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大赢家全部 > 第24章(第1页)

第24章(第1页)

梁万羽灵机一动。要说面积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太阳能资源多,那么同在青藏高原的西藏,太阳能资源岂不是更加丰富?西藏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不输青海,尤其是广袤的藏北地区。西藏同样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超过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只有两百四十几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两个人。

光伏发电这么新的话题,华变电能能凑得上热闹吗?梁万羽马上找到宋旭东和严浩。

“这跟华变电能的业务线有什么关系啊?八竿子打不着。”听到梁万羽这天马行空的想象,宋旭东眉头一皱。

“你不觉得这是个好故事吗?上海企业支援西藏建设,为广大农牧民搭建光伏电源。”

“我们虽然度过了求生存的阶段,但现在还要发展啊。这就开始做慈善了?”

“通过政府立项,我们把技术带进去,把光伏发电站建起来。站稳脚跟之后,再从民用切到商用市场。事情办得漂亮点,该挣的钱你还挣。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华变电能就开始挣钱。谁会不喜欢这样的故事?”梁万羽几乎是一边讲,一边就把后面的故事编下去了。

“我已经有画面感了。”严浩支持梁万羽的想法。

“我们哪有这个技术和经验啊!”宋旭东不为所动。

“那天马大哥说什么来着?借力。不需要什么事情都由你亲自来做。”严浩说。他已经被梁万羽的提议打动了。

新年刚过,宋旭东和严浩经成都,飞往拉萨。

从下飞机那一刻起,严浩的鼻腔就干得出奇,上腭到咽部就像被吸干了水分。严浩找到大学同学次旦扎西。

扎西带着严浩和宋旭东到八廓街、冲赛康感受一番拉萨老城的风情。街道两边的建筑都是底部宽大、上部收紧。扎西说,建筑学上,这叫收分墙体,这样的结构比较稳固。一面面白墙上嵌着同样下宽上窄的窗户,点缀着黑色边框和红色窗棂,看起来简洁大方。

藏族人对白色充满感情,白墙、白色的牛奶、白色的哈达、皑皑雪山。这也许是高原人跟强紫外线的对抗。按照扎西的说法,几种颜色的运用都有讲究。白色是向“天上神”致敬,红色是向“地上神”致敬,黑色则是向“地下神”致敬。

建筑的墙体上方,红色的边玛墙让人印象深刻。扎西说,这种边玛墙需要先把边玛枝去皮晒干,切成30公分长短,扎成手臂粗细,一层边玛枝加一层黏土,不断夯实。到了顶部再做防水处理。这样的营造方式可以减轻非承重墙体的重量。但因为工序复杂,成本太高,多为寺庙和以前的权贵阶层使用。普通民居,这部分通常用干柴垛、牛粪饼替代。

在拉萨适应了三天,扎西带着严浩和宋旭东去拉萨北侧的当雄县纳木湖乡,扎西出生的地方。西藏的阳光名不虚传,晒得严浩脸颊刺痛。三天时间,他的额头见到太阳就有些发痒。扎西让严浩抹点酥油,说那可以保护皮肤。严浩连忙摆手婉拒,他适应不了酥油的腥味。

去当雄的路上,严浩看到羊八井的野温泉,不顾高反危险,拉着宋旭东体验了一把独立天地间,赤裸来相见的豪情和野趣。

低洼的山谷中,阳光无差别地射进每一个角落。两个赤裸的男人身下冒着汩汩温泉。远处,念青唐古拉山裹着皑皑白雪向天际延伸。严浩身子往下缩,把整个头都没进泉水里。远处一个更大的泉眼,白色的烟雾在阳光下摇摆。

一阵长长的憋气后,严浩浮出水面,清冽和温热就在一线之间。炫目的阳光下,他的长发上冒着热气,凝结着晶莹的水珠。虽然微微有些头晕,他还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

