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穿越1947的 > 3第三章(第1页)

3第三章(第1页)

“好,这事就不跟你客气,给小妹装新的过去,唉!你说她个小姑娘怎么这么能呢,有她三哥在,下乡这事急什么急,给我气的!”许大姐把衣物间的军大衣翻了出来,这几天好好晒晒,好给安安带去东北。

折腾完两个大藤箱,许大姐发现她把要安安带去东北的礼物给忘记放进去,想了想,重新打开箱子,把里边的棉褥棉被拿了出来,套好床单被罩,叠好用麻绳打“三横两竖”急行军背包结,让安安用背的,上火车就卸下来垫屁股坐,不占地方又能让安安路上好受一些。

腾出一大半空,她有把另外一个箱子也打开,物套物,仔细归置,将这些东西整合到一个箱子里,空出一个,暂时先把要带去东北的礼物放进去,留些空间再看看这些天还有什么要带的。

贴身衣服就让安安用挎包背的。牙刷水壶就用网篓装,在装些吃食,火车上好拿着用。

收拾完,许大姐把箱子叠放在许安安房间角落,起身下楼。

家里房子小,房间也隔得小,放张床,书桌,衣柜,就没位置了,当初许二结婚,他的房间要放双人床,连衣柜都撤了,好在楼层高,又只有五口人,许大姐就发话把二楼客房撤掉,用来装换季不要用到的衣服、旧家具、工厂发的劳保福利品,商店有货时买的营养品,七七八八的堆了一个整个房间。

客厅,许大姐帮着许二嫂择菜,边絮絮叨叨的说着话:“昨天沈姨专门到工会找我说,戚叔那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安安会分配到一鸣叔老家那边,他爹就是村里的书记,有啥事都能帮帮安安,就是现在这个,也不敢明着帮,只能保证不会大事,小事还得看安安自己。”

叹口气,继续道:“安安要是好好跟我们商量,之前给平平做的安排她就能上,现在那些礼都白送了。”

“大姐,这事也不能全怪到安安身上,咱们为了她好瞒着她,她为了小弟好瞒着我们,谁都有错,谁都没错。”许二嫂轻声安慰着大姑姐,“往好里想,好歹有个人脉在那边,总比什么都没的好。再说东北进10月就下大雪了,不用下

地,单这个就比庆平去的云省好,他们那一年四季,没个停歇。上山砍树、下地种田。前年回家过年,人都累惨了”

许大姐点点头,“往好里想,总归还是个好去处。唉,就是离得太远了,单火车到那边就要30个小时,还要坐车继续往下走,总归还是担心。”

“是啦,大姐别老想着安安去哪会有多难,安安有钱,又有力气,到哪都不会出错。再说了,真惹安安生气,那是要吃她拳头的,安安那力气,揍人可轻不了。”许二嫂说到这个就不由得发笑,她这个小姑子真不能以貌取人,力气超大,家里搬蜂窝煤都靠她,一百来斤的都嫌轻。

木棉收拾好客厅,进厨房做饭了,留她大姐一个人在客厅,当女儿养,疼了十多年的小囡囡,突然要离家这么远,归期不定,搁谁都受不了,她大姐还算理智的,没当着所有人露出难受。

这时的许安安正跟着三哥漫步从学校走回家,路边种满梧桐树,马路上全是自行车和慢悠悠的行人,偶尔还能见到非常老式的公交车慢慢从自行车群里挤出来,道路两旁全是颇具欧洲风情的旧式公寓楼,与行人、自行车、电车、公交车组成70年代的上海,老旧又精致,让许安安看得眼花缭乱,非常满足的跟着三哥拐进小街,往家里走去。

许安安今天跟她三哥去学校领毕业证书,等明天,许三哥就要正式进市文化局里当个办事员了,呆个一年家里会在安排他申请编制。许安安她还好是五天后的火车去东北,还能在家养几天,这场病还挺伤元气,出院回家养了6天,今天出门去学校,才走四里路就满头大汗,气喘如牛。在多养几天,等到东北后就按以前的习惯把身体练回来,许安安心想,这次就不要求多强了,能打得过三个人普通人就好。

这次出门除了来学校领毕业证书,更重要的是来拿知青证明的,五天后她可以直接去火车站集合,不用再专门跑一趟学校。

许家的房子在淮海路附近,前面就是中山医院,当初为了买这栋楼,家底都掏光了,那时许外公还没过世,贴补女儿女婿新房装修,许安安现在睡的红木单人床就是当初外公选的。

人老成精,他老

人家还专门嘱咐过女婿,修房子只翻修里边,一楼都不许好好收拾,二楼三楼才是花了大力气的,第四层的半层专门做了处理,墙壁修了双层,用来藏东西,这些举措让许家在这个年代过得很好。一点都没被找事。

