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浮生六季生态园 > 卷二 闲情记趣(第2页)

卷二 闲情记趣(第2页)

芸答道:“我倒是有一个方法,只怕我成了始作俑者,会有罪过!”

我很好奇,便道:“说来听听。”

芸说:“昆虫死后颜色是不会变的。可以捉来一些螳螂啊、蝉啊、蝴蝶啊之类,用针刺死后,再用细丝拴住它们的颈项,系在花草间,然后把它们的足稍加整理,做成或抱着梗,或踏着叶的样子,一定栩栩如生,岂不妙极?”

听芸说完,我茅塞顿开,大喜过望。立刻如法炮制,依照她的方法做出栩栩如生的草虫瓶花,见过的人皆赞叹不已。如今想来,像芸这样聪慧灵秀的闺中女子,现在恐怕已很难找到了。

我与芸曾寄居在无锡锡山姓华的人家,华夫人是芸的结拜姐妹,她有两个女儿,当时跟芸学习认字。乡下的居所,宅院很空旷,夏天更显得灼热逼人,芸便教她们做活动的花草屏风,构思实在是精妙。制作方法是:每扇屏风用长约四五寸的木梢两根,做成矮条凳的样式,中间虚空,横向钉牢四根宽一尺许的木档,在四角凿上圆孔,插上竹子编成方孔,屏风高约六七尺,用砂盆种植扁豆放置在屏风中,豆藤会攀爬在屏风上盘旋生长。要使屏风挪动位置,两个人便可抬起屏风随意移动。

若以此种方法多编几个这样的屏风,可随心所欲地进行遮拦,恍如绿阴满窗,又能透风蔽日,满眼生绿,满室清凉。因屏风可迂回曲折地摆放,还能随时更换,因此便称为“活花屏”。有了这种方法,自然界的一切藤萝香草等植物,都可随时随地拿来使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真是乡野雅居的绝妙之法啊!

友人鲁半舫名璋,字春山,此人擅长画松柏及梅菊图,工隶书,篆刻也佳。我寄居在他家的萧爽楼上有一年半之久。萧爽楼坐西朝东,共有五间,我们居住在其中的第三间。不论阴晴风雨,立于楼上,皆可凭栏远眺。庭院中有一株桂树,清香撩人。楼外有围墙,楼内有厢房,是一处幽雅宁静的所在。

我们迁居此地时,带了一位仆人一位老妪以及他们的小女儿过来。仆人会做衣服,老妪会织布。于是芸做刺绣、老妪纺织、仆人制衣,靠这些所得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开支。我向来好客,留客小酌必行酒令。芸总能既花费不多,又可做一桌好菜上来。瓜果蔬菜鱼虾,一经芸的手,便有了意想不到的好味道。

友人知我贫穷,每次都拿出买酒钱,到我家来作整日畅饮闲聊的打算。我又爱干净整洁,家里的地上总是纤尘不染,并且我又是个无拘无束的人,不嫌别人自由放纵,所以交了很多知己友人。

当时经常相聚的友人中有几位善于绘画的,分别是杨补凡,名昌绪,善人物写真;袁少迂,名沛,工山水画;王星澜,名岩,工花鸟。他们爱萧爽楼的雅静,于是都带着画具来此作画写生。我则借此机会向他们学绘画、写草篆、刻图章,倘能卖出,这些零星所得再加上一些润笔费,全部交给芸准备茶酒招待客人,逢上这样的时候,便整天都在品诗论画中度过了。

经常聚会的友人,另外还有夏淡安、夏揖山两兄弟,和缪山音、缪知白两兄弟,以及蒋韵香、陆橘香、周啸霞、郭小愚、华杏帆、张闲憨诸君子。彼时,他们如梁上飞燕一般,自去自来,纷纷不息。为了招待他们,钱物不济时,芸便不动声色地拔钗买酒,只盼友朋相聚的良辰美景能延长再延长,舍不得让时光那么快地溜走。而今天,已是物换星移,时过境迁,曾经的友人天各一方,像流云被风吹散了,曾经蕙质兰心、巧笑倩兮的红颜,也已是黄泉之下,玉碎香埋。往事,历历在眼前,却是让人不堪回首,心魂欲断!

萧爽楼的雅聚有四忌:一忌谈论官宦升迁,二忌品评官府公事,三忌八股时文,四忌打牌赌博。若有人违犯,必罚酒五斤。有四忌,也有四取。这四取分别是: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这也正是我们这群君子友人所崇尚的共同品格。

长夏无事,萧爽楼聚会的主题是对联赛会。每次赛会共八人,每人各带铜钱两百,先抓阄,抓到第一的便为主考,负责坐在旁边出题监考;抓到第二的为誊录员,也在旁边就座。其余的都是应考人员,他们分别在誊录员手中领取一张纸,并盖上印章。然后主考开始出题,出五言、七言名一句,要求在刻香为限的时长内完成。作对时可站立或走动构思,但不允许交头接耳,对完要将答卷投入匣子之后,方可就座。等到交卷完毕,誊录员开匣取出答卷,集中抄写成一册然后转交主考。整个过程公正透明,不允许徇私舞弊的现象。

答卷共有十六个对句,要从中初选出七言和五言各三联。这六联中得第一的为下任主考,得第二的为下任誊录。两种联都没有被选中的,罚酒钱二十文;只选中一联的,减罚十文,超过刻香时限的,则加倍处罚。一场下来,主考可收钱一百多文。一天能作十场,便能积攒千文钱左右,充作酒资是绰绰有余了。

这样有雅兴的活动自然少不了芸。但大家商议后对芸作特殊优待,参照科举考试的“官卷生”待遇,让芸友情参与,不占考试名额,并允许坐着构思。文人的闲情雅意,实在是快意今生!

