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赢家全部 > 第29章(第1页)

第29章(第1页)

与其自己生产的内容在网络上免费给人用,不如做个网站自己来分发。梁万羽游说何志成。不过梁万羽醉翁之意不在此。他可没什么传媒梦。他心里想的,始终是复制一个华变电能太阳能项目的故事。

何志成对互联网不感兴趣,但华变电能那样的故事,他很难拒绝。

梁万羽先筹钱,吸筹,完成布局。这里面当然少不了何志成和传媒集团一些高管甚至主管部门领导的份额。把想网罗的人拉到同一个战壕,形成实质上的利益共同体,这是最高效的捆绑方式。

1999年夏天,申江传媒集团宣布收购香港亚洲新闻资讯网和东亚信息网,试水互联网。申江传媒集团自己的官方网站申江新闻网也很快上线。集团称,未来将在互联网资讯生产和传播上发力,专注亚洲乃至全球新闻资讯传播,并将开展机构对个人的资讯和研报分发业务。

和梁万羽的预期一样,消息一出,市场就给了申江传媒集团一个涨停板。那段时间,何志成作为热情拥抱互联网的传统媒体人代表,接受好多媒体采访。他那张以前常用的形象照再次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西装革履,三七分头,神气十足。

何志成请单位新来的研究生为他翻译国外讨论互联网趋势的文章,经常在采访中引用外媒的观点,并不失时机地套用一些现学现卖的新名词。在何志成新版名片上,赫然印着:亚洲互联网协会会长。

这些看多互联网市场的文章率先得到网络媒体的转发,慢慢地纸媒也开始讨论。当然纸媒的讨论总是四平八稳,抛出正面观点的同时,一定会摆几杆枪攻击一番。但何志成,特别是申江传媒集团进军互联网的消息,确凿无疑地传开了。

一切都在计划内。

梁万羽并不着急。凡事都要有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就算挣快钱也是。梁万羽始终相信过程,对过程保持敬畏。行百里者半九十,每一步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大概过了半个月,一篇关于申江传媒集团进军互联网的负面报道被递到梁万羽手上。当时梁万羽正在东华证券广东路营业部大户室复盘自己的规划。看完报道梁万羽破口大骂。

1990年代的a股庄家盛行,号称无股不庄,无庄不股。坐庄这件事,梁万羽把营业部的资源利用到极致,做过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他专挑小市值股票,也不会去举牌上市公司。

申江传媒集团的股票走势会怎么演进,每天成交量如何,怎么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一些起伏,把那些强盗给洗出去。梁万羽做了非常细致的规划,甚至提前画好了k线图。

k线图先从月线画起。根据传媒集团的运营节奏,比如半年报和年报可能做出什么数据,广告营收的集中爆发月份,重大利好的发布节点,公司拓展广告业务的可能性,可以跟哪些巨头签署战略合作。这样,确定哪几个月份应该是阳线,哪几个月份应该盘整回调。

月线画好之后是周线、日线。日线是纯战术层面的问题。梁万羽会揣测市场参与者的心态,包括他刻意引导的。实际操作中,梁万羽再根据市场表现对预演的日线进行调整。他会去核查跟进的大资金,判断是敌是友。

市场上有一些非常聪明的资金,专门盯着庄股。他们尾随庄家,零敲碎打地进场,在庄家拉升的过程中悄悄离场。这种资金极大地提高了坐庄成本。庄家起个大早,准备钓鱼呢,结果收杆的时候鱼饵被偷吃掉,鱼跑了。这个过程中所谓的交易活跃,是那些“窃贼”营造的假象。庄家们最恨的就是这种钱,拉升前会坚决把它们洗出去。

有一天,梁万羽逮到一个账户上千万资金跟进,他通过营业部的关系直接联系对方。双方坐下来谈判。“如果真有兴趣,就再拿4000万出来,我们步调一致,一起分钱。如果只是想凑凑热闹,那你就耐心等着。”最后对方识趣地退出了。但事情不会总是很顺利,眼前这篇报道就很不识趣。

