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功过汉武帝百度 > 攻取河南地 卫青屡建奇功(第1页)

攻取河南地 卫青屡建奇功(第1页)

攻取河南地:卫青屡建奇功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春,即皇后陈娇被废的一年后,卫子夫生下了一个皇子,取名刘据。母以子贵,同年三月,卫子夫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从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

当卫子夫、卫青姐弟从此步入一段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人生时,废后陈娇却正在她那无人问津的长门宫中咀嚼着无边的空虚寂寞冷。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话有点儿残酷,但很真实。

当然,阿娇落到这步田地,纯属自作自受,怨不得谁。有道是“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卫子夫、卫青能走到今天,首先固然是因为命中有此福报,其次靠的也是他们自己的修养和本事。

尤其是卫青,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次又一次惊艳了世人。

匈奴人在一年前被卫青掏了老巢,其愤怒之情可想而知。这年秋天,匈奴军队便对汉朝展开了一连串报复行动。

匈奴先是派出两万铁骑入侵辽西郡(今辽宁省义县西),斩杀了汉朝的辽西太守,并掳掠百姓两千余人;紧接着又向西挺进,杀入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区)、雁门二郡。

此时,在这一带镇守的不是别人,正是一直以来主和派的代表人物韩安国。

当初,丞相田蚡死后,韩安国曾一度代理丞相之职——这成为他一生仕途的顶点。稍后,他坐车不慎摔伤了腿,不仅没能转正,

反而因伤停职了。等到他腿伤痊愈,不仅丞相已由薛泽担任,连御史大夫的位子也被原中尉张欧顶替了。没办法,韩安国只能跟张欧互换职位,出任中尉一职。

不久,他又调任卫尉,然后又以材官将军之职出镇渔阳。

表面上看,韩安国在仕途上一路走下坡似乎出于偶然——其实,自从刘彻确立反击匈奴的战略以来,像他这样的主和派逐渐失势就是一种必然了。

说白了,以韩安国为首的保守派势力若不靠边站,像卫青这种锐意进取的少壮派又如何登上政治舞台呢?

此次匈奴进犯渔阳之前,韩安国曾抓到一个匈奴俘虏,得到情报说匈奴主力已远离此地。当时恰逢农忙时节,韩安国就上疏刘彻,请求让麾下部众暂时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刘彻看他很有把握,便批准了。可没料到,短短一个多月后,匈奴铁骑就杀到了渔阳。

眼下,韩安国手下只剩七百余人,自然不是匈奴人的对手,一战即溃,只能退回要塞自保。匈奴军队在渔阳肆意劫掠,杀掠百姓一千余人,掳走大批牛羊,然后扬长而去。刘彻闻讯大怒,遣使责问韩安国,旋即把他调到了右北平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

韩安国又愧又悔,意志消沉,几个月后就抑郁而终了。

面对北方边境燃起的熊熊烽火狼烟,刘彻当然要命卫青再一次披挂上阵。

汉军旋即兵分两路,一

路由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雁门出击;另一路由老将李息统领,从代郡出击。

李息这一路出兵后,又遭遇了跟上回公孙贺一样的尴尬——找不到匈奴人。

这就是跟匈奴打仗最让人郁闷的地方。他们一贯来去如风,神出鬼没。当你铆足了劲儿想跟他们决一死战时,他们往往躲得无影无踪;而当你以为他们已经远遁,因而放松绷紧的神经时,他们却会突然冒出来给你致命一击。

高祖刘邦时,有个叫成进的御史就说过:“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意思是匈奴人来时像猛兽群聚,去时像鸟儿飞散;与之作战,如同跟影子搏斗。

所以,面对匈奴人,你既要具备猎犬般敏锐的嗅觉,又要像优秀的猎手一样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李息是景帝时代的老将了,且年少从军,军事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但面对来无影去无踪的匈奴人,还是会力不从心,一筹莫展。

神奇的是,上述难题到了卫青这儿,却仿佛不存在一样。他从雁门出兵后,不但很快找到了匈奴人,而且一下就发现了匈奴此次出征的主力。

敌人有两万骑兵,而卫青麾下足有三万。这一仗,占据兵力优势的卫青大获全胜,斩首数千级,刷新了奇袭龙城的战绩。

如果说匈奴是来去无踪的风,那么卫青就是当之无愧的追风战士!

韩安国去世后,右北平太守出缺。刘彻

想来想去,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老将李广了。

此时,被废为庶人的李广正在闲居,没事就到终南山去打猎。有一天,他打完猎,就顺道去一个老友家喝酒。喝完已经半夜了,李广打着酒嗝,摇摇晃晃往回走。在路过霸陵(汉文帝陵墓)时,李广恰好碰上了巡夜的霸陵县尉。

巧的是,这家伙也喝高了。两个醉汉撞在一起,注定不会有好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