。。。。。。此处运用了大量暗喻手法,所描述的是主人公与朝堂复杂的关系。。。。。。。”

“我寻你千百度,日出到迟暮,一瓢江湖我沉浮;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这里的“你”与《青玉案》中“那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指代并非是某个女人,而是主人公原来一腔热血的抱负,同样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不甘与落寞。”

“。。。。。。”

段学林一番长篇大论,瞬间让许立言这首《千百度》得到了升华,也让在场的观众茅塞顿开,原来这首歌这么牛啊!

通过他的解读,不仅观众对《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往绝大多数人都把这首词当作一首情诗来着。

其次也让观众读懂了《千百度》这首歌的歌词所表达的意境。

台下一片热烈的掌声响起。

掌声不只是送给他的,也是送给许立言的。

许立言也跟着鼓了鼓掌。

听完段学林对《千百度》的解读,他跟台下的观众一样恍然大悟。

“卧槽。。。竟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原来在第五层?”

段学林果然不愧是文学协会副会长,想象力跟解读能力实在太强悍了。

许立言相信许嵩在写这首歌的时候绝对没有想的那么深,这首歌的歌词写的确实很精妙没错,但它其实单纯就是一首古风歌曲。

段学林受到观众们热烈的掌声,脸上才稍稍露出一抹笑意,转向许立言问道:“小许,不知道我的解读是不是跟你创作这首歌时的初衷一致?”

“还是段教授懂我啊。”

许立言笑着说道,没承认却也没有否认,不过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亲自反驳汪瑞对自己的攻击了。

他原本想好的说辞,跟段学林的解读一比,明显后者更有说服力,况且段学林身为这方面的专家,他的话显然更能让现场的观众信服。

段学林冲他点了下头,颇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然后将视线转向汪瑞。

“刚才这位汪老师说这首歌的歌词很差劲,不妨具体说说。”

“我研究诗词,古典文学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我是没看出来,这首歌的歌词哪有什么刻意堆砌辞藻的地方。”

他身为圈外人,这把年纪了平时也不玩微博,压根不知道许立言跟汪瑞之间的恩怨。

当下质问汪瑞,一来当然是因为他看重许立言这个年轻人。

再者是汪瑞刚才说的话太难听了,他的确有点生气。

汪瑞:“。。。。。。”

刚才段学林解读许立言那首歌的时候,几乎是把每句歌词都拆开了一一解析了一番,现在他还能说什么?

而且他也看出来了,段学林明显是站在许立言那边的。

相较于他这个乐评人,大家肯定会选择相信段学林的话。

如果自己继续强词夺理的话只会更难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