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梨花满地不开门 > 第45章(第2页)

第45章(第2页)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骏(这个字字库里又没有,所以是别字)女。

—————————————————————————————————————————

一边据案大嚼,一边没良心的爬上来。

边吃边讲,扯到哪里算哪里。见有许多看官大人问,特此来做个解释。

太皇太后为什么突然有此举。第一,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她是刚刚知道琳琅跟纳兰的前情。以前她并不知道,前面有提过,她对苏茉尔说的:“这里面必有咱们不知道的缘故”其实这点子事在她老人家眼里并不算什么,她是蒙古族的女子,而且当时清入关未久,在这上头还没那么封建。别说琳琅跟纳兰只是谈过恋爱,就算是琳琅嫁过纳兰,那也没什么大碍,比如她姐姐,赫赫有名的宸妃海兰珠那是嫁过人的,比如她儿媳,赫赫有名的董鄂妃据说也是嫁过人的,在她老人家眼里,应该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比较要命的是皇帝的态度。皇帝这次很沉不住气,水准很失常,后果很严重。(抄冯小刚,哈哈)。所以她认为有必要出手干涉一下。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她并不是真想要琳琅的命。她老人家若是真想,不动声色的暗中小小费点心机,小玄子哪里能知道。可是她并不想,  其一,她的目的只是要警告皇帝,所以扔出那条黄绫子起到威慑作用。在此之前她刚刚处决了画珠,所以这个威慑对皇帝来讲是相当起作用的,他本能的会相信她真的会赐死琳琅。看看她跟苏茉尔做的那场好戏,咔咔,还有看官说苏茉尔毫不犹豫去拾黄绫,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二有前车之鉴。董鄂妃那样惨痛的例子摆在那里,某玄虽然不同于顺治,可是她多少有点心有余悸吧。所以她多少会顾忌一下皇帝的感受,而且事情并没有严重要非要赐死琳琅。她的目的只是要逼某玄看清真相,下个决心。所以里的赐死只是手段,而不是她要的最终。

其三,她现在主要还是防患于未然。某玄的一往情深实质上很令她不安,这种情深发展下去,也许结果是她相当不愿看到的。换作是福全,或是旁人,她绝对不会这样操心了,大不了还笑一声,说爱新觉罗尽出痴情种。可是某玄是皇帝,她寄予相当期望的孙子,当然断不容他去走其父的老路,耽于私情而最终伤心伤身。

在得知纳兰与琳琅的前情后,她试探了皇帝一下,这试探的结果令她十分不满,所以直接来了后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还是达到了她要达到的目的。皇帝允诺忘记琳琅。

另外关于画珠事件,处理的十分简单,许多内幕没有写出来,比如扳指事件的主谋,手帕事件的详情。第一,我懒。(闪过西红柿臭鸡蛋),第二,篇幅所限,若按我原先的打算,二十万字也写不完这文,我原先打算将芸初指婚给纳兰的,哈哈,狗血吧。第三,春晚已经偏离了我最初的构想,许多人说过我不在状态,确实不在状态。从“玉壶红泪”往后,基本上都是交行货,自己都没勇气看第二遍。所以琳琅的个性越来越模糊,而其实从“嚼蕊冰弦”,是打算倒叙琳琅与纳兰的过往,后来一想写了也是费力不讨好,偷懒作罢。

令大家最不满意的是琳琅不爱某玄,关于这个,有位krissong66网友的长评《深刻理解琳琅》写的极好,分析的十分客观。让我先斩后奏再贴一遍先……

《深刻理解琳琅》

春欲晚写到这里,看很多人说不喜欢琳琅了,我不能说我很喜欢她,但是我认为琳琅这么做我能够理解。昨天向别人说我的一些看法,他们都说我太偏袒琳琅,苛待康熙,但是我却要理直气壮的说:我是女人,当然要帮女人。

还有很多人说玄琳恋本来可以得到好结果的,是匪大故意要往悲剧上写,但是我却觉得他们其实注定了是悲剧。且看我申诉理由:

一.琳琅的身世。

琳琅身世坎坷(不知道这么说会不会有很多人不愿意),她生来算是个官家小姐,后来寄人篱下,虽说过的是小姐生活,但养就了她谨小慎微的性格,正如她的父亲所叮嘱她的一样:“不可行差踏错,惹人笑话。”而琳琅本又聪慧,才华横溢(在当时的女子中应该算是吧),她若是在父母的溺爱之下长大,必是一孤傲才女。而她从小经历的一切却正是那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有人不明白她为什么痴爱纳兰,纳兰没有为他们的幸福做过任何努力,可是琳琅又何曾做过任何努力。也许这句话有失偏颇,但是琳琅的品性木已成舟,她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敢去追求,对纳兰如此,而在之后对待康熙,表现的更为明显。

二.康熙的帝王之尊。

康熙对琳琅是一见钟情,后来的种种,康熙一直处于主动,琳琅是被动。至于康熙,从文中看,这应该是他第一次谈恋爱,至少是第一次如此狂爱。他是天子,八岁御极,帝王的很多特制已经深深的溶入他的骨血,所以他可以把很多权利行使的理所当然而不认为那会有什么错。譬如对于什么东西他都要是最好的,否则宁可不要。对于女人他不但要享有初夜权,也要享有女人心理上的初夜权。

