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刃上青成语 > 水榭歌台(第1页)

水榭歌台(第1页)

马车自金水池东门驶入,车辙滚滚依次行过彩棚幕次、酒食店舍,可见班列阛阓,商贾云集,兼有许多小商小贩沿街叫卖,颇为热闹。

金水池南侧设一楼,飞檐斗拱、砖石甃砌,自下而上逐次数去,高台平座,三重歇山,共七层,约有百丈余,此为“宝津楼”,乃数年以前圣天子为迎武安侯军得胜凯旋而建。如今闲置,便以此供达官显贵登楼望景所用。

楼分七层,自下而上如同朝臣品阶般划分为三六九等,越往上,代表身份越尊贵,颇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味。

此时马车停在楼前,谢寻微的贴身女史听风、听雨已然在此静候多时了。侍婢打帘,谢寻山先探身下车,再回身递手,扶了扶正在整理帷帽的谢寻微。

谢寻山替她拨了拨卷在帽沿白纱,又将几盒刚买的糕点递与听风,和声道:“阿菩,不要怕,就此沿阶直上六层,会有我的随侍墨竹相迎。”

他抬手顺着玉柳飘垂的方向一指,又道:“现下我要到东岸的“放箭亭”去参加射柳宴,大约一个时辰便可回来接你,届时阿福驾车送我们一同进宫。”

这几乎是谢寻微第一次来此民间繁华胜地,她踮踮脚,依着谢寻山所指的方向看去,那边有个骑射场,已然有不少贵族子弟已经牵缰策马、跃跃欲试。

她替谢寻山披上披风,系上丝带,笑道:“哥哥放心,我便在此等你,你且安心比赛,万不可输了我东朝颜面,一举夺魁才是。”

谢寻山一一应下,待见她在女史的伴随下登楼而上,谢寻山才翻身上马,抽缰而去。

谢寻微爬到六层时已是气喘吁吁,稍歇片刻便自墨竹手里接过茶壶,猛喝了两盏茶。一路上她都端着天家气贵,颈不曾弯、脊不曾折,咬牙不肯喊一句累。好在高处风景着实不赖,不枉此行。

她坐在一方红木禅椅上,自栏杆向外看去,与宝津楼临街相对的,是以虹桥相连、建构水中的临水殿。虹桥名为“骆驼桥”,双峰微拱,宽约十丈,长约百步余,红漆桥柱支撑桥身,横亘于两岸之间,宛若飞虹。而此殿傍水而建,中心一主殿曰“临水”,外侧五殿半环状围绕,曰“水心五殿”,地基支梁一概建在水中,为。上下三层琼楼皆以雕梁画栋挑空,四周缀以绫罗纱幔。为与晚间的游龙画船相呼应,朝南的二十二扇轩幌今日一应支起,窗棂一概系上五色软纱,软纱在和风的撺掇下,一次次撩拨水面,漾开一道道碧波。偶尔有三两小船涉江而过,诗中所云所谓“波底画桥天上动,岸边游客鉴中行”大抵便是如此了。

比轻纱拂水更拨人心弦的是殿内影影绰绰的一抹抹倩影。此殿乃本朝天家特建,原本为寿阳郡主夏日临水观荷所便,后来因一灯大师预言郡主不宜过多外出,天子便下令引活水入青宫内苑,植芙蕖千朵,以供赏玩。故而此殿便不再用于供郡主赏莲,无人修葺几多荒废不堪。

直至后来,乐坊司选址此处豢养官妓,当下的临水五殿便是姑娘们的住所,而中心主殿则用于名伶登楼,或一舞倾城、或曲动八方。坊间多有传言,据悉当朝贵妃张氏当年便是在此以鼓作台,跳了一支名动京城的“清商乐舞”,不出三日便被召入宫中承天恩雨露。不过近年来自从其册封贵妃后,关乎于此的传言便逐渐少了许多。

时下京城相对有名的青楼无不挤破头争抢来此地表演,落得此等境地的女子们大多命苦,不敢奢求太高,哪怕不能得天子垂青,博一博达官显贵们的青眼,届时脱身贱籍,充作一个高门深院里的侧室也好,至少可保余生衣食无忧了。

而从宝津楼向西望去,可见一艘游龙画船停靠在岸,谢寻微指了指远处,偏头问道:“听雨姐姐,晚上便是要在那儿游船吗?”

那船远观去,船身约有二三十丈长,头西尾东停靠在岸,远观去,两端窄而翘,双桅之间三层彩楼拔地而起,眼下午时日头正盛,给其歇山顶上的鳞鳞鱼瓦都涂上一层熠熠亮光。甲板上人来人往,穿草鞋布衫的是船工,负责搬运货物,而披护肩戴甲胄的则是皇城司亲从官,眼下应是在奉命巡查,以确保晚上活动的安全问题。

听雨跟着望了望河面,道:“没错,那便是游龙画船。今晚戌时一过,殿下便会同太子、太子妃殿下一起站在船头,顺着金水河行船出东门至城郊望江楼畔,沿途要经过三街十二坊,期间烟花不断、歌舞笙箫不断。”

她又指了指前街,道:“登岸后会由皇城司和禁卫军一路护送,祭祀仪仗要经过东西两市,以及百花巷、朱雀门,再沿金水池西门外侧的长街返回。”

