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功过汉武帝百度 > 兔死狗烹 酷吏的逻辑终局(第1页)

兔死狗烹 酷吏的逻辑终局(第1页)

兔死狗烹:酷吏的逻辑终局

汉帝国从元光六年开始实施全面反击匈奴的战略,至元狩四年取得漠北之战的决定性胜利,前后历时整整十年。这十年间,凭借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和知人善任,通过卫青、霍去病等帝国将士的浴血奋战,对匈奴进行了一系列沉重打击。据司马迁记载,卫青七次出击匈奴,共斩杀并俘敌五万余人;霍去病六次出击匈奴,共斩杀并俘敌十一万余人,另受降浑邪王部数万人。

匈奴是游牧民族,人口本就不多,经此连番打击,自然是元气大伤。伊稚斜把王庭搬到漠北后,又采纳赵信之策,遣使来到长安,觍着脸请求和亲。

武帝刘彻很清楚,这只是匈奴人的缓兵之计。不过,他还是把事情放到了朝会上讨论,想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廷议的结果,一部分支持和亲,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利用这个机会让匈奴向汉朝称臣。

后者以丞相长史任敞为代表。他认为,匈奴新近遭遇惨败,正处于困境中,此时正是令他们臣服的良机,应该命匈奴单于定期到边境来朝贡。

此言正合武帝之意,他当即命任敞出使匈奴。

可是,此时的匈奴固然元气大伤,却远没有到被彻底打服的地步。所以,很不幸,任敞到了匈奴,刚一表明来意,就被盛怒的伊稚斜给扣押了。

这件事情令汉朝十分尴尬。连年用兵虽然重创了匈奴,但汉

帝国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眼下根本无力再大举出征。所以武帝刘彻也只能忍下心头的怒火。

偏偏这个时候,主和派的代表之一、博士狄山又站出来重提和亲之事——这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了。武帝刘彻便把张汤叫了过来,让他跟这个书生讲讲“道理”。张汤毫不掩饰自己的鄙夷之情,说:“这是愚蠢书生的无知之见。”

狄山哪里受得了这种当面羞辱,便回骂道:“我固然是愚,但我是愚忠;你张汤自认为忠,但你是诈忠!”

武帝刘彻之所以把酷吏张汤搬出来,就是想让狄山知难而退,没想到狄山如此不开窍。刘彻遂勃然作色道:“狄山,如果我让你守一个郡,你能让匈奴不侵犯边境吗?”

狄山没料到皇帝有这一问,只好老实回答:“不能。”

武帝又问:“一个县呢?”

狄山又答:“不能。”

武帝再问:“一个堡垒呢?”

狄山傻眼了。直到此刻他才终于明白过来,自己是触了天子的逆鳞,大祸临头了——要是再回答“不能”,恐怕当场就得被张汤带走。

万般无奈下,他只好硬着头皮答:“能。”

于是,武帝立刻把狄山派到了边境,让他去守一座堡垒。可怜狄山只是一介书生,压根儿不会打仗,所以短短一个多月后,匈奴入寇,攻破了堡垒,就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了。

狄山被逼死这件事,给了群臣两个教训:第一,绝

不能轻易在天子面前提和亲之事;第二,千万不要跟酷吏张汤对骂,后果很严重!

“自是之后,群臣震慑,无敢忤汤者。”(《资治通鉴·汉纪十一》)

武帝一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诸侯和豪强势力,酷吏这个群体特别活跃。其中,张汤是知名度最高的代表性人物。除了他之外,当时名闻天下的酷吏还有不少,如宁成、义纵、赵禹、周阳由、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

这些酷吏,为了迎合上意、博取富贵,在办案时往往深文周纳,不择手段,残酷至极,可以说是手上沾满了朝野士民的累累鲜血。不过到头来,他们自己也大多没什么好下场,终究逃不过“兔死狗烹”的官场潜规则。

比如在张汤之前,宁成、义纵都曾风光一时,却先后死于非命。

宁成是南阳人,郎官出身,在景帝一朝颇受重用,累迁至朝廷中尉,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这个岗位的主要职能是管理京师治安,重中之重便是对付那些违法乱纪的皇亲国戚和京畿一带的地方豪强。宁成没让景帝失望,一上任,就把这些人收拾得服服帖帖,“宗室、豪杰皆人人惴恐”(《史记·酷吏列传》)。

武帝即位后,宁成调任内史,相当于首都市长;可不久就遭到了权贵的报复,被捕下狱,遭受了髡刑(剃光头发)和钳刑(铁链锁脖)。宁成觉得自己可能没

有复出之日了,便死了做官的心,然后花钱运作了一番,潜逃回南阳老家。

即便成了在逃犯,宁成也不安分。他在家乡放出豪言:“做官若不做到二千石的高官,经商若赚不到千万级的资产,怎么跟人比?!”随后,宁成借钱买了一千多顷的土地,租赁给贫民耕种,当起了大地主,手下佃农多达数千家。

几年后,朝廷大赦,宁成洗掉了逃犯的身份,越发干得风生水起,很快就积累了数千金的资产。有了钱,他又当起了黑道老大,暗中搜罗了当地官员的不少犯罪证据,以此要挟他们,跟官府进行利益交换。于是乎,昔日的朝廷酷吏宁成,摇身一变就成了当地黑白两道通吃的豪强,出入都有几十骑前呼后拥,在当地几乎没有他摆不平的事,实际影响力甚至比南阳郡的太守都大。

不得不说,这是个人才。做官能做到九卿,经商能成为富豪;混个黑道,一不留神还成了大佬——玩跨界玩得那叫一个出神入化。

不久,武帝刘彻又打算用他,想让他出任郡守,却被丞相公孙弘劝阻,于是就让宁成当了函谷关的都尉。这个官职虽说远不及他之前当过的九卿,却是个“雁过拔毛”的肥缺。宁成走马上任后,常年出入关卡的商贾和百姓就遭殃了,个个被他盘剥得苦不堪言,社会上很快传开了一句话:“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史

记·酷吏列传》)

宁可撞见给幼崽喂奶的老虎,也别碰上宁成发怒。

老虎喂崽的时候警惕性特别高,见到人就扑上来咬——可即便如此,还是没有宁成发怒可怕。由此可见,宁成把天下的商贾和百姓害得多惨,给人们造成了多么大的心理阴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