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大叶湄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这样折腾为个啥(第1页)

103 第一百零三章 这样折腾为个啥(第1页)

大徵的物产严格来讲并不匮乏,凌湙在京畿的时候,吃穿用度精细考究,他娘当是把全府最顶尖的好物都堆他身上了,应季的水果随便吃,南来的贡果和江边的水产,珍味楼里新出的点心,只要能入他口的从来不吝啬往他嘴里送,导致他一天到晚不晓得饿,走哪都有人跟后头提只食盒,随时等他招手取用。

他就跟所有不关注细节的大老爷们一样,有人包揽衣食住行,给什么吃什么,反正知道不可能有难吃的东西到他面前,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新时代的制度、前后朝的发展,以及兵武军机上,足有两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汲取这个时代的社会建层。

他理想中的闲鱼躺,不是真的当个万事不管的废物,而是想在这样的封建制度里,找一条能融于这个时代的,不触及个人尊严的安宁生活,什么君恩大于天,令死立引颈裁的圣言,他根本不能接受。

老子的命就是换个时代,也不能允许落到非己方的人或制度手里,休想用封建思想那一套来pua我。

故此,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探索精致的美食,缂丝绸织的锦袍,以及他那几个兄长喜爱的古董玩器,顶多是看到的时候顺耳听一听,然后在脑子里闪一遍,哦,原来这东西竟是这么做的,在我以前的那个时代又对应的是什么东西,等等。

如果他没有遭遇换子这一风波,往后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或许就有时间容他涉猎这方面的信息,当个真正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豪门贵公子。

这短短两三年的豪门生活,并不足够让他了解到全面的大徵风物。

比如松油,这玩意能吃?

凌湙第一次在驿站里吃到带馅的松油包子时,差点没吐出去,是硬忍着老大的松青味,将包子给啃进了肚子,之后打嗝都有股淡淡的松臭,酸水冒了大半日,两天没有食欲。

这时他才知道,普通百姓用的油和富贵人家用的油是有区别的,他家的餐桌上,油是随四季轮换的,春用牛油,夏用茶油,秋用猪油,冬用羊油,松油这玩意是家里仆奴们使用的,府里的灯、各门上的锁头,以及保养刀枪器械等等,用的都是松油,且是过滤再加工之后的精纯松油,味道近乎没有。

而平常百姓家里,能舍得打一瓮子油回去吃的,都是杂质很多的二滤油,过到三滤四滤的就是小富人家的常用油,精纯油就是那种大商户人家才配用的消耗品。

京畿各家看门庭有没有寥落,就有从日常饮食中攀比的惯例,凡是有爵的人家,油随四季变,所谓的三餐不继,非指无食裹腹,而是指入口食物的脍精度,哪怕你偷着典卖家中产业度日,应季的常用油也不能旬旬不变,故此,哪怕他娘每日为府中进项发愁,也从来不敢在油品上抠搜,到季是必要更换的。

凌湙第一次给他娘回信的时候,就吐槽松油难吃,味道大的直冒酸,把他娘心疼坏了,实实在府里哭了好一鼻子,又指着宁振鸿父母骂了一顿,削了宁侯新宠的两个美妾,又上老公公住的延景观里抹眼泪,此后一路捎送的东西里,必有一罐提炼精纯的牛羊油。

如此到了边城,他便在蛇爷递来的采买单子上,将松油数量翻了一倍,心道这油如此粗糙味大,手下人都没有嫌弃,他若还抠搜简省,便显得待人不纯了,毕竟他自己的饮食,用的都是他娘老远给他从京里捎的,别人不好跟他比,但他也不能太苛待了他们。

三餐给两顿油水,在他看来是最基本的体能保证,边城物资又匮又贵,荤食不能餐餐供应,可松油煎炒必须有,就是食盐他也嘱咐了不用扣减,按需供应按需放。

吃食供应上,他不愿与手下太计较,人生在世,吃饱穿暖,他得让跟着他的人有盼头。

刘氏讪讪的站在一旁听凌湙说话,虽然凌湙没有怪她的意思,甚至说话堪称温和客气,却叫她陡然有种越举之感,再面对蛇爷时,就有些不敢看他,抿了嘴再次意识到,蛇爷在凌湙面前的地位。

是她想当然了。

凌湙却看出了她的难堪,主动让了她坐,很认真的拜托她,“刘婶,既然你愿意接手灶上的事,那以后厨下所有事就由你安排,蛇爷年纪也大了,许多地方顾不过来,你有管家的经验,以后伙食这方面就劳你多操心,我只嘱咐一条,兵卫们的伙食油水必要供应足,其他的你可以看着降等,你说的对,在旁人没有明确投我之前,是不该用与我们一样的供给,那会让他们产生投不投都一样的苟且心理,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你一提,我却是回过味来了,确实,是该有个区分。”

