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清穿 庶妃 > 第66章 三更合一(第1页)

第66章 三更合一(第1页)

顾凝宸这个建议,康熙回头跟内阁大臣商议的时候也提了。

大臣们纷纷赞同,还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既维护了朝廷的体面,还给灾民送去温暖,捐钱的乡绅们又得了刻在石碑上的体面,简直是一石三鸟了。

听闻又是定贵妃的主意,索额图都麻木了。

不过这个法子是真的好,如果朝廷直接跟这些人要钱来帮补一二,那就太掉价了。

但是石碑刻字这个光荣的事拿出来,既体面,又不必朝廷多说什么,多的是一窝蜂来的人。

谁家没几个拐着弯的远房亲戚,大臣们一时心里都盘算了起来,是不是该稍微提前通风报信一下?

顾凝宸知道后就好奇道:“皇上既是知道大人们会去给自家亲朋好友通风报信,不打算阻拦一二,以示公平?”

康熙握着她的手,让人坐在自己的身边,慢慢解释道:“你想想,这件事要直接公布天下,那一下子来的人就太多了。不知情的还以为朝廷在大肆敛财,有心人一宣扬,这好事就变成坏事了。”

她一听,顿时明白了。

这事不好明面上直接到处说,不然确实让人心里犯嘀咕,这朝廷究竟差多少钱,他们这是得去捐一点还是把家产全捐了才行?

别是捐一点不满意,回头吃挂落,他们就是送钱找罪受了。

但是大臣这些亲朋好友,以前自然得过这些大臣的小道消息,深信不疑,相信必然是好事,当然直接就带着钱来了。

而且他们也有其他亲朋戚友,这都不需要朝廷多宣传,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这些人的数目不多,钱财却不少,最不缺这个,就缺名声,简直是目标客户了。

完全不需要多筛选,精准就找到这个目标客户出来,顾凝宸看着康熙,也想知道他这脑瓜子究竟怎么做的,怎么那么厉害?

见她盯着自己,康熙就笑着问道:“怎么这样看朕,如此有什么不对吗?”

顾凝宸就摇头道:“不是不对,而是太对了。这样一来,灾民重建宅子的钱想必很快就够了。”

毕竟石碑上只写了名字,又是按照先后顺序排。

这样一来还有个好处,就是彼此之间大部分是不知道对方究竟捐了多少钱。

要是按照捐款数目排序,那么上下之间的人如果不认识,打听一下也能知道。

但是打乱了顺序,上边的人可能就是先了一步,未必比自己捐的多。

他们要去打听,得知上边或者上上边的人捐的比自己少很多,估计就要郁闷了。

还不如不打听,按照顺序来,毕竟后边的人也可能捐的比自己多,却在后头呢!

又因为打乱,没写数目,这些人哪怕彼此稍微打听,也不可能估算最后朝廷得到的捐款总数究竟多少。

只要户部不泄露消息,除了康熙就没多少人知晓,也避免有心人得知这个数目十分庞大而开始指指点点。

捐款多了少了没人知道,这时候朝廷也不会讲究账目透明这种事。

当然,这所谓透明是不对外公开,却不等于真的完全不透明让人胡来。

钱到手了,必然要落在实处,确确实实用在灾民身上,而不是被官员们中饱私囊,挥霍掉了。

就跟康熙预测的那样,来的人不算少,却也不多,捐的钱款彼此之间都不大清楚。

一个个到顺天府那边登记,把名字和户籍都写上了,免得跟别人重名了,地方又含糊,名声落在别人头上,那就白捐了。

前面一人登记名字和户籍,后边一人收钱,点算后登记在册。

一人一页,后边的人想看前面的,也不可能偷看得了。

院子还是前面一人进,人却是从后边另外一个门出去,然后另外一个人才进去,可以说是秘密守得严严实实,前后人根本碰不上面,也就不可能互相打听了。

捐钱的人也乖觉,明白这时候带金子银子太不方便,直接就换成银票送来。

捐的银钱点算后就转到户部那边再核算一遍,没问题后,王谈就把总的账目送到康熙手里。

康熙看后微微颔首,吩咐工匠按照捐钱的顺序把人刻上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