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白衣侦探 免费阅读 > 穿在身上的电脑(第1页)

穿在身上的电脑(第1页)

巴黎时装向来领导世界潮流。然而,2003年6月5日,日本展示的一款新装,却是找遍巴黎时装所没有的。

新装的设计者是多家电子公司和科研机构。这款新装之新,在于上衣:袖口装着一只袖珍显示器,而电脑则安装在上衣里。这件上衣,被称为“穿在身上的电脑”。

电脑日益微型化,日益轻、薄、短、小,从最初的占地1677平方米、重达30吨,到如今的可以安放在书桌上的台式机,到可以放进书包的笔记本电脑,到可以放进衣袋的掌上电脑。

试制“穿在身上的电脑”,是为了适应特殊的需要。比如,在飞机狭小的机舱里检查故障的技术人员必须用双手工作,却可以从袖口的电脑屏幕上查阅各种资料和部件结构图——只需要用嘴巴发出命令,电脑的语音设备就能把话音转换为电脑指令。这样,技术人员就可以腾出双手,排除故障。

当然,像飞机修理技术人员那样工作环境窄小、需要电脑又需要腾出双手的人很多,“穿在身上的电脑”刚一问世,就有了很多订单。外科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需要从袖口的电脑显示屏上观看病人的病历、手术图谱。登山运动员虽然工作环境宽广,但是需要一边攀登,一边从袖口的电脑显示屏上知道攀登的路线以及已经攀登的高度。当然,在中途休息的时候,更需要从袖口的电脑显示屏上观看新闻节目或者娱乐节目。当然,趁休息的时候收发“e-ail”,可以使身处深山的登山运动员与亲友们有紧密的联络。

美国ib公司也很快制成了“穿在身上的电脑”,而且在电视里大做广告:一个正在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喂鸽子的年轻的企业家,一边观看袖口屏幕上的股票曲线,一边不时对远在纽约家中的经纪人喊出“买入”和“卖出”命令。播音员用充满柔情的语调说道:“声控穿在身上的电脑……是最新的……但不是遥不可及的。”

这则形象生动的广告,使ib的“穿在身上的电脑”家喻户晓。

其实,那“穿在身上的电脑”的衣服是双层的。电脑的部件以及可折叠的电子线路分散在衣服的夹层之中。此外,薄膜式电池能够把人的体温转换为电能,供应电脑。

也有的“穿在身上的电脑”,做成马夹式,以适合春天、秋天使用。

还有的“穿在身上的电脑”,把电脑的主要部件安装在腰带上,用纤细的导线与套在手腕上的显示屏相连。这样,“穿在身上的电脑”在夏天也能“穿在身上”。

美国的防暴警察、特种部队已经开始用“穿在身上的电脑”武装起来。他们在执行特殊任务时,既可以用双手握枪,义可以随时从袖口的显示屏上获取指挥部发出的罪犯图像、档案以及行动路线。

目前,“穿在身上的电脑”的价格为五千至一万美元。

随着价格的下降,普通百姓也能享用“穿在身上的电脑”,就像带着“随身听”、“p3”一样,不论在何处都能使用这“穿在身上的电脑”。到了那时,“穿在身上的电脑”将成为最流行的“时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