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门阀之上讲的什么故事 > 第34章(第1页)

第34章(第1页)

周围的南人与北人之中,此时不乏有讥笑之声。

此时元澈已经入殿,对方才的一桩嘴上官司只做不查,坐定后环顾一视。经过昨日宫变,众人皆对这位太子的手段有了了解,为强者尊,为强者讳

,一个个俯首默然,屏气凝神。

大殿中,北人站在前,南人在后,尊卑分明。周恢按例宣班后,元澈轻轻一笑道:“如今南北归一,如此列队岂非厚此薄彼,令新臣寒心。依孤的意思,新人旧人东西分列即可。今日与诸位既要谈军务,亦要谈民政,南北人望俱列左右,才是新气象。”

众人先相顾而视,北人王安性情一向随和无争,听闻此语率先退至东侧,为后面的南人让出了空位。剩余魏国诸将,包括苏瀛等,或有不解,或有忿忿,但见王氏子弟之举,也都退让开来。

此时南人倒有些犹豫,虞衡见此情景,暗笑其不懂实务,虚慕清名,于是昂首阔步,率先列入西侧。其余南人虽然也走向西列,但并不跟随其后,而是远远拉开了一些距离。

元澈也不强求,只点头笑道:“这样便好多了。”

接下来的谈话,多以太子与北人交流为主。时下蒋、周二将及其亲信班底皆在吴宫,两人麾下军队驻扎于建邺城外,无元澈命令,不得入城。虽然强行突入也不是不可以,但自家人质如今被扣,到底不太好撕破脸。于是便有人往台城传递消息,让这些台城中人与太子相言一二,探探口风,缓和局势。

以清河崔氏崔道成为首,早早有所准备,在太子快要结束问话的时候,试探道:“殿下,其实军务方面,吾宗子弟崔惟仁颇为熟悉,不知宫中是否方便让他出面相助一二。”

元澈佯装颇感兴趣道:“崔氏高贤,素为蒋将军重信,只是不知是否愿意为孤驱使?”

崔道成道:“士族侍奉天家乃是本职,殿下言重了。”

元澈道:“史书前有燕昭王千金买骨,后有昭烈帝三顾茅庐,可知出仕与否全凭本心。孤与蒋将军同行数月,共事多次,仍未听闻其名,只怕无此福分。不知道成是否愿意入宫引荐,也好一叙手足之情?”

“这……”崔道成一时语噎,已经赔进去一个崔氏子弟,他若再进去则无人与族中通风报信。蒋弘济举事,他也只是有所耳闻,但崔家是否要介入,还要看最终建邺的局势。但崔惟仁入侍蒋弘济已是为近臣,此番只怕不能轻易脱出。

元澈见崔道成此状,面带微笑道:“既如此,那便从长计议吧。”

此时,元澈开始询问吴国旧臣建邺城附近几处粮仓状况。其实建邺城内以及石头城内的粮仓早已清算完毕,而周围郡县粮仓位置以及规模也有所上报。但吴国地缘政治深远,即便是郡县所管辖的粮仓,也大多涉及本土利益。他今日过问,是要碰一碰这些江东豪首的底线,看看到底能够激起多大的反应。

虞衡早就有心在新主面前表现一番,一经问起便如口璨莲花一般,不仅细数各地仓廪状况,更将吴地本土风物,地理水纹,甚至海货海盐的周转一并讲出。

元澈不时微笑点头,待最后虞衡讲完,方赞道:“虞公雅言如林下清风,巾冠尘垢尽可清矣。”

一众南人见魏国太子竟对虞衡如此抬举,所有风头皆由他一人独揽,不仅各自狠看,咬牙切齿。

只听元澈话锋一转道:“吴地丰饶,会稽可谓三吴粮仓。如今大军给养皆仰赖石门水路,所耗颇多。既如此,那便请虞使君统筹会稽粮草之事,送输建邺。此外还有户籍之事……”

元澈一语未竞,只见南人各族领袖已经开始相顾而视,面色隐忧。而北人为首的王安不知为何,忽然晕倒在地,抽搐了几下。崔道成连忙过去搀扶,一边呼道:“定远,定远!”

周恢看了看元澈,元澈轻咳了一声道:“看孤干嘛,孤又不会治病,还不去传医官!”

待王安被扶到边上,元澈方道:“方才说到了户籍之事,依孤的意思,虞使君既然已担了会稽粮草的重任,何不将此地人口一并清查?”

虞衡此时已经汗如雨下。其实对于上交粮食,以江东豪族的实力是可以承担的,但若彻查人口,无异于断其根脉。前朝受胡马南下之苦,过江南渡,这些江东豪门趁机吸纳北方流民,收为荫户。荫户只向庇护他们的主人纳租服役,不向国家纳赋服役。因此豪族才能掌握巨大的人力,经营庄园坞堡,建立私兵部曲,最终可与朝廷抗衡。

如今太子将手伸到了人口上,这大大触动了江东整体的利益。而太子将这个得罪整个江东的位置,交到了自己的手上!若如此,自己死无葬身之地,他太子又能全身而退么?

元澈见一潭湖水已被激起涟漪,笑了笑:“会稽郡县颇多,依孤看,倒也不必全部清查。此中有前吴皇室的祖产,亦有各个郡主、皇室宗亲的封地。孤听闻陆家有女来年便要嫁入沈家?准备的如何了”元澈看向沈澄誉,一副闲谈的口吻,忽然说起了家务事。

沈澄誉心中一动,向前一步道:“回殿下,正是犬子。如今拙荆已前往乌程等地筹备了。”

“哦……”元澈点了点头,“既如此那也不宜大动了,只怕要失了人和。”

此时各家心中都已经有了底,这里不动,那里不动,算来算去也只有虞衡的余姚和上虞县了。几个族长心中不禁窃喜,若非虞衡反叛,陆衍不会战死。看来多行不义要遭报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