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开局大明就登基 > 第45章 唯有先使民富方才能国强(第1页)

第45章 唯有先使民富方才能国强(第1页)

第45章唯有先使民富,方才能国强!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赵光义不断受挫,他不再想着收回故土,只想要稳住宋朝当下的局面,巩固自己的位置。】

【淳化四年,赵光义曾与宰相说过:“治国在于修德。”】

【而这句话也成为宋朝后世整体统治的一个风格,但是修德虽然有用,可能够让天下太平吗?能够让国强民安吗?能够让外族蛮夷不来侵犯吗?】

【无数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当年楚王对随国国君的质疑:为什么要发动战争的回答是什么?“我蛮夷也”】

——

秦朝。

嬴政看着神迹中提及的诸侯国的战争,心中也是感慨万分。

当时可还没有礼乐崩坏,诸侯国还是讲一个师出有名、正义之战的。

楚王当时的话可谓是惊世骇俗,可后来又有谁会去评判他呢?

还守着之前那套规矩的国家,现在早已不见了影子,而有眼光有长远眼光的人,纷纷加入了这条行列,奋发变强。

看似守住了仁义礼德,实则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畏惧改变,结果必然灭亡。

——

汉朝,初年。

刘邦也念着楚王的这句名言,不由得想起了曾经的自己:我一介布衣,要的就是打破他们原有的规矩,塑造我汉家的天下!——

辽朝。

承天太后反倒笑了起来:“就连南方的诸侯国也自称“我蛮夷”,我北方又怎能被冠以蛮夷的称号!我们才是真正的中原正统!”

【那么赵光义也在外事上吃了大亏,遭遇打击,转为专注内政,可他的内政治理好了吗,显然也没有。】

【淳化四年,川蜀之地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赵光义的修德养性、以德治国、太平天下的口号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这场农民起义也并非第一例,早已有之。】

【在淳化四年初,因为旱灾。江淮两地以及陕西等地就爆发了小规模的动乱。】

【农民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而在川蜀这种问题尤为重要。】

——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似乎想起了什么,当年他派兵去攻打后蜀,就曾闹出过不小的乱子。

当时的主将王全斌治军不严,贪财不已,最后导致了无数农民兵起义,后来更是与宋朝。彻底对立,没有了招安的可能。

而王全斌将所有叛军全部诛杀,最后搞得人怨沸腾。

本以为此次过后将彻底平乱,没想到赵光义后面居然还有起义,而神迹的意思显然很清楚,这是多年的矛盾,也就是说他也有很大的责任。

赵德昭对于后蜀叛乱也有一定了解:“父皇,并非您对后蜀有所偏见,只是当时王全斌留下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治理后蜀地的人也阴奉阳违,盘剥百姓。”

——

宋朝,淳化四年。

赵匡光义当即出了一身冷汗,淳化四年不就是今年吗?

蜀地要起义了!

还是大规模起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