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三甲医院当医生条件 > 第57章 医疗的局限性(第1页)

第57章 医疗的局限性(第1页)

“你这些歪理都是哪听来的啊,欺骗患者还能被你说出一番道理来。”刘婧笑着问道。

“歪理吗?就算是歪理吧,不管你说它是歪理也好,门诊技巧也罢,但是不可否认它在现实工作中有实际指导意义吧。”陈海回答说。

“你说医生要对自己的诊断有自信,难道你就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诊断吗?你就不怕出现漏诊误诊之类的事故吗?”刘婧问陈海。

“当然有啊,我又不是神,现实问诊又不是学生考试,一定会有标准答案。再说了先且不说临床中罕见病的诊断难度有多大,诊断延迟时间有多长。即便是一些常见病的罕见表现就足够让人摸不着头脑了。”陈海睁着自己那双无辜的大眼睛,一脸真诚地对刘婧说。

“那你这话不是自相矛盾了吗,诊断存疑的情况下出于医学的严谨和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我们难道不应该对病情持保留意见跟病人说明可能存在的情况吗?”刘婧不解地说道

陈海笑着说:“你希望我们跟病人说明什么情况?难不成你要跟患者说你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是心衰,百分之三十五的可能是心梗,百分之十五的可能是目前还未发现的疾病吗?你要是真的这么说,我估计你能把患者吓死。”

“患者来看医生就是奔着确诊和治疗的目的来的,在门诊的时候最怕碰到扭扭捏捏,给不出确切诊断的医生了。虽然从医学的严谨性来说这样的医生做的更正确,可患者可不是这么想的。他会觉得一个医生连我是什么病都说不出来,我凭什么相信你能把我治好。因此在门诊中我们还是要遵循一元论的原则,哪怕你不能百分百断定患者的情况,你也要优先考虑最常见的,可能性最大的那个疾病。一百个人里面,九十九个人是A病,一个人是B病。即便这个患者最终确认是B病,我也不可能在他一上门诊我就优先考虑他是B病。一味地跟患者谈可能性,会有损医患信任的。病人需要的是你明确地告诉他他得的是是什么疾病,然后给他想要的治疗方案,当然也有概率出现诊断的偏误,但这确实已经是临床上最有效率的操作方法了。”

“可是如果你后面发现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情况和你刚开始认定的病症不符,你要怎么办?”刘婧追问道。

陈海思考了一会儿后说:“我如果对自己的初步诊断存疑的情况下我会继续做鉴别诊断,比如我开始认定他是一个病毒性心肌炎,我按照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给患者治疗没有明显好转,这个时候我就会重新审视他的主诉,检查和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改变,然后再判断病人是不是有其他问题导致了这一系列症状。如果还不能诊断,说明这个病人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我能处理的范围,这个时候我会选择求助上级大夫或者建议患者转诊到其他医院治疗。”

刘婧思考了低头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上面说的那些我基本都能理解,但是我认为在优先诊断后,排除优先诊断,再重新诊断的这个病人的疾病的过程中同时也消耗了病人的最佳接诊时间和患者的钱,这对患者来说好像不是很公平。”

陈海无奈地摇了摇头说:“我只能说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效率,经济,方便这三者几乎构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几乎没有什么事儿是既便宜,又快捷,而且还方便的。说实话我认为我国的医疗体制相比起国外已经是尽可能地兼顾这三者了。而且我认为你说的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医疗体制的问题,我觉得更可以说是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高层次医生,每个医生能够配备足够的医疗器材,我们能分配给每个病人的时间就会更多,能给病人做的检查也会更详细。但是不行,我们没有办法这么做。”

“现阶段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医疗资源就是有限的,很少有病人一生病就能接触到头部的医疗资源,很多小地方医院的医生甚至对不常见的疾病都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更不要说诊断了。一个罕见病从最开始的初步怀疑到最后的确诊可能会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长到甚至病情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目前全民医疗覆盖的也只是常见的疾病。如果真的有病人得了一个罕见病,或者是常见病的罕见表现,从症状出现到确诊就是会经历很长时间。像我们那儿的小县城,刚开始就诊都是在附近的小诊所,诊所医治没有效果后才会到当地的乡镇医院,当地乡镇医院治不好再到市里的医院,如果还不行才会考虑转诊到京华这样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就诊。这一套流程下来可能都要过个小两年了。两年的时间,你想想病情可能出现多少改变,原本那些不典型的症状可能也会进一步显现出来,这个时候确诊难度就和两年前症状轻微的时候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了。”

刘婧沉思了好一会儿,她也知道陈海说的都是血淋淋的现实,但是她就是很难迈出心里这道坎儿。对她来说,学医这么多年为的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可一到实际临床工作中,她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无力,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改变什么,这样的失落是在所难免的。可是她仍然不愿意妥协,对她来说每一个病人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她不愿意把每一个病人换算成一个流行病学上一个个冰冷的数据。如果可以,她还是希望能够对每一个病人都做到尽善尽美。

所以,她还是鼓起了勇气对陈海说道:“我同意你说的现实因素,也理解医疗制度对现实的妥协,但我还是坚持我自己的理想,或许在你看来有点天真,但我依旧选择坚持为每一个病人提供我所能提供的最好医疗服务,或许将来我也会因为现实妥协,但是至少,不是现在。”

看着刘婧一脸坚毅的眼神,陈海微笑着说:“那我们一起加油吧,希望你能证明我是错的。”

喜欢我在三甲医院当神医()我在三甲医院当神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