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杨家在哪里? > 第60章 天险第一滩(第1页)

第60章 天险第一滩(第1页)

杨景被一个陌生的声音叫一下,还没反应过来,也有一点惊吓。明明是坐阿舅商船去的,怎么会安排我上木棑呢?莫非是柴火太贵重了,要叫我看好或者说押运吧?赶快脱了草鞋,卷起裤脚,这时也容不得杨景多想,他就这样稀里糊涂上了昨天自己装柴火的那辆木排上。艄排阿叔是这样安慰杨景的:“是你娘舅叫你要亲自护送这些柴火到福州,要你锻炼水上功夫?”按照这样的推理,阿舅为了我好,以后还要经常跑马头,心里这样琢磨着,杨景的心才安下了不少。杨景见木排前后的艄公师傅都是陌生的面孔,再说那么多挑的柴火早已压得木排沉下去了很多。师傅们撑起木排来肯定很费劲,他想着想着便独自坐在木排的横梁上吃起熟食地瓜来。开始这段水路,木排在河道上慢慢悠悠地飘流着。两岸青山绿水,秀色可餐。溪谷奇石,形态怪异,这些“赏心悦目”都引诱不了杨景,反而万种思绪涌上心头,想起去年的八月十五,月圆之夜,突然在火海的慌乱中,一家人如惊弓之鸟而乘船飞流直下……那惊心动魄的场景依然在他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杨景乘坐的是单连木排,前头一人,中间两人各站一边,排尾一人。带杨景是5人。木排是赶不上货船的,所以各顾各的。三个多小时后的漂流,杨景很自觉地做起午饭来,木排上放着简易的炉子,能生火,他采用大米下锅焖饭,焖饭配咸菜。出门在外,又是江河上的操作,有这个生活,杨景很是知足,师傅们也吃得正香。九月上旬的闽北,下午五点半天就暗了。师傅们把木排艄到洋口镇的河岸泊着。午后四点,杨景又开始焖晚饭了。晚饭吃后,大家都挤在帐篷里和衣而睡。这种帐篷,是在木排上搭有竹条弯成拱形的小帐篷,帐篷上是用竹篾席盖着,帐篷里面大家睡统铺,统铺上用木板垫着稻草,没有被子,五个人和衣睡着,相互挤着取暖。因为出门在外,尤其是江河上的漂流者,所以大家话语很少,怕说错成了不吉利的话。放排一天了,还算太平,一晚安然无恙。这就是水上生活,这就是那年代杨景的少年生活……初出茅庐闯天下,风口浪尖走江湖谟武乡到达福州台江上游码头,全程水路280公里,老一辈艄公口口相传:“弯弯十八滩,关关夺命滩。要想江里混,先吃三碗荡!”这就是当时水路运输,水手们生存与商人的生意之路的真实写照。就福建省地理走势图可以明显看出,从南往北走是上梯子形。福州是在闽南(称作南下),谟武是在闽北(称作北上)。闽北属于上游,而闽南属于下游。平面落差相当大,才会产生激流险滩。谟武乡到洋口镇这段河流,被称唤为“金溪”,这一段水路的流水算是最平稳的。只有顺昌贵岭河滩和石溪河滩,这两处滩口,只要没有涨洪水,艄公师傅把木排放得是会稳稳当当,都容易过。所以,杨景跟着师傅们,第一天放排到洋口泊岸,平安无事,晚上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天蒙蒙亮,四位师傅不约而同地起床,解开岸上绑在木桩的篾绳,木排一脱离篾绳就自动飘流起来了。杨景还是负责生起炉子煮饭,他即是主人也是客人,因为这连木排是杨景娘舅的,所以外甥称得上主人。然而,杨景对木排的操作是一窍不通,那么只能当客人用。常言道:“是福是祸躲不过。”木排飘荡的第二天,到了南平下游的茶洋镇“雷公滩”。一到这里,杨景不知咋的,全身只感觉凉风习习,突然毛骨悚然,惊恐万分。虽然之前有遇上两次大浪涛涛,一是去年的八月十五,从泰宁老家连夜乘木船逃命,一家人在大风大雨中,过河道时,大水滚滚,惊涛海浪。但也没有像现在这么恐惧;二是去年的十月,背着妹妹杨柳连夜赶路过河求医。那天也是在大雨中,在谟武河里,推着木盆里的妹妹游泳,当时河浪也翻过头顶,江水汹涌澎湃。奇怪的是,一点惧怕感都没有。此时身入叫“雷公滩”的地段。远远望去,水雾蒙蒙,浪涛响彻半个云霄,激流洪水如猛兽,扑打着成群林立的礁石,如同雷公打雷,轰轰作响。只见木排前面的师傅在奋力拼命地摇摆着长长的排艄,对准激流的河道猛冲下去,一边回过头来对杨景大声叫起:“杨景,赶紧抓住水篾绳喔!两脚用力站好喔!”真是:初出茅庐闯天下,风口浪尖走江湖。:()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