杨补凡为我们夫妇画了一幅载花写意小像,神态确是维妙维肖。当天夜晚,月色颇佳,月光笼罩下,兰花的影子叠映在粉墙上,别具一番幽雅韵致。王星澜乘着酒兴说:“补凡能为你画像,我能为花图影。”

我笑着问:“花影难道同人影是一样的么?”

星澜意兴正浓,立刻取了白纸铺在墙上,就着兰花的影子用墨笔或浓或淡地画了起来。次日白天,将那张纸取来看,虽说还不是完整的图画,但花叶萧飒疏朗,自有一种月下之趣。芸对这幅兰影图视若珍宝,十分喜爱。其他人也觉得别有韵味,先后在画上题咏留字。

苏州有南园和北园,这两处风景颇佳。春天油菜花开得金黄灿烂时,计划去游玩,却苦于彼处没有酒家,旅途会少了畅饮的兴致。若从家中自带食盒酒菜过去,对着灿烂的菜花饮冷酒,是一点趣味也没有。友人商议,有的说就近去找酒馆,有的说看花归来后再到酒家去畅饮,但总不如一边欣赏着满眼菜花一边喝着热酒来得痛快。众人商议未决,芸笑着说:“明天你们各自出酒钱,我自会带着炉火过去。”

大家欣喜地说:“如此好极。”

众人散后,我着急地问芸:“你果真要挑着炉子去?”

芸说:“才不是呢。妾见集市上有个卖馄饨的,锅炉、灶具一应俱全,我们何不雇他一道去呢?妾先将蔬菜和调料准备齐全,到了那里一下锅,便菜也有了,酒也有了。”

我说:“酒菜是有了,可是用什么来煮茶呢?”

芸说:“我带一只砂罐去,用铁叉串着它的把手,将炉子上的锅拿开后,悬挂在炉灶上方,加柴火煎茶,这样一来,煮茶不是也很方便吗?”我实在是佩服她的机敏灵活,连连鼓掌称好。

街头有一位姓鲍的,以卖馄饨为业。我们用一百文钱雇他,说好明日午后他担着锅灶与我们同去,他欣然同意了。

第二天,去看花的人如约而至。我将芸的主意告诉大家,大家都赞叹佩服不已。用过午饭,众人带着席垫等用具动身前往。到了南园,找了一处凉爽的柳树浓荫,大家在树荫下团团围坐。先煮茶,喝过茶后,开始温酒烹饪。彼时,风和日丽,菜花金黄,踏青的游人青衫红袖,四野阡陌纵横,身边蜜蜂环绕,蝴蝶翩跹,无限春光加上满怀闲情,让人不饮自醉,惬意非常!

不一刻,酒已温,菜已熟,大家席地而坐,畅饮大嚼,见那位姓鲍的炉灶主人不是俗气之人,便拉来与我们同饮。路过的游人无不惊叹称奇,赞我们有如此雅趣和奇思妙想。直饮到意兴阑珊,杯盘狼藉,大家都已陶然忘我,或坐或卧,或歌或啸。如此直到夕阳西下时,我忽然又想吃粥,鲍姓挑担人立即为我们买米来煮,大家吃饱后才尽兴而归。芸笑着问:“今日之游,都还玩得开心吗?”众人立即说:“要不是夫人的妙招,今日哪能如此快乐啊!”众人在朗声大笑中,各自散去。

贫寒文士的衣、食、住、行以及器具房舍等,宜俭省而雅洁,俭省的原则总的来说,便是“就事论事”这四个字。我平生爱喝点小酒,也不要求有许多菜。芸特意为我做了一只梅花菜盒:用六只深两寸的白瓷碟,在中间的凹槽里放一只,外边一圈五只凹槽各放一只。菜盒用灰漆上色,形似梅花,底部有凹楞,盒盖上的手柄形如花蒂。将它放在案头,像一朵墨梅覆盖在桌上;开盖来看,又像将菜肴装在了花瓣中。一盒六种菜色,两三个知己可以随意取食,吃完再添。芸另外又做了一只矮边圆盘,以便放杯筷酒壶之类,可随意摆放,收拾起来也方便。这是食物省俭的方法之一。

我的小帽鞋袜都是芸手工缝制,倘衣服破了,她也是移东补西,总能缝补拾掇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她总是选颜色淡雅灰暗的布料做衣服,这样首先可避免污垢沾上后比较扎眼,另外既能在外出作客等正式场合穿,又可作居家服。这是服饰俭省的一个例子。

起初搬至萧爽楼时,因嫌室内光线暗弱,便用白纸糊墙,室内顿时亮堂起来。夏季,楼下因卸去了窗扇,又没有栏杆,无遮无拦的,遂觉得空洞燥热。芸说:“有旧竹帘在,不如用它来代替栏杆?”

我问:“如何代替?”

芸说:“用几根黝黑色的竹子,竖着放一根,横着放一根,留出走路的距离,然后裁一半竹帘搭在横放的竹子上,一直垂到地上,高与桌子平齐。中间再竖四根短一点的竹子,用麻线扎牢固定,再在横竹上搭帘的位置,用旧黑布条连同横竹一起包裹起来缝好。这样挂上去,既可遮挡阳光作装饰,又能物尽其用,不费钱财。”这也是“就事论事”的方法之一。以此来衡量,古人所说的“竹头木屑皆有用”,确实是有道理的。

夏季,荷花初开时,总是夜晚含苞,清晨绽放。芸用一只小纱袋包上些许茶叶,晚上放置在荷花的花蕊间,至第二天清晨取出,煮雨水冲泡,其香悠远,其味芳醇,堪称绝妙香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