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真的治扬! 一千八百种坏毛病 > 第126章 大明榜样(第1页)

第126章 大明榜样(第1页)

第126章大明榜样

朱元璋为了表现自己的专业性。

他亲自走到这三筐稻谷前,用他刚才讲的方法进行试验,就这么一插、一捏、一闻,朱元璋脸上扬起灿烂的笑容,拍了拍手,开口笑道。

“我眼前这款稻谷重约百斤,颗粒饱满,稻香浓郁,产地是扬州!”

说着,朱元璋又走到另一筐稻谷前,依样画葫芦,然后开口道:“这款稻谷是陈谷,闻上去,霉味扑鼻。百姓之家,绝舍不得把自个的粮食给搁坏了。所以啊,像这种稻谷它大多来自太仓。”

朱元璋拍了拍手,走到最后一筐稻谷前,伸手抓起一把稻谷,开口解说道:“这筐谷子啊,是从军仓抬来的。这一筐谷子里掺有大半的糟糠壳子。”

朱元璋面色一沉,将手中的稻谷,给扔了回去,冷哼道:“重不到九十斤。”

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胡惟庸立马变了脸色,眼中满是震惊之色。

不过他隐藏的很好,震惊之色转瞬即逝。

他本以为,这三筐稻谷是朱元璋随意弄来,让士子们辨认的,可没想到这些稻谷却来自这些地方。

抛去扬州不论。

太仓是大明的粮仓。

而军仓是发给军士们粮饷的粮仓。

这两个无论是哪个都是重中之重,可偏偏,来自这两个粮仓的稻谷都非常差。

大殿下很多官员,当他们听到其中两筐稻谷分别来自太仓和军仓后,终于看出了其中门道。

他们眼神闪烁不定。

恐怕有些人要遭殃了。

朱元璋接着开口道:“咱今天让你们辨认眼前这三筐稻谷,不仅仅是要告诉你们,要重视农业。更是要告诉你们一些做人为官的道理。”

“这优、中、劣,三种不同的稻谷,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官场,三颗不同的人心啊!”

朱元璋话虽然是对着那三十六名学子说的,可眼睛却是直勾勾地看着殿下一众大臣。

“伱们要是看懂了稻谷,就可以看懂民生民情,接下来就可以看透官场和人心。这些都看清楚了,往后你们理政办案,就可以查真伪、辨虚实,不欺民,也不被刁民所欺。这些本事,不是在书房里读书能够读得到的,但是它们却是为官的基本功啊。”

“陛下圣明!”李善长赶紧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接着是其他大臣,最后连带着那三十六名贡士也跟着高呼陛下圣明。

然而朱元璋的话,却才刚刚开始。

他看着众大臣,开口道:“先别急着圣明,这三筐稻谷后面,还藏着三个人呢。”

“这第一筐谷子后面,必定是正臣。他是谁啊,就是咱大明神侯,扬州知府,杨宪。从破败凋零,到如今繁华的扬州,杨宪仅仅用了一年不到时间,去年三晋之地大灾,也是他与太子一同救下了数十万流离失所的灾民,可以说是咱大明的大功臣。也是咱大明群臣的榜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