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诸天罐子商人赵峰 > 第二十二章 浮出水面的真相(第1页)

第二十二章 浮出水面的真相(第1页)

将青色小瓷瓶放入怀中,黄裳离开客房。在玄难的带领下,前去少林寺的禾谷台上,只见玄澄正盘坐在禾谷台上,为众僧人解惑。

他眉目狭长,如锋芒毕露。未随着年岁增长,佛法高深而消减。他面上的神色,似乎全由一双眼睛,一个眉毛而出。若一把锋利的刀刃。

而此人穿着寻常武袍,一身彪悍气质。浑然不似少林寺高僧。他声音洪亮,有穿透力。此时正盘坐在禾谷台中央,闭上双眼。为众僧人解惑。

众僧人如痴如醉。对于玄澄的高深理解,非常钦佩。

只听玄澄讲述《心经》内容,将其余武学境界相对应。竟然说出个所以然来。

“……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将这一段的原意与武学相对照,玄澄竟然从中悟出武学原理,讲解给众人听。众僧人听罢,无不叹服。就连在下方与黄裳一同听闻讲道的玄难也不由地啧啧称奇。

“玄澄师兄武学修为真乃高深。心经明明无一处讲武学,而玄澄师兄竟然能推而广之,将其贯穿入武学境界中,当真是无一处不是武学。”

黄裳道:“的确如此,这种佛理,令人耳目一新。”

两人谈话之际,黄裳暗中观察玄澄。

就在黄裳观察玄澄时,玄澄似是心有感应,竟然睁开眼睛,看了一眼黄裳。

两人目光相碰,火光四溅。

玄澄旋即闭上双眼,黄裳垂下脑袋,若有所思。

他身上,不知是因为佛法高深还是何等原因,如光明绝顶。身上甚至连一丝阴暗都未曾沾上。这是功法的功劳。人的气质与功法有关,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视其双目,黄裳却觉得他的眼神过于驳杂。千丝万缕,完全没有玄慈那般透彻空明。

永远不要怀疑你的感觉。尤其是从眼神中领悟的直觉。

就在此刻,两人本来站在人群中观摩玄澄讲道。玄难站在一旁陪同黄裳。只听玄难突然问道:“黄施主今天是否要下山。倘若不下山。我便为施主准备客房。少林寺今日还有诸多事物需要议诀,贫僧怕日子晚了,便对施主招待不周。”

黄裳心头一动,本来他并不打算在少林寺留宿。然而方才玄澄看他的眼神让他有一种必须留下的直觉。

玄澄重出江湖的时间太过巧妙。黄裳怎么也不相信,他就是刚刚悟透佛法而重出江湖的。

不要相信巧合。

黄裳道:“只怕今日又要在贵派叨扰一番。上次吾观贵派经文,喜不自胜。萧远山身死人手,黄生只觉浑身轻松,故希望能在贵派暂住一天,让小生观摩典籍,仔细挑选一番。下回好来临摹。”

只听玄难轻笑:“黄施主有心了。也罢,我这就命人为黄施主准备房间。”

“有劳玄难大师了。”

黄裳道。

两人谈论之间,只见在上方的玄澄眼睛睁开一道狭缝,精光一射。偷看黄裳与玄难的对话,黄裳转过头来,却是什么看到玄澄正在闭目养神。

待到小沙弥领黄裳到他的新房间。黄裳便入了房间歇息。他晚上还有计划。

时间一晃而过,日月流转,从鸣鸡报晓到夕阳西下,不过十二个小时时间。夜里的少林寺,除了风鸣、鸟鸣、落叶鸣声,以及夜里不断鸣叫的昆虫。

让人唤醒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这里本就位于山野。自然更贴近自然,而远离车马人境。

正所谓“人境不教车马近,醉乡莫放笙歌歇”,如此简单宁静的生活,让黄裳找回了一丝自然的真味。

然而他绝不是留在少林寺享受生活的。他是来寻找真相的。

吃完晚饭,又过了一个时辰。这一个时辰内,他饱读经书。阅览了不少佛教经文。玄难听到他喜欢佛教经文。便送了不少到他的房间里。

待黄裳合上经文。来到窗边。见万籁俱寂,诵经声消歇。少林寺的灯火逐渐熄灭。心知此时便是最佳时机。

他中午就打听到了玄澄昔日隐居的地方,玄澄重新出世后,他的房间就被换了一个。当初隐居的地方距离少林寺不近,为了方便起见,他便住回少林寺内。

然而黄裳却打定主意要查一查玄澄是否真的是悟透玄机,重新出世。倘若是,只能说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