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庶子科举日常小飞呜 > 第93章(第1页)

第93章(第1页)

宋知意清清嗓子,摸了下鼻子,有些干巴道:“你方才说什么来着?”

“我,”江守徽磕巴了下,道:“我是问你是怎么知道手稿在吉祥书坊的。”

宋知意想了想,解释道:“这个啊,之前不是和你一起买了那本《临文漫谈》后,我便想去找着山居先生出的少,贾学正无法搜集到许多,只能凭借着寥寥几字来推就老师的笔迹,但百密一疏,虽能模仿字形,但不知老师避讳的习惯。怎么样,学正,我说得对不对?”这段话是宋知意自己说的,也正是这句话后,他发现了贾懿的表情的不对。只怪他当时急于向三位长官解释证明自己的发现,没有发现贾懿那的异状是从何时开始的。

他想,应该是有人以某种方式给贾懿传达了什么信息,才致使他的态度发生转变。只是当时会审堂中就仅有三位长官,待命的衙差,以及被审人了。会是他们中间的人吗?可贾懿那时盯着房梁,难道说,还有场外的人存在?

宋知意将这段话反复听了好几遍,终于,在五次听时,他发现他在说“百密一疏”这四字时,听到了两声几乎轻不可闻的叩击声,似乎是从房顶上传来的。宋知意马上又将此处反复听,发现贾懿对这声音好像很是敏感,因为信号源是安装在贾懿身上的缘故,宋知意对他的一些小动静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他在听到这叩击声后立马吸了口气,凝滞在胸口,直到宋知意那段话说完,他才缓缓突出一口浊气。

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印证了宋知意的猜测,贾懿有同伙,或者说是他背后有一个主使,而他则不过是一个被舍弃的卒子。

可三司会审堂不论里外都有衙差看守,若是要在光天化日之下敲响房顶,那就不单单只是一个身手好可以概括得了的。这样高超的身手,宋知意知道的除了段苍,那就是秦王府曾经在段茫手下逃脱的那位了。难道此事又是秦王和那个内侍所为?可这几日傅元霜的信号源宋知意也有在听,并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好在方才在饭桌上他请求宋恒托人多多留意贾懿在大牢里的情况,在加上他这还有信号源能监听贾懿的情况,再获取一些信息应该不成问题。

可惜事情总是不如人愿,三司会审结束,贾懿被判了秋后问斩,可这判决不过出来十几天后,贾懿就被人发现横死在刑部大牢中。一时间,宋知意也再找不到关于此事的其他线索,但他心中却越发认定一定有一个幕后黑手的存在。

……

贾懿之死也算为此事彻底划上一个句号,宋知意并未在此多停留,很快就重新投入到了学习中,因为距离下一次的秋闱,也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

--------------------

作者今天回看之前写的章节,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就是《临文杂谈》和《临文散谈》这两本书写串了,现已全部修正。《临文杂谈》是李祯的秋闱1

===============

大周的春秋闱与前朝不同,是两年一次,有时逢恩科,一年一次也是有的。国子监中和宋知意同批的贡生大都打算参加这次秋闱,毕竟他们也在国子监修读一年多了,就算此次不能一次中举,也是一个练手的好机会,而宋知意也在其列。宋知远和江守徽也是做此打算。兄弟三人都专心科举,见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宋知意有时一月才从国子监匆匆回来一次,江守徽也是再次搬到府学住下备考。

国子监里和宋知意同窗的贡生本就是各府选出的俊秀良才,实力都是不差的,准备起秋闱来也更为认真。宋知意身处这种紧张的环境中,自是不敢懈怠。他除了每日自己写文章让李祯批阅外,还会去向国子监内的举人取经,借他们的文章来研读。

因为参加秋闱考取举人后便有了做官资格,这也是科举中最为艰巨的一关,每省几千上万的考生最后能中举的不过堪堪数十名,举人名额最多的南北直隶也不过一百人。是以想要在秋闱中考取功名,不精益求精是不行的。李祯也告诫宋知意文章要“命意”深入,高人一着;“立局”要巧妙,出人意外;“造句”要精卓,字字珠玑。[1]

李祯早年在外游历,能为宋知意讲解各地的风土民情,治理方要,而宋恒在朝为官多年,也能将其见闻说给宋知意,分析当今局势,这些都令宋知意的文章大有长进。李祯每每批改宋知意的文章,心中都惊叹他进步神速,但嘴上仍督促他继续钻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