刚开始面对琳琅的主动出击,在潜意识不可否认他存在一种:我看上你就是你的荣幸――这样的想法,所以他认为琳琅应该是欢喜无限,而他自己也从未想过被拒绝的可能。直至“新恨暗随”那一章,琳琅终于从正面对他作出拒绝,他岂止是感情上受挫,天子至尊,帝王之术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质疑,所以他采取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态度,让人觉得,至少他心理作出一种姿态――我也不是非你不可。

后来纳兰赐婚,琳琅生病,病好之后无意中对康熙作出了“投怀送抱”之举(见“阑风伏雨”那一章),使康熙欢喜无尽,先不说感情上,他的帝王尊严也受到了弥补:原来你不是无意,只是女人欲迎还拒的小把戏,瞧我把你放了一段时间,你不就主动了!(当然,康熙当时并没有想到这些,但作为一个帝王,他潜意识里一定有这种想法。否则不会人家明明是无意的,他确认定人家是有意的--帝王至尊在他潜意识中意淫)。而他的这种在恋爱上要不得的帝王心理,在之后更是他们之间恋情的大障碍。

三.两人之间的“误会”。文中一共说道三次误会:扳指,手帕,如意。

(1)扳指那次促成了两人恋情之间的一次小飞跃,这里就不细说,只是我认为这次的扳指事件是画珠,魏长安,太后主使。(根据排除法,排除荣嫔,端嫔,安嫔,所以只剩下太后了,且魏长安和画珠都算是太后的人吧)。

(2)第二次误会就要命了。从琳琅初次受宠幸到私相传递手帕事件之间,琳琅肯定是喜欢康熙的,那毕竟是一个优秀的男人,且对她如此眷顾,所以这段时间琳琅对康熙肯定是真心实意的,有报答的成分,更是去努力爱上他。也许琳琅的心中已经明了纳兰不可求,康熙此时只能算是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这个男人是她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此后她的依靠。就在琳琅几乎就要爱上康熙的时候,手帕事件爆发。此时康熙的表现真是让人失望透顶。

在康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此生空前的一次恋爱(目前是空前的,不知道是不是绝后的),自己竟然不是她心中的唯一,甚至不是第一,原来在此之前,早有了一个“他”,对他而言,是情何以堪。其实这种事情,放到现代,真的很一般:你的男(女)朋友在你之前有过几任情人,你若真的爱他(她),就要释怀,包容他(她),耐心等待,因为这个时候表现你的真爱无悔,是夺得对方心的最好时机,有个词:以退为进,趁虚而入。可是康熙那个猪头就是受不了,他的帝王之尊出来作祟(其实这也不能够怪他,人家是帝王嘛,怎么能够受这种委屈)――把琳琅摒弃身边。

其实康熙明白这次是个陷阱,他不是生气私相授受,是生气自己竟然做了冤大头,委屈第二。我一项认为两个人相爱是需要时机的,错过了时机便再无可能,可是这个猪头玄,硬生生把第一次机会错过了。诸位看官可以想象某玄抛却帝王之尊及情人的嫉妒作出不计前嫌的样子――对妹妹说我们所拥有的是现在和将来,琳琅怕是真要死心塌地的爱上他了,之后纳兰在妹妹心中真要风情云淡,从此琳琅和某玄比翼双飞(^_^,口水!!!!!)。

所以这次的手帕事件,本来可以和扳指一样,成为某玄对妹妹表现情深意重的好机会从而促成两人感情的一次大飞跃,可是猪头啊猪头,已经知道是别人布的套,可是刚好打到他的死穴上,便再也逃不了。所以正如安嫔所说:“这背后的人,才真正是厉害。”这个人要算准依康熙爱琳琅之心,犯了其他规矩都好说,唯有曾经有过钟情之人这条,无论康熙是作为情人的身份,还是皇帝的骄傲,都不会容忍―――这就叫做蛇打七寸,厉害!厉害!

琳琅和康熙都知道这次是个陷阱,但是琳琅对于某玄的处理却没有怨言。“她知是瞒不过,但总归是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她终归是瞒不过,他终归是知悉了一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琳琅的身世对她的影响多么深,她从未争取过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许是不敢。即使在手帕事件没有爆发她仍是圣眷在身时,竟然也从未想过可以和猪头玄长相厮守,此时对于猪头玄在这件事情上对她的处理不公,也只是认命,因为从来没有希翼得到过,所以失去时也不曾怨。

当然,琳琅是生在特定时代的人,必然带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猪头玄有浓重的君权思想,而琳琅又何尝没有忠君思想,她心中明明另有所爱,所以对于猪头玄的错爱一直有愧,对于此时的处置也只是默然。可惜琳琅不是女权主义者,我非常欣赏一部连续剧里面女主角的一句台词:“他怨我曾经爱过别人,我是不是也要怨他没有及早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