“安安,拿到毕业证书,我明天就去文化局当办事员了,等发了工资,每个月给你攒15块零花钱,到时候让大姐给你一起寄过去,该花钱的地方就花钱,不够用就拍电报回来,我们给你打钱。”许平平酝酿很久的话终于说了出来,他这次能进文化局全靠沈姨帮忙运作,暂时不会有编制,工资只有编制工的三分之二,吃住都在家里,花不到什么钱,留一半给安安,剩下一半攒起来等明年在试试看转编制的事。

许安安摇摇头,“平平,如果你现在已经有编制了,那我要这钱要得心安理得,可你没有,还要找人帮忙,大姐的性子咱们都是知道的,家里帮忙只出力不出钱,钱不够可以先垫着,但不能不给家里,你的钱留着还有用!咱们还没分家呢。”

许安安看着小哥苦恼的样子,不由安慰道:“平平,你安心,大姐说她会给我带够钱的,不用怕我没钱用。再说啦,大姐都把我衣服鞋袜全部准备好了,去那边只要负责自己吃喝,大姐还会每隔一个月给我寄补贴,厂里发什么票就给我买什么寄过去,不会缺这个的。”

对于许安安来说,大半个空间里全是各种衣食住行的物资,连太阳能充电器、电动自行车她都有,还专门买山地车改装的加大毫安电池,只为了逃命方便,她根本不缺物资,只是有些东西超出时代太多,不能拿出来用而已。

许平平叹口气,无奈的点头,算是同意了小妹的拒绝,不过心里还是默默下定决心,到时候直接给安安汇款过去,她不收也得收。

“好啦,平平你别担心,我这还没去呢,你们就苦着脸,说不定那边很好呢~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不过我可以给你保证,绝对好好爱护自己,好不啦?”

“行吧,安安你在那有什么不好的、不开心的一定要跟家里说,别一个人硬抗。”

“嗯,我会的!”

来这里这么多天,许安安感受最大的就是原身

家人对她的爱、关心。不是说给别人好听,是做出来的一点一滴,让许安安下意识的将自己融入许家,稍稍有些小习惯不用,许大姐他们也只觉得是小妹从鬼门关走了一遭,难免有些改变。

当年许父大学毕业就结婚,没多久就先后生了老大跟老二,为了小孩有地方住,两人就在淮海路买了块50平大的三层半的小公寓楼,买房把积攒多年的工资用光了,后来又是三年饥荒,许父老家只剩下一直接济他的堂祖一家,为了帮他们许父每月工资都换成粮食寄给他们,只剩许母工资留下来养家。

63年,饥荒过了,家里也攒了点家底,结果许母她唯一的父亲,王建党同志发现肺癌晚期,老人家一生教书育人,又见不得学生、朋友受苦受穷,工资扣掉吃喝、买书,全给送出去了,家里除了一书房的古籍珍藏,钱财真没留多少,还好看病、吃住全是国家养,为了给老人家治病,许母还专门托大学好友从国外买药,也没留住老父亲。这一场意外让许家没了至亲也没了积蓄。

65年,家里缓了过来,许父许母就趁结婚纪念日时撇下四个小孩外出过纪念日,结果在电影院遇到敌特活动,许父许母壮烈牺牲,换得了一电影院人的存活。

这次事件是许父许母给四个小孩留下的最后一道保险。

两人出事时,许家老大许如意正读大一,为了兄弟姐妹们的生计,毅然决定休学,顶了许母在纺织厂的编制,调职进的工会。

老二许吉祥在66年高中最后一学期的倒春寒天里选择入伍当兵,在军人家庭的光环下各种政治运动都跟许家都无关,就是靠的他在军队里拼命。

老三许平平跟老四许安安,龙凤胎,多灾多难,老三出生时三斤多些,老四比老三多一点,刚刚满五斤,为此外公发话,也是为了养活两小将平安一词拆给两个人用,两个小的名字就跟哥姐不一样了。

许平平是男孩,生的文静瘦弱,比女孩更像女孩;许安安是女孩,从小就调皮捣蛋,皮得不行,而且还继承了外祖母的力大无穷,从她会走开始家里碗啊、盘子啊,这些东西不知打坏多少,后来没法子了,全给她使木头做的。为了她,全家人跟着用了三年木头碗筷水杯水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