所以,入城大礼包期限到了,接下来才是正经过日子的规则。

凌湙就着自己的想法,又跟刘氏讨论了一下,规定了之后两边府里的餐食供应细则,兵卫们的三餐制,以及普通百姓米粮的派发差额,在不减少油水的情况,定下标准,按规执行。

如此,刘氏的脸色终于好看了起来,拉过凌馥的手问凌湙,“那还叫馥儿跟着做统计的活么?”她看垂拱堂那边有了账房,怕凌馥没了活计。

凌湙想了一下道,“垂拱堂那边已经独立了账册,我这边在蛇爷手上,凌馥就跟着婶子做仓管吧!以后厨下采买的用度,进出的细账,都归凌馥管,我这边的小厨房和垂拱堂那边两位先生的都不从你那边过,你们专门做大锅账,以后一季一报,从垂拱堂走月度,那边会统领之后的所有收益进项。”

刘氏眼里有一丝失望,她是想让凌馥去垂拱堂大账房那边的,有之前一路跟随的情分,凌馥只要做的好,以后就是总账房人选,前途当比厨下仓管好。

她已经知道凌湙立女户的制度了,扶着这个女儿,助她寻个立足之本,她完全可以招个上门女婿,日后无论是凌馥还是她,生活也都有了期望。

母女二人说完话,便相携着离去,凌湙却连夜去了垂拱堂下面的地窖内,寻着里面负责的老铁匠问,“陈师傅,我要打百十个圆铁饼,盆口大小,厚度在五寸左右,多久日子能得?”

陈师傅全名陈勾镰,祖祖辈辈匠籍出身,他是几十年前受主家牵连,被流放到了边城,年轻时有一把子蛮劲,到了年老,也比一般人看着更矍铄些,遇到凌湙要招铁匠,他是直接拽了自己的小孙子第一个来投的,殷先生看他手艺不错,便暂时将打铁事宜交了他总领。

凌湙目前手里能用的人太少了,各种缺人手,殷先生一个人当两个用,齐葙来了后又统领了新兵训练,重新替凌湙混乱的军制编册,分开了步兵和骑兵的训练规划,别人是愁骑兵难驯,有兵没马,难以整编出一支有规模的骑兵阵,到了凌湙这里,情况恰是反了,他现在是缺人,极其缺人。

用齐葙跟殷子霁私下吐槽的话来讲,这奸滑的小子,一路上尽捡着土老财打了,什么值钱薅什么,兵器就不说了,足足一人配两把都绰绰有余,更奇特的是,这小子弄的马匹,好家伙,光茳州卫的军制马就有百余,登城秦寿私兵骑下的马也叫他薅了,最后就是羌骑座下的军马,这两天陆陆续续的来了八百,都是武景同偷偷送来的。

月牙湖一战,连着登城里的羌骑,凌湙足足帮武景同弄了三四千马匹,走时因有武大帅的耳目在,他不好明目张胆的弄,武景同与他走了一路,很知道凌湙薅钱的性格,觑着他老子不注意的当口,瞒报了月牙湖的小一千,偷摸的派人给凌湙送了来。

于是,整个边城内,凌湙手上拥有的马匹,能装备两个千户所,可偏偏他手上的兵,连着招来充仪仗队的童子兵一齐算上,也才将将八百众。

步兵只要手脚不缺,都能练,骑兵却是要考验身体素质的,如此,真正能上马的不足四百,闲置的那些马匹,叫齐葙天天想着从哪儿给他搞点人来,不然放着马儿没人骑,看着心里就难受,愁的人睡不着觉。

齐葙说的时候面色复杂,他那时候自己要装备一支千人骑,都差点赔的倾家荡产,到处挪借,偏有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马,凌湙这小子,一文钱没花就搞了这么多。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陈师傅不明白凌湙并夜来要打铁饼的用意,但他非常懂贵人的忌讳,并不多问,只低头掐指算了一下,就给了凌湙准话,“公子若是急用的话,明天午后就能得,铁饼不费事,熔了铁汁子倒入模具,上下锤个几十下就得了,便宜的很。”

凌湙点头,又将需要的铁锅、铁漏,铁铲尺寸一一说明后,才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离开。

殷先生被人通知,知道他进了垂拱堂,是披衣等在前厅,见他从地下口里出来,便问,“什么事这样急?吩咐别人来就是了,还自己亲自来。”

凌湙就将刘氏与他说的事重复了一遍,之后才道,“之前一路上也没个消停,明知道松油不好吃,也没时间弄它,刘婶的顾虑也是对的,咱现在没进项,得想个办法节省着花钱,于是,我就想的用菽豆榨油,菽豆便宜,油也不臭,吃着应当比松油好些。”

殷先生嘴角抽了抽,以为凌湙是想一出是一出,劝道,“菽豆是不贵,可榨油后就贵了,公子可知一斤油要几斤豆?”合算起来,当然是松油便宜。

凌湙点头,“刘婶说了,十斤豆出一斤油,豆三文一斤,十斤就是三十文,而松油二十钱就能打一瓮子。”关键是三十文一斤的豆油还没算工序人工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