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唐初战事 > 090 养兵千日(第2页)

090 养兵千日(第2页)

刘利兆也记得,自己与敬晖相熟后的这位长辈所言,那些有关于解答唐兴之中却又多有乱世的话,还有那些由对方细细说明的,虽身世凄惨却不该以此作为无法向将来前行的言语。

但终归他还是按照事先的商议,服从命令,冲入平阳王府,挥刀砍向这位已然年长,对自己与胞妹有万般恩情、伯父一般的人。

略明事理后的刘利兆问过敬晖,自己早先听闻父亲说大唐初建数十年,已立下相当根基,突然生出动荡,且又连续数年灾祸,皆因武后忽立周朝,取大唐而代之。

而说过这些话后不久,剑南道外的夷祸就波及到刘家,“既彼时大唐一切甚佳,如今金轮圣神皇帝,那时之武后即便欲为国君,缘何定要废唐再立新朝,至一时举国尽乱?”

“若

要言及为何……”

敬晖彼时亦才至神都不久,且仍在武周朝中,对武后的言论,自然不敢将话说至太明。

只对眼前的刘利兆答到,“人心总归难测,遑论当今圣人——彼时武后为一名妇人,尚只论历朝历代,又有多少欲废旧立新而未能成之人,或推翻前朝终掌御国之权之人,如何都要重启一番新朝,于史书中留下归属自身的一笔,故而废旧朝、立新朝也是说得通。”

见刘利兆仍一脸欲知其详的神色,他只好再补充到,“改朝换代一事,无论自内自外,难免会被看做是朝堂权力之争,四处看去都似有可趁之机,内部失序,外部自然犯乱,若要言当今圣人改朝一事,确是为有错,但倘若依史论之,又无可厚非。”

那一时,武后尚未命人将庐陵王李哲接回东都,时局未明,哪怕是对极度忠于自己的刘利兆言语,也不敢将不认同武后治唐却取而代之一事相关的话说太满。

但有时话意至此,不需言明也知他欲言为何。

直到庐陵王李哲被召回神都,已经能从旁暗中协助敬晖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的刘利兆也最终明白敬晖的立场,而这一立场也解开了萦绕在他心头多时的一个问题——明明敬伯父待他与胞妹如同亲属,口中也不时提及家中的亲生子女,却从未引作为小辈的双方相见一番。

缘由就产生于刘利兆行将弱冠之年。一日,敬伯父照

常唤他至城内的一家汤饼铺子吃饭,吃饱喝足后,两人一同从南城悠悠走向洛水边,恰逢数队兵卒自一旁疾行而去。

刘利兆看向兵卒的背影,冷不丁地向身旁说了一句,“不知怎的,街面近日,似又多了些往复巡查的兵士。不知因何而起……”

时值秋日,身周虽未感寒,但亦已有些凉意,敬晖替他抚平脖后卷起的衣领,沉默了良久,“外城忽有不同于往日之异样,即是缘于内城变化。”

“伯父之意是,紫微宫中?”

刘利兆在两人往日的对谈中,已经知道作为圣人的武后身体欠佳,恐时日无多,正是朝堂之上多方势力又要为一朝之将来,开始角力之时。

为了缓解重压,敬晖来寻刘利兆的次数也变得多了起来,对话字里行间也添了寻常不太提及的事项,见自己问出,而伯父一句未回,于是他再追问到,“紫微宫中要生何事否?”

这时的敬晖正在与张柬之几人,私下商议或许将要进行的复唐举措,在笼络人手一事中,几人意见不一,他主张不止要用朝中意见相合之人,为保全这些人在事成或事败之后的周全,除去所可调集的禁兵、武侯,还应在东都城中甄选些身强体壮的平民,以里应外合。

张柬之明言支持,甚至帮敬晖劝服了对此建议不信任而反对的其他几人。

他早知敬晖在城中笼收了一批忠心之人,这般提议也是有意要在

复唐之时,在皇城外启用这些人以维持事发后东都城的安定。

而自幼小时就被敬晖收养的刘利兆,正是敬晖欲用在复唐之事中的一员。

他本犹豫,应否将复唐一事和自己的计划在此刻就对刘利兆尽数告知,但在对方连续追问后,还是开了口。

“说起来,这事还与你有些关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