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翻盘难度有点大 第501章 > 第100章 暴涨的粮食求订阅月票(第1页)

第100章 暴涨的粮食求订阅月票(第1页)

第100章暴涨的粮食(求订阅月票)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开原的征兵工作终于完成了。

这些天来开原知州张文柄和铁岭参将李三顺两人可谓是跑遍了开原、铁岭、沈阳、清河四路。

本以为征兵将会非常困难,毕竟同建虏连番血战,明军的伤亡非常大,这时候进入边军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却没想到出奇的顺利,不仅很快完成了九千多士兵招募,甚至还可以挑人。

这让李献忠觉得非常奇怪,这件事情太不正常了。

虽说自从3月的辽东大战之后,朝廷对辽东开始准时发饷,不再拖欠饷银。

可这么多人愿意参军肯定有其他原因。

最后发现飞涨的物价才是罪魁祸首,尤其是粮食。

万历时期大明的粮食价格其实并不高,在南方一两银子就可以买到2石大米。

整体来说北方粮价要高于南方,目前京师的大米在6钱银子一石。原本辽东地区的粟米大约是在6至7钱银子一石,虽然明显高于京师,但是勉强还能承受。

3月大战前辽东粮价就涨到了8钱,可如今居然涨到了1两银子1石。

要知道这可是粟米的价格,通常粟米要比大米便宜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这使得普通的百姓根本就无力承担这么高的粮价。

如果是正常年景他们还可以通过种地自给自足,可自从去年建虏袭破抚顺清河以来,大批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

开原铁岭两路还好,虽说战事激烈,但终究是将鞑子挡在了边墙之外。

可沈阳路下辖的抚顺,以及整个清河路就成了重灾区。

一些地区的百姓由于无力承担粮价,甚至还出现了主动投奔建虏的。

从军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但自己可以吃军粮,如今军饷也准时发放了,可以贴补家用。

这踊跃参军的背后,折射出了一个可怕的现实,辽东地区的物价开始暴涨,很快这里的经济就将崩溃。

作为一个后世常年混迹于论坛的“键盘侠”,李献忠知道这是张居正“一条鞭法”带来的后遗症。

虽然用白银代替实物大大提升了官府收税发饷的效率,但是一但出现物价暴涨,就会造成百姓手中的银两购买力下降。

相对于传统的实物税收,老百姓还要承担一个物价变动的风险,其实是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

当然“一条鞭法”只是一个助力,真正导致大明边关经济崩溃的是“开中法”的瓦解。

开中法是大明以盐茶为中介实行的一种制度。

开中法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

报中是盐商按照大明官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官府换取盐引。

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

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盐商们因为长途运输粮食的耗费巨大,曾在各边雇佣劳动力开垦田地。

生产粮食,就地入仓换取盐引,便于更多地获利。

因这种形式的屯田是由商人经营的,故又称商屯。

明初商屯东到辽东,北到宣大,西到甘肃,南到交址,各处都有,其兴盛对边防军粮储备以及开发边疆地区有一定作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