“互联网需要好的故事。但有时候,故事就是故事!”梁万羽摊开报纸,文章中部醒目地用加粗的宋体字印着这句抽文,很熟悉的措辞。

报道深入挖掘了申江传媒集团在互联网方面的连续动作。传媒集团的官方网站申江新闻网设计简单粗陋,内容几乎就是传媒集团纸质端内容的搬运。网站没有友善的交互页面,评论互动功能也很简单。倒是浮窗广告,来了一堆申江传媒集团自己的品牌。

最重头的是申江传媒集团宣布收购的香港亚洲新闻资讯网和东亚信息网。网页设计跟申江新闻网几乎一个模板,新闻内容贫乏,更新频率也低。记者专门跑到香港,了解香港本地用户对网站的体验。结果发现两个网站都是几个月前才注册,办公地址空无一人。记者问了一圈,没几个人知道这两个网站。

这就是申江传媒集团的互联网资讯生产和传播现状。

除了几个确实能在网上查到的网站,申江传媒集团并没有为高调布局的互联网事业配置专业团队。他们的互联网事业就是几个日均pv三位数的网站,和毫无竞争力的重复搬运的内容。

“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两个网站在东亚片区甚至香港的影响力都几乎为零。而那个被高调印到申江传媒集团董事长何志成名片上的“亚洲互联网协会”,是一家香港公司的名字,也刚注册几个月时间。我们去了协会注册地,没有找到任何标识和实际办公场所。”文章写道。

“日你妈哦,这么邪呢。”梁万羽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拧着眉心。《证券投资周刊》,创刊号,《浦江日报》。

嗯?主编:严浩!

梁万羽气得抓起报纸一把扔出去。呼!报纸在空中打了个转,又从梁万羽头顶飘下来。

正如《浦江日报》所报道的,申江传媒集团进军互联网的事情几乎就是纸上谈兵。当然他们本来就志不在此。梁万羽第一次跟何志成提互联网时,何志成对互联网在中国的前景是看空的。“至少5~10年内这都只会是个概念。”何志成斩钉截铁地说。

“有个概念就对了。我们就用这个概念讲个故事。”梁万羽丝毫不担心。等他把自己的计划和华变电能的成功经历讲给何志成听,何志成瞬间就明白了。

现在好了,网络上都是申江传媒集团讲故事的故事。传媒集团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欺骗投资者,在他们最不擅长的领域。

这种事情的确可能发生,要说梁万羽完全没有预料到是不可能的。但爆出这篇报道的是严浩,几年前他们还一起讲故事。这让梁万羽倍感气愤。你严浩那么窘迫的时候,我梁万羽带你走出困境;现如今你日子好了,做主编了,跑来拆我梁万羽的台。

梁万羽本来计划周密。他把交易悄无声息地分散在几个证券公司的营业部。露出马脚的地方在于他的确有些操之过急。在香港搞这两个网站,除了名头吓人外一无是处。他就想利用信息传递不发达讲个信息传递的故事,挣一笔快钱。哪知道他这次扛了互联网的旗帜,恰好吃了互联网的亏。《浦江日报》的影响力集中在上海。可是门户网站一转载,其他城市的报纸又开始转载这篇报道。事情就这么传开了。

本来悄悄弄点筹码过来,就算事情不成,亏钱是万万不至于的。他们有很多办法脱身。现在事情一闹,散户纷纷卖出,申江传媒集团连吃三个跌停。

一家媒体曝出勾结庄家的丑闻,同行是最兴奋的。他们正好落井下石,举着正义的大旗打击竞争对手。何志成从来没想过要追互联网的风口。在梁万羽一通画饼煽动之后动了心。结果弄得传媒集团陷入负面舆情,让同行看笑话,让公司内部笑话。

“梁万羽你用尽心机就为这个?我本来已经没有太多精力来折腾了。赚钱亏钱先不说,你把我和我的媒体卷入这种污名。这会毁了我你知道吗?我们做媒体靠的就是声誉。一家没有声誉的媒体他妈的一钱不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