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天下足球 > 朝会上(第1页)

朝会上(第1页)

大周朝会,三日一小朝,十五日一大朝。小朝只召集阁臣与六部尚书侍郎,并一些重要将领。而大朝则是百官觐见,比如言昭就是要参加大朝的。

这十五日也并非定死的时间,皇帝有需求也可另外召开大朝,只不过,如今皇帝年纪小,要召开也是沈沁召开,轮不到皇帝。

沈沁和言昭憋着坏,就在商议什么时候召开大朝最好,如果顺其自然难免给了国师准备的时间,如今上一次大朝会才过去三日,还有十二日时间。两个人决定打乱顺序,突然召开大朝会,打国师一个措手不及。

说起国师,言昭其实没有正式见过他,她官阶不算高,大朝的时候远远站着,哪里能看见国师这样的重臣。

除了这件事之外,沈沁也不可能让李锦空着手就去冲锋,她特意整理了一下李锦这些年的功绩,写成了功绩簿。又或者,准确的说是述功自荐表。沈沁不是没有想过和国师交换一波手里的钉子,换国师让步。

但言昭觉得如果连这件事都需要沈沁退让,国师往后只会变本加厉继续侵占公主府的势力。不如把述功自荐表充实之后,国公府也会推波助澜。

此外,言昭还建议与其让步,不如进攻,趁此机会,让李锦直接检举国师一派的官吏贪腐,把群臣视线转移,同时也让国师自顾不暇。

沈沁觉得此计确实不错,按理来说,她绝不可能连这个也想不到,轻叹口气,微抚胸口,父皇,或者说太宗皇帝对自己的影响还是太大了。

是恐惧么?

或许是吧,但无论如何,哪怕自己想不到,做不到,只要有一个人提出,有一个人告诉自己怎样做。然后做下去就好了,与其空耗岁月去想那个死去的皇帝的命令,苛责自己的灵魂,不如就此放手一搏。

沈沁当即就把这些年搜集的情报拿出来,确定了三个目标,分别是宁安郡郡守,崇安郡刺史,工部侍郎。李锦和言昭开始查看这些人的事迹,就职位大小和影响力来决定,最终选择了工部侍郎严仕武。

言昭看着宁安郡郡守,崇安郡刺史深觉可惜,这俩也是毒瘤,可惜为了后续突发的资源置换,不得不留在手里。她深知自己此思想不好,可又替那些还在被荼毒的百姓伤心。

沈沁拍拍她,这是安慰,也是无可奈何。在她刚执掌权柄的时候,她也试过针对所有毒瘤行动,可是不行的。毒瘤们会抱团,会官官相护,一旦干系一个,便是一群。若是强行要挖出来,不说在事情过程中自己人马的折损,就说事后国师党的激烈反扑也够自己喝一壶了。

有时候,她想好好处理一下这个天下,却又觉得,自己并不名正言顺,这是沈启的天下,她做好人的下场只会是百官攀咬。于是后来就走到了这种长久相持,相安无事的阶段。

言昭也没有失望,她看着沈沁笑了笑,“有一天,我们会重新处理好的。”她的唇语如是说。

严仕武此人就像一个标准的反派一样,无非就是贪墨。朝廷修筑的土木款项有三成进了严仕武的腰包,同时,他还是吏部那个要乞骸骨的左侍郎的远房亲戚。自从严仕武进了朝堂,他就始终和左侍郎保持密切联系,严仕武借工部之利捞金,之后送给左侍郎。而左侍郎又借吏部之利在官员政绩稽查里对严仕武大开方便之门。

这两人,若说巨贪也说不上,不过是些小打小闹。可即使就是这样的小打小闹,其中也不会少了侵占民田,逼良为佃的行径。这样的人拿来扳倒国师党不够,但敲打一下也不见得轻松。

沈沁一边让人收集严仕武的罪名,一边又吩咐言昭同李锦好好商量朝会时的说辞。言昭知晓此事事关重大,还特意准备了多种预案,同时与李锦多次彩排。

六日后,沈沁召开了大朝会。

国师党有准备但不多,早在知悉折子内容的时候,国师就派人打过招呼,让人誊抄了一份沈沁的折子给自己。收到这封折子之后,国师也清楚这必然是沈沁设的一个局,但自己也不会不去钻这个局。

毕竟放过今天这一马,明天沈沁就敢满朝女子。他深知女子会怎么向着沈沁,正如他深知男子会怎么护着自己。

大朝会召开,沈启坐在龙椅上,他表情不耐,圆滚滚的身体在龙椅上团着。

这时候,皇帝和一些官吏还不清楚,今天的朝会将会发生什么。但哪怕不晓得,看看长公主凝重的神色,驸马绷着的脸庞,还有国师略显嘲讽的笑容。也知道,这次突然而来的大朝会不是简单的一次朝会。

只盼风雨不要席卷我等人才是,一些官吏如此想着。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随着皇帝摆摆手,总管太监扯起嗓子吩咐了一句。

沈沁眼观鼻鼻观心岿然不动,言昭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她们打好商量,若国师不发作,此事揭过便立刻指派下一个女官,毕竟材料不能白准备,彩排也不能就此浪费。

然而国师不发作的概率为0。

“臣有事启奏。”国师一步出列。言昭远远看着那个一身白的男人,这些日子,他的画像生平,言昭了然于胸。

国师,名唤阮甫,但多称他为丹阳子。此人是崇安郡出身,少嗜道,与太祖皇帝崇道思想不谋而合,两人相见恨晚。那时候丹阳子年仅六岁,他是崇安苏观的童子,潜心学问,其实只为一发冲天。总而言之,丹阳子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三岁启蒙,五岁便能作文,六岁更是被观主视为未来的接班人。只是,他志不在此。

太祖起兵,自邺城南下,途经崇安郡,感江南战乱,特来苏观为苍生祈福。席间论道,太祖听得如痴如醉,殿外却闯进来一个小童子。

观主向来宝贝他这徒弟,却也忍不住怒喝不懂事的童子。太祖摆摆手,亲询他缘何来此,小童子抬头便道“听天下群雄并起,未能一观。今日小道独坐屋内,听得铁马兵戈,知有志天下者前来,特来一会。”

“何以知我志天下?”

“小道擅望气,见有五彩祥云,必天子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