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一日同风起 扶摇九万里 > 第二十三章 盛大的葬礼(第2页)

第二十三章 盛大的葬礼(第2页)

随后他摆摆手道:

“算了,先不管方二的事了。既然咱们已经摆脱了嫌疑,那面子上的事还是要做足的,明日咱们一起去方府吊唁。”

……

第二日一早,李传福带着百里鸣等三位副使来到了方府。此时方府门前的道路上已经是被堵得水泄不通。

前来吊唁的堂客乘坐大轿、小轿、马车,总共不下百十乘,再加上前面的各色执事、陈设、百耍,浩浩荡荡,一共摆了三四里远。四人只能下了马车,步行前往。

在瀛洲的传统观念里,人死后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不可以接受日、月、星三光,因此要把灵柩停于室内,或者将灵柩遮盖起来。由于室内施展不开,所以大户人家往往要请棚铺搭白棚,以便接待前来吊唁之人。

方家作为瀛洲一大势力的掌事人,自然是要按最高规格来办。搭建的起脊白棚状如殿宇,宏伟壮观。

方府临街大门洞开,旋在两边搭建鼓乐厅,两班青衣按时奏乐,极其奢华。按照规矩,灵前也设有细乐,乐器主要有小锣、小堂鼓、横笛,吹奏当地的哀乐,谓之“清音”。

李传福、百里鸣几人进入大门时,门外的鼓乐厅便开始吹奏,三声鼓加吹大号,这是在通知回事人员做准备。若是女客前来吊唁,则是两声鼓加吹唢呐。

接着,大门的云板连敲四下,二门的缺也随之击打四下——四下为哀音。当李传福、百里鸣他们进入内门时,回事人员已经在前头飞跑,高声呼喊:

“太一道门使团李正使到。”

在李传福的带领下,四人进入灵堂,百里鸣第一次参加葬礼,心中十分好奇,用眼角的余光偷偷扫视着这间灵堂。

方见海的灵柩前脸放在风门的位置上,为便于出入,灵柩前脸的位置,搭建了一座有三个门洞的灵龛。

左右灵门悬挂白色帐幔,中央灵门安放供桌,设摆闷灯、五供(一尊香炉、两只花筒和一对蜡扞)和高脚碗。白色帐幔就是挂灵幡经榜,上面写上着方见海的籍贯以及生平职位。

闷灯位于五供之后,状如单层宝塔,灯门朝向灵柩。而在五供和闷灯之间是高脚供碗,上面摆放祭祀的食品。

供桌之前,放一张矮桌,其上放锡制的“奠池”“执壶”与“奠爵”,以备吊客“奠酒致意”。在矮桌之前设白色拜垫,上罩红毯,丧家以示谦逊,而由来宾自己揭去红毯,跪在素毯上。

女客致奠都在灵龛之后,灵柩的后面,方见海家的女眷则跪在右侧还礼。

这时,李传福将礼单呈给回事人,那回事人高喊一声:

“呈礼上账您呐!”

随后,李传福先供一杯茶,回事人吩咐得一声:

“供茶烧纸。”

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许多小厮垂手上前,伺候烧纸。

李传福作为道门中人,跪的是道门七祖,自然没有揭去红毯,跪在素毯上祭奠,只是掐道诀鞠了三个躬。百里鸣三人有样学样。

完事后,一脸哀容的方见山不冷不热,程式化的对李传福表示了感谢,至此吊唁结束。

下午申时,方府送殡队伍出发,送葬队伍最前头是六十名护卫骑兵开道,装束整齐,举止得体。接着是引幡队伍,共计三十余人,再往后是仪仗队,足有上百人。队伍中,还有大量纸人纸马,规模庞大,浩浩荡荡。

一路前行约有一刻多钟,就遇到了路旁的彩棚高搭,其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议事会四位长老路祭:第一座是大长老海森祭棚,第二座是右长老毕言祭棚,第三座是左长老空羽祭棚,第四座是前长老阴姬祭棚。

百里鸣、袁朝不、小金雕坐在祭棚不远处的茶楼中,观看方府为方见海送殡的宏大场面,两人一鸟都是啧啧不已,也算是开了眼界。

突然,一名身穿白粗布裤襟,白粗布腿带,外罩斜襟孝袍,再外面穿一袭对襟无袖过膝裕袢,腰系孝带,头扎白布的矮胖中年人拦在了送殡队伍的面前,声嘶力竭的高呼道:

“停下,不能下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