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 > 一千 所以郭某人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第1页)

一千 所以郭某人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第1页)

,,,!

bsp;那么大量的粮食如果还不够用的话,这仗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就很难说了,郭某人也不是不懂数学。

而且出塞作战的意思当然是要离开冀州,又不是把大运河直接修到草原上去。

这根本不是为了未来的北伐鲜卑,就是为了他自己的政治目的。

但是郭某人还是动心了。

修缮大运河最大的理由,对郭某人来说并不是为了北伐鲜卑,也不是为了进一步掌控辽东,而是为了后世之君和后来的子民们。

自己可以提前做好大量的准备,修缮粮仓储备粮食,为了未来平稳度过最初的小冰河期打下基础。

那个时候自己说不定还能活着,带领子民们度过最初的危机并不难。

但是这一波小冰河不是自己能活着看完的。

自己是会死掉的,或早或晚,都会死,不可能活着度过这一段小冰河期。

要是能活着,自己就不是人了,要么是神要么是鬼。

毕竟郭某人也不可能找到生死草那种诡异的东西。

自己能保证带领子民们度过最初的危机,后面的危机就需要后世之君了。

他们到底行不行,能不能办到,会不会让冀州百姓挨饿受冻?

他们还能不能稳妥的掌控屯田村庄,稳妥的储备战略储备粮,稳妥的让黎民百姓度过危机?

郭某人在北方的安排和经营到底会不会因为他们的胡搞乱搞而彻底破产?

这是郭某人不敢确定的。

要是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没有强大的运力的情况下,必然造成冀州百姓大规模南下逃难的现象。

会死多少人就真的不好说了。

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给后人,不能过于期待后人主观能动性。

有些事情前人做不好,也不能责怪后人做不好,更不能认定后人一定比前人要强,就心安理得的甩锅给后人。

魏帝国从建立起来的那一天起,或者说从郭某人死了以后,大抵上就是在走下坡路了。

他觉得自己必须要留一手。

为了后来的子民们不会挨饿受冻,提前给他们准备一条生命之路,或许并非不可行。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后面真的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不可预知的情况,导致整个北中国都遭了灾,这条大运河也是北中国百姓们的生命之路。

宁可在这个时候忙一些,受点累,甚至冒点风险,郭某人也想着为后人多做一点什么。

尽量多做一点,让他们少吃点苦,少受点灾,有口饭吃,有件衣服穿。

他们真的很苦很难,不应该更苦更难了。

纵观历史全局,他们从来都只是户口统计册上的一串数字,从没有谁把他们真的当人看过。

朱元璋或许把他们当人看过,再来,就是现代了。

数千年辉煌的中华历史,是他们的血泪铸就的,这一点,郭某人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不能否认。

中华历史才不是只有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还有他们。

所以郭某人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到时候就算自己死了,不在了,不能继续保护他们了,这条大运河依然能给他们带来些许的希望。

交通就是生命。

交通效力可以挽救生命。

所以,现在的人们吃点苦头吧。

在我还活着,还能掌控局势的时候。

怀着这样的想法,郭某人觉得田丰的建议是有意义的,对于北中国和南中国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所以郭某人觉得这样做是可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