言及于此,听雨压了压嗓音,轻声道:“届时殿下自望江楼登岸,便可乔装悄悄离去。而我和听风会以殿下晕船,身体不适,需要在画舫稍作休顿为由,帮殿下拖住一刻。此处据相国寺颇远,听眠怕殿下受累,特地在河畔的都亭驿给殿下备了一驾马车,蜜粽和五毒饼亦已提早置放于车内。殿下则需在祈福仪式结束之前,赶在太子殿下一行人之前返回东宫。殿下切记,诸事小心,且万不可过晚,时至亥时一刻前,殿下须得平安回来。”

谢寻微依言,在脑海中将流程细细推演了一遍,点头轻“嗯”了一声,又看了两眼大船,把头扭过去,望向金水河东岸。

“宝津楼”仅供有官职在身的朝中贵人及其子弟们使用,而东岸的“棂星门”则不限群体、不限身份。眼下射柳宴将要开始,东岸已肃清闲杂人等,而平头百姓想一睹风采者,则一概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棂星门,一时人头攒动。

一支穿云利箭自放箭亭射出,乃约定俗成的射柳宴之开始。说来“放箭亭”不过一普通凉亭,但因此亭曾得开国皇帝在此弯弓,射出江山改朝换代、王权更迭的第一箭,故而得名,实则近看并无半点特殊样式。

而东岸有平原百丈,植以百树百花,扩为皇家园林,供骑射狩猎一事所用。围绕“放箭亭”四周有序铺陈开来的是十二营帐,帐中皆为天家王侯子弟,根据帐帘图案和颜色便可以一一对应其身份,居中大帐比旁的要高出一些,帐帘以黄色为底,绘以蛟爪纹样,那便是天子嫡孙平川郡王谢寻山的营帐了。

而此刻箭矢已发,合该到帐前选马,可兵部尚书褚怀臣的儿子褚汶年,正厚着脸皮赖在谢寻山的营帐中。

此子今岁十九,尚未加冠。如今却已是京城上下数一数二的纨绔公子哥之一,其父在朝任职兵部尚书,官居正二品,他却对武官的那一套劳什子军械军令通通不感兴趣,他最爱的是城南天香阁的般若酒、卞三郎的咏怀诗以及逍遥阁小娘子们的杨柳细腰。至于刀枪剑戟则是一概不会,反观风花雪月之事倒是无一不通。

此人行事颇为孟浪,似是从不在意旁人品评。

听闻上个月他刚在逍遥阁一掷千金,却只是为了竞下花魁娘子手中的一串西域绿葡萄。事后有人问起时,他只是愉色罩面,朦胧醉意萦萦,满是餍足,玩味道:“凡夫俗子多狭隘,佳人口衔相送时,仰可闻兰息香润,俯可见酥云两团,天下百果,宁有匹之?”

他虽性格豪爽,但京城世家子弟却多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方面是此人过于洒脱豪放,常行旁人不敢行之事,令人羡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此人向来不屑于世家荫补那一套,偏巧又天生一副灵光脑袋,似有过目不忘之本领,《九经》《三史》几可倒背如流,曾于太初十八年春闱下场科考,一举即中,赐二甲进士出身,位十六名。无奈此人无心官场,一再拒绝入朝封官,只肯流连于琥珀酒、石榴裙之间。

而此事一出,便惹来不少人眼红。有人说他“恃才傲物”,有人说他“轻视科考”,更有甚者言其是“眼高四海、目空一切”,私下常以杨修、解缙、温庭筠与之作比。传言一传再传,害得当年一向以鸿轩凤翥自居的兵部尚书褚怀臣,硬生生告假月余不肯见人,他却一切照常不误,青楼赌场是一个不落,凡有玩乐处,必有其影。

前些年褚怀臣还能以“稚子顽劣”为由,同人周旋上两句,如今褚汶年已近加冠,再难划分到稚子行列,他便只能尽量避之不提。

好在这位兢兢业业的老臣还有一位小儿子,今年十六,名为褚祈年,自幼庭训严谨,性情与褚汶年截然相反,只可惜少年老成,行事一板一眼,比之寻常子弟似乎又少了点活泼灵气。

许是褚汶年幼时曾选入宫中给谢寻山做伴读的缘故,二人虽性格迥异但交情颇深,这便更令一众世家子弟所嫉妒了,然而城门失火,不慎被牵连其中的“池鱼”以及一向是众矢之的的两位当事者却浑然不在意。

对于骑射一事,褚汶年向来是丝毫不感兴趣,平日里倒是偶尔纵马高歌,但也仅限于此,那双不沾阳春的手更绝非什么的拉弓搭箭的料子。可是不知今年怎的,竟也莫名其妙受邀,参加射柳宴来,接到帖子时,他几乎怀疑礼部哪位官员撞坏了脑子。好在他并非皇亲贵胄,更不是什么王侯子弟,故而今日只做平川郡王的陪从便是。

眼下他正蹲在谢寻山的营帐中撒泼打滚,口里高喊着“刀剑无眼,暗箭伤人”,一副坚决不去的架势。

直到谢寻山说此刻谢寻微也在宝津楼观赛,他才正襟危坐,将那一套骑装好生装束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