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始皇家的好圣孙TXT > 第639章(第1页)

第639章(第1页)

因为天下太乱了……大秦必须进行高压管理,除非始皇帝愿意取消赋税,废掉秦律,与民生息。

那个时期,这群知识分子很轻易就能够拉拢到底层黔首,知识分子没有上升渠道,黔首活着也颇为勉强,当然要舆论管控。

至于现在?

一个正常的黔首家庭,每年产出来的粮食交完赋税都多的根本吃不完,大秦成功进入了第一次粮食爆发时期。

再加上这个时间段也不是什么小冰河时期,气候颇为怡人的原因,粮食爆发式产出,以至于大秦同时进行了多个大工程以及南北同时开发,粮价依旧再不可避免的逐步下滑。

产出过剩粮价就是会降低……

目前,秦国的粮价已经低至八钱一石,如果官府不加干涉,还有降价的空间,说实话,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说白了,黔首生活红红火火,你说破天对他们而言也就增加了一份谈资,指望他们因此而对大秦产生什么怨恨?拉倒吧……

没读过书是真的,但基本的趋利避害黔首们还是懂的。

能活得下去,还能过得好,最多也就当个乐子。

这个时间段压根没必要舆论管控……除了一些大逆不道之言,以及幕后有推手存在的舆论,没必要禁止。

反正都是一帮要被扫进垃圾堆的东西,随他们怎么说好了,多说几句,反而更容易看清楚他们的成色。

“泗儿要给百家立规矩,他们说话了才好,正好提前让他看看都是什么货色……”始皇帝笑着摇了摇头。

顿弱没有说话,只是沉默着看向宫外。

“朕觉得泗儿说的很对,诸子百家,不论如何,其中到底都是有一批可用之人的,只不过其中驳杂太多,为国家计较,一刀全砍掉未免浪费,泗儿的想法很不错,画出来一条路给他们走,以免他们误入歧途,至于走的快慢,就全凭本事了。”始皇帝幽幽开口。

因为托梁换柱的原因,舆论确实更加厉害了……

当然,赵泗的名声摆在那里。

而且并不是所有儒生都是腐儒狂士……

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变革,诸子百家都在不停进化,尤其是在这个学术争斗剧烈的时代,百家的思想底线都颇为灵活……

不赞同赵泗的是守旧派……这批人尊崇古经,尚春秋,如果从地域角度上来看,这群人则以鲁儒为主。

但儒生之中赞同赵泗的也不在少数,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不念好的。

降徭降税,开放学室,高产种子,而且解放奴隶,加强人权,事实上新时代的儒生还是比较支持的。

他们之间大概类似于旧吏和新吏的关系,旧儒腐朽,新儒激进,思想灵活,彼此之间不说亲如一家也可以说是形同水火了。

只不过得益于法家一家独大,思想理念不同的儒家各分支之间的斗争主要停留在学术争端,面对法家的压力,彼此之间还是勉强能够守望相助的。

舆论甚嚣之下,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执一词。

其他学派目前是支持派压着反对派打,毕竟其他学派对礼法的敬畏不是很大,儒家这边是反对派大过支持派。

礼法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旧儒学的最高支撑就是礼之一字。

儒家奠基孔夫子多次公开批评礼乐崩坏,认为不用人殉是礼法的崩坏,有先贤以及核心宗旨的加成,外加上鲁地一代的儒生影响力很大,因此针对释奴批评声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所谓的亚圣孟子,以及荀子,在儒家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孟子地位还很低,至于荀子,儒家很多人甚至压根都不认。

孟子崇尚王道,地位崛起,被尊为亚圣,那都是大一统成为天下共识以后的事情了。

只不过现在的舆论都集中在狂士互嘴,不知名小角色乱跳,各家学派的大佬都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小人物乱说话抓了也没意义,大人物乱说话引发舆论扩大是真有可能出问题。

虽然赵泗表示过不会因言而定罪,但是大秦的律法可是有因言获罪的。

不过儒家这边的舆论总体局面,伴随着第一个学术大佬公开下场以后,得到了逆转。

因为开放学室这种正规的晋升途径以后,儒家各派大佬都开始赶往咸阳,想要获得一席之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