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杨家将的故乡在哪里 > 第61章 井底之蛙闯江湖(第1页)

第61章 井底之蛙闯江湖(第1页)

杨景突然听到师傅交代把水篾抓好,谁知话音刚落,就一个大浪扬起,把木排和人抛到高高的浪尖上。顷刻间,木排头节连同带人,就重重地扎进水底,接着木排又被大浪托举腾空,宛如长长的水龙,在河滩中随着波浪昂首起伏。浪冲浪,一个接一个,木排随着波流,躲过一个个浪尖。可是当第四个浪头扬起后,排头又垂直随浪潮钻入水中,正巧其中一根木桐卡死在暗礁石缝里,不能动弹。这时,后面一节一节长长的排尾被激流江水横扫,冲打在林立的石头上。顿时,整体木排似乎像排山倒海地跟着浪头冲压下来,只听几声轰隆,如山体崩塌般巨响,如山谷撞钟般回荡。当杨景使劲抓住木排水篾绳时,经过这几股大浪抛上抛下,随着一个浪接着一个浪的冲击,几个回合后,他不知喝了多少口水,双眼又挣不开,嘴里又喊不出。此时他被水呛得直摇头,已经是晕头转向了……猛然间听到响声,意识到不好,要出事了!随机双手放开篾绳,只感觉脚踩着的木头在翻滚,原来刚才的轰轰响是木排上的横梁被大浪冲断了,水蔑绳也被冲断了,整连木排瞬间打散了架,每根木桐也各自在洪水里随波飘零。真是莫相问!此景如浮萍聚散,整个江河上都是飘浮着木头,漂浮着一捆捆的柴火,这可是杨景和伙伴们几天的辛苦成果啊!杨景感到身体往下沉,可又马上被后浪托举冲上了水面。危险关头,正巧有几捆柴飘向杨景,靠近了,只见杨景迅速地将柴一手抱一捆夹在两臂腋下。正因为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才救了杨景的小命。这下杨景的身体借着两捆干柴的浮力,不会往下沉了,才使杨景可以昂起头,便于呼吸了。他坚强地跟着水路之冲,希望能够靠岸,想不到急流由不得杨景多想,只能听天由命了。木排被打散架了,在“雷公滩”附近的村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专业吃打捞船只和木排饭的。这部分人整天在“雷公滩”候着,看是否有商船和木排被打翻。一但出现这种情况,他们驾着小船蜂拥而至,来抢水里的货物。在清朝乃至远古,这里的村民大部分人家,祖祖辈辈都靠“雷公滩”抢货物为生。也可以说,闽江长江的每一个滩头都有一股水上游民,被称为专业“打捞队”。这时候失主就得上岸将货物用现金赎回来。木材也一样,那四个艄公只能游上岸去,报上木材主人的姓名,赎回木材后,重新就地钉好,再把木排放游到福州。杨景漂流了两三里水路,正巧遇到后面将乐县放木排的师傅们,看见水面上有人在动,他们就赶快艄排靠近杨景,用竹篙把杨景钩着救上木排。真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当木排接近“棺材石淮”时,艄公谨慎,小心又小心。摆好木排的方向,顺着水流,视浪如刀,迎刃而下。杨景这下有经验了,把两捆柴火牢牢地绑在木排上。自己两脚使劲蹬着木排的树桐,双手拉住篾绳,像守门员一样跨起马步,半蹲着,弓起背,身体往前倾,这个动作很像滑板少年。水深浪急,水流量巨大,木棑小心地向着浪尖冲刺。经过艄公的努力,终于撑过了险滩。还算好,有惊无险。几天几夜过去了,他们终于到了福州台江码头,木排靠岸停泊着。台江上游码头非常大,停泊着各种各样的商船货船。岸上人来人往,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杨景试着融入其中,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大场面,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好。于是问将乐的艄公师傅,打听谟武放下来的木排和商船的停靠位子,好找到娘舅李可梦。师傅们只知道大体上的位子,用手指一指,那就是几里路!于是乎,杨景担着这两捆救命柴,穿梭在台江江岸上的行人间,去寻找娘舅的艄排队……这下杨景人是到了福州,但是命运是注定天堂?还是地狱呢?第一次井底之蛙说天小,走到台江码头大无边。福州台江码头,自古以来都是商品贸易区域,各种货物云集,是最繁华的地方。上是几条河流运输汇聚之地,下是闽江转入大海的主要航线,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白天江面上的轮船,货船,鱼船穿梭来穿梭去,络绎不绝。各种形号的船上千只,把杨景看得眼花缭乱。:()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