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道门流派 > 第六十七章 佛道辩论(第2页)

第六十七章 佛道辩论(第2页)

这次辩论道教已无退路,更严重的是在蒙古集团中有点地位的全真派掌门人李志常已经去世。无奈之下,全真道剩余的精英尽出:掌门人张志敬真人、蛮子王先生、道录樊志应、通判魏志阳、讲师周志立等200余人参加辩论会。

然而,佛教方面的阵容则更为强大!以那摩国师为首,另有萨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玛拔稀、河西国师、外五路僧(畏兀儿僧)、大理国师、少林寺长老、五台山长老、圆福寺长老等300余人参加辩论会。

尤其是当时年仅23岁的萨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玛拔稀两人更是百年难得一出的奇才,就是与全真道祖师王重阳、长春真人丘处机相比也高下难分。

辩论会上,忽必烈手下谋士姚枢、窦默、廉希宪、王盘等200余人被聘为裁判及公证人。

规定双方各有17人参加辩论,如果道教胜利,17名佛教徒要蓄发为道;相反,如果佛教胜利,17名道士则要剃发为僧。

辩论会上,辩题的焦点是《老君八十一化

图》和《老子化胡经》。

双方辩论从理论入手。年仅23岁八思巴大放异彩,在辩论中步步紧逼,道教方面逐渐不支。

据史书记载,道士们当时或“无答”、或“不曾闻得”、或“不敢持论”。被逼无奈,只有不停地引经据典。

忙中出错,最后居然引证到了儒家经典之作——《史记》上!

决定性的时刻到来了!

八思巴问:“汝《史记》有化胡之说否?”

“没有。”

八思巴又问:“你们那位李耳先生所写的经书是叫什么?”

“《道德经》。”

“除了《道德经》之外,李耳先生还写了什么别的经书没有呢?”

“没有。”

八思巴紧接着追问:“《道德经》中,老子有提到过半点有关自己化胡的事情吗?”

“没有……”

八思巴:“最有权威的历史书籍《史记》中,没有说过化胡这么一回事;你们李老君自己写的书里面,也是连个影子都没有提。——其为伪妄明矣!”

史书中的记载,辩论到了这里,“道者辞屈”。总裁判尚书姚枢站起身来,当众宣布:“道者负矣!”

至此,道教在辩论会上一败涂地!

失败后只能如约行罚,忽必烈派使臣脱欢将道士樊志应等17人带到龙光寺削发为僧,焚毁道教经书45部。

天下佛寺为道教所占237区,全部命归佛教所有。

从此之后,终元一朝,佛教始终对道教处于压倒性优势。

直到后来明朝

,朱元璋大力推行道教,才又迎来了道教的鼎盛时期。

这场带有政治目的的佛道辩论,其影响力之巨大,以致于一直以来都是道门中的耻辱事件,是以在道教中极少有人愿意提起,然而佛门中人却每每以此事大肆宣扬佛教优于道教。

若是此间十二尊干尸真是参与此事的前辈,那却也是十分令人敬佩之人,却为何被人封存了魂魄,永世不得轮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