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功过汉武帝百度 > 凿空西域 张骞的伟大探险(第1页)

凿空西域 张骞的伟大探险(第1页)

凿空西域:张骞的伟大探险

元朔三年夏,一个风尘仆仆、衣衫褴褛的身影出现在了长安西面的地平线上。他身下的坐骑,跟他本人一样疲惫不堪,仿佛下一刻就将颓然倒地。

这个人已经阔别长安整整十三年了。

所有人都认为他早已埋骨黄沙,没有人相信他还会活着回来。

十三年前,他带领一支一百多人的庞大使团,奉命出使西域,开始了一场九死一生的探险之旅。而此时此刻,除了他自己,身后只有一个跟他一样满面风霜的随从。

他伫立在地平线上的身影,看上去就像一面破烂不堪却又高高擎起的、孤独的旗帜。

这个幸存者,就是张骞。

张骞,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家世背景不详,早年经历不详,武帝即位时在宫中任职郎官。据司马迁记载,张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史记·大宛列传》),即性格坚毅,强悍尚武,气度宽广,诚信待人。这些人格特质,正是张骞得以成就“凿空西域”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因素。

早在武帝刘彻即位之初,其反击匈奴的战略构想便已萌芽,所以他十分关注与匈奴有关的一切情报。当时,投降汉朝的不少匈奴人,都曾经提及西域一个叫月氏的国家。他们说,月氏不久前被匈奴击败,老上单于把月氏国王的脑袋砍下来做了酒器。月氏余部被迫西迁,但一心想要复仇,只是苦于

势单力薄,没有同盟。

获知这一情报,敏锐的武帝立刻意识到,如果能派人跟月氏国取得联络,并结为同盟,对于反击匈奴的战略无疑大有裨益。

然而,在当时的汉帝国,举国上下几乎没有一个人了解遥远的西域,更不知道月氏国的确切位置。此外,要前往西域,河西走廊是唯一的必经之路——眼下,那里却是匈奴人的地盘,被控制在浑邪王和休屠王手中。此时汉朝与匈奴虽然尚未爆发大规模战争,但边境冲突不断,想要安全通过河西走廊,并最终深入西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能够胜任这一使命的人,绝对要有过人的勇气和禀赋。

武帝随即下诏,面向朝野招募愿意出使月氏的勇士。

张骞毅然报名,然后从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被武帝选中,任命为使节。

建元二年,张骞带领一支一百多人的使团,从长安出发,朝着西方的地平线,踏上了前路漫漫、生死未卜的征途。

随行人员中,有个叫甘父的胡人,充当此行的向导。此时,张骞和甘父绝对想不到,十三年后,只有他们两个人可以幸存归来。

历史的意义,通常要相隔一段久远的岁月才能呈现出来。每个被后世誉为伟大的人,当他置身于自己的那个时空中时,都很难想象自己的行为会对历史产生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就比如此时的张骞,他的目的地,只是一个遥

远而陌生的西域国家;他此行的使命,也不过就是与其结盟,共同对付匈奴。

仅此而已。

更何况从事后来看,他的使命并没有圆满完成。所以从表面上看,张骞的这趟西域之行,似乎很难跟“伟大”二字沾得上边。然而,就像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说的那样:“我的一小步,是人类的一大步。”此时张骞迈向西域的一小步,同样也是中国走向中亚、西亚乃至世界的一大步!

苦难往往与伟大相伴而生、如影随形。张骞一行经陇西郡出关后,刚刚进入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人截住了,然后整个使团人员便被不由分说地移送到了匈奴王庭。

张骞出使西域的第一步,就遭遇了严重挫折。

匈奴的军臣单于问张骞意欲何往,当得知他们要去月氏国时,顿时冷笑道:“月氏在我北面(其实是西面,他故意欺瞒),汉朝岂能派使节前往?如果我要派使节去南越,汉朝能答应吗?”

弱国无外交。通常在战场上赢不来的东西,也甭指望能在外交场上谈下来。尽管汉朝并非弱国,但毋庸置疑的是,自从“白登之围”后,汉朝的确只能通过不断奉送美女、金帛来换取和平,所以匈奴压根儿不把汉朝放在眼里。

张骞,连同他那一百多人的使团就此被扣在了匈奴。

这一扣,就是整整十年!

军臣单于似乎有心要把张骞扣一辈子,于是就把一个匈

奴女子嫁给了他。张骞就这样成了匈奴人的“女婿”,随后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这要换成意志不坚定的,可能就既来之则安之了——既然老婆孩子都有了,还回汉朝干什么?

可张骞却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持汉节不失”(《史记·大宛列传》)。

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张骞一定会时刻抚摩着武帝颁发给他的大汉使节的节杖,以提醒自己不要忘却,他人生的使命是前往月氏,而不是留在匈奴人给他打造的温柔乡里优游卒岁、以此终老。

光阴荏苒,十年倏忽而过,汉朝人也许早已忘却了张骞;而匈奴人对他的汉使身份也早已不当回事儿,所以看管越来越松。终于有一天,一直在静待时机的张骞瞅准一个空当,忍痛抛下妻儿,带着甘父以及还能联络上的部分随从,悄悄逃离了匈奴王庭,朝着西方策马而去……

中断了十年的行动,就此开启了第二幕。

张骞等人一直向西奔走了数十日,其间经历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他们不仅要躲避匈奴军队,还要穿越广袤的戈壁和荒漠,忍受恶劣的自然条件,途中的干粮和饮水也是极大的问题。使团中的许多成员,就这样永远躺在了大漠黄沙之中。所幸,张骞的向导兼贴身随从甘父射术高超,每当要断粮时,他总能射杀一些飞禽走兽,让张骞聊以充饥。

他们先是到达了姑师(今新疆自

治区吐鲁番市东北),然后沿着天山南麓西行,途经危须、焉耆、乌垒、龟兹、姑墨、温宿、疏勒、捐毒等小国……每到一处,世界都仿佛为张骞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各个国家不同的语言、文化、制度、习俗、物产、服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等,就像一幅幅流光溢彩、绚丽斑斓的长卷,徐徐展现在张骞面前;与此同时,世界的广大与辽阔、丰富性与多样性,也从此展现在了中国人面前。

历经艰险后,张骞等人来到了大宛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