几米之外的一个池子,一群藏族大汉在氤氲的水雾中高声闲谈。他们的长发上凝结的水珠也清晰可见。看到两个外地小伙眯缝着眼睛忘情地搓着额头,池子里的藏族大汉发出爽朗的笑声。

快一年了,严浩没有一天可以卸下包袱。莽撞行事后的悔恨,债务带来的窘迫,稿债缠身的压力,以及自己这种沉闷造成的家人间的疏离。这些不快相互助长,与日俱增,压得严浩喘不过气来。

不过眼前,一次事业上新的尝试,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坚定和踏实。

扎西的祖上世代以牧业为生,一辈子与牛羊为伍。纳木湖乡紧挨着纳木错,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纳木错东西绵延70公里。每年夏天,牧人赶着牛群羊群沿着纳木错南岸一路向西。

眼前一望无际的纳木错风光,是外地人很难抵达的秘境。这里牛羊成群,牧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美中不足的是,交通、通信和电力等方面比较棘手,尤其是深入到夏季牧场。

站在纳木错南岸,看着远处黑色的帐篷青烟缭绕,严浩跟宋旭东谈起梁万羽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这些牧民每户都有一块太阳能板,就可以解决夜间照明甚至小功率家电的用电问题,生活会方便很多。这一切看起来很遥远,但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

回到拉萨,严浩和宋旭东拉着扎西商量。他们准备在西藏成立一家全资太阳能子公司。公司行政事务由扎西牵头,技术上由华变电能委派专人负责。试点业务就从当雄县开始,先以解决牧民定居点的照明为主,逐步延伸到牧民转场放牧的据点。

“牧民祖祖辈辈生活都这样过的,他们设备掏钱买,难得很。”扎西担忧,“你们也看到了,当雄这地方人这么少。继续往藏北走,到那曲、阿里去看,这边的生意有多难做你们就知道,走上一天,几个人都未必能见到。”藏语说话,经常动宾倒装。

看到老同学在考虑投资改善家乡的生活条件,扎西很高兴,也很感动。但生意就是生意,终究要落实到投入产出的问题。扎西心直口快,不希望老同学大老远跑来亏钱。

“你说得没错,这个投资一定会有回报诉求。但我们不一定从这家子公司来索取。”严浩安慰扎西。

回到上海,两人找到梁万羽,谈起在西藏成立全资太阳能子公司的可行性。严浩热情最大,大概是因为他现在亟须更多的事情把自己填满。

“我们在八廓街的甜茶馆一坐,单凭那灼热得叫人睁不开眼睛的太阳,发展西藏的太阳能,就会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我回来之后查了查,西藏是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多13到1倍。西藏的日照时数也是全国最高的,拉萨市的年平均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严浩激动地说,“而且看看纳木错南岸那浩瀚的荒原,据说藏北更加荒凉。那些地方的电力、通信,不知道猴年马月可以抵达。如果能用太阳能帮牧民解决供电供热,这绝对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功德。另外羊八井的温泉,有机会万羽你一定得去体验一次。”

“我跟你讲商业,你跟我讲故事。”宋旭东仍然不确定,扎西的担忧在他看来是肺腑之言。

“好的故事,就是好的商业。”严浩说。

“旭东你不用太担心。我认同严浩的逻辑。没有好的故事,一定不会有好的商业。同样,一个好的商业样本,一定会是一个好故事。”梁万羽附和道,“初步听下来我觉得这件事有可行性。你正常推公司的上市进度,我们一起来做一点锦上添花的事情。”

华变电能的上市,程序上的事情按部就班推进就好。梁万羽搭线,东华证券专门抽调精干团队来推进。但市场最终能不能给出一个让众多投资者满意的估值,是宋旭东和严浩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宋旭东说服总裁办公室和大股东,公司再次定向增发5000万,用于一笔新的并购业务,并从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来运作上市。而定向增发的资金由梁万羽供职的信托公司和东华证券广东路营业部吃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