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唐初战事 > 042 耳旁幻音(第2页)

042 耳旁幻音(第2页)

话还未完,真人眼睛微张,看向门边两名道童,两人很快取来一件小制的黄铜帝钟,将小温王勾请去堂外玩耍,他才悠悠落座。

如常见面,众人却回回都感不一般,明明丘真人与自己之间相距由远至近,而他的声音却丝毫没有大小之分,更令人称奇的是,真人用同样嗓音、语调说的一声“有劳韦相体谅贫道奇癖”,弹指之间,十数丈之外竟传来韦巨源的回复声音,“真人莫要折煞韦某,许在下于山门内候,已是大幸。”

真人微微点头,于坐席上盘腿,双手扶于两膝,莹白的须端微颤,“圣人此行至庙观,贫道那日以四象八卦推演,可是一件有意自东

往西迁移国本之事?”

韦后对真人一直以来悠悠的情态多有不痛快,便假作温婉一笑,“真人得道修仙,参透世间万物之道,岂有不知之事,吾等前来既是为求真人开示……”

“圣人以为当如何?”她没有料想真人竟然略过自己的话,径直看向圣人。

“大唐根基起于长安,如今长安亦仍为陪都……”圣人当真人忽略韦后的反应,只当他对还都一事不甚认同,便欲详细解释,却被真人打断。

“贫道只问,圣人以为当如何?”

“朕以为……早先朕意已决,将返长安!”圣人言语之中比那一日在朝堂之上坚定得多。

“次年丙午年,长赢七月自是应时,期间十九日,为日月相映、五行调和绝佳之日,戌初至亥正,为当日绝佳之时。”真人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地说到。

“来年七月,一整月用于还都,自是绰绰有余,而真人言十九一日之一时半为绝佳之时,是所为何意?”武三思禁不住问到。

丘真人眼睛开合,看向武三思,又转向韦后。

“还都乃复唐后,当朝顶要之事,岂能往长安默然而去?”韦后霎时明白丘真人之意,也瞬间懂了方才自己一句“岂有不知之事”未被真人回复的含义。

真人知她心中盘算,并未当面戳穿,甚至有意予她一把助力。

悟到真人所赐玄机,韦后立刻端坐起来,颇有想要拜他一拜的意思。

“不知皇后言下,

勿默然而去所谓何意?”坐入堂中之后就未言过一声的张柬之此时发问。

“大唐泱泱之国,现欲还都,东都百万之众,外藩远邦居于城内之人也未见都知其中深意,若不行大典,如何能以安然还都服众?”韦后偷眼瞧丘真人,他再次将双目合上,于坐席之上轻行吐纳。

“大典……”张柬之欲言又止,望向圣人。

“神龙复唐,还都长安,确为本朝顶要大事,然至今除朕登基之时,礼部粗制一典,还未曾有值得行大典之事。”圣人目光扫向武三思,曾为礼部尚书,之后更是将礼部牢牢控于手中的武三思,起身叉手,朝他深深地将身子弓了下去。

“圣人历经坎坷,而得以复唐,大典确为所需之事。请圣人着臣再办……”

真人仍旧双眼微闭,口中沉吟,“东都沿水而建,水运行之制——寒凉,滋润,自上而下,如以阴柔相处治之,则大盛——武后朝,想必各位道友亲历,有目共睹。”

头一句将众人说地连连点头,真人便睁开眼,与圣人对视,见圣人眼中闪烁,继续言到,“洛水、东都如今失了武后,则水至寒为冰,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今圣人举新代,恰是阳气炽盛,向上升腾之时,长留东都或贺复唐,庆还都,行大典亦可行。只依贫道之见,以祭洛水为前代之终,当代之始,正逢其道法机缘。”

一番话言罢,其他四人

脸上皆神情复杂,各有所思。

只有圣人直接表示赞同,“真人于翠峰山得道修仙百年,所经之事千万,言语之间自暗藏道法,朕觉‘洛水之祭’确可行,你三人以为如何?”

张柬之按捺不住,率先表态,“臣觉以典庆贺复唐、还都,未尝不可,只恐于新朝之初举水祭大典,未免铺张浪费,如今大唐方兴未艾,正是处处都需使钱财之时……”

他仍欲继续,但被韦后一声冷笑打断,“大唐之初翻修太极宫、兴建大明宫,其后高宗、武后兴修、大建紫微城……眼下大唐国力不输以往,如何连一场大典都不得办?”

“皇后此言差矣……”张柬之正要举证反驳,耳中隐约听见真人的声音。

他猛然侧目看向丘真人,此时的真人再次合上双眼,镇定打坐,而其他三人并无任何反应。

正为自己年迈,耳旁出现幻听感到心力不足,停顿片刻准备再发言,耳旁却清晰地传来真人的言语,只有短短两个字。

“慎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