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东汉末年枭雄志精校 > 九百七十三 我的孩子不该平庸(第1页)

九百七十三 我的孩子不该平庸(第1页)

,,,!

郭鹏叹了口气。

“世上哪有完美的制度呢?只有对当下最合适而已,可是天下在不断地变动,一切都在发生改变,若不能与时俱进,就注定会被时代所抛弃,周王室就是如此被抛弃的。

分封制一开始是很好的,帮助华夏从关中扩张到了黄河下游,还在蜀中,在河北,在江南都建立了领地,各诸侯国人口日渐增多,国土日渐增大,也渐渐有了争霸之力。

我认为,至迟在厉王宣王时,周王室就该着手削藩了,当时分封已近二百年,各诸侯国无论是人口还是财政亦或是兵力,都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而且天下交通也发生巨大改变,周王室但凡有有识之士,都该意识到各诸侯国摆脱控制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周王室没有。

宣王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以至于幽王死于申国和戎族之手,烽火戏诸侯是谎言,一个被诸侯国捧起来的周王,难道能制衡诸侯国吗?

平王已经没有统治根基了,所以说,这是当年武王分封所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而那时已经过去数百年了,难道是武王的错吗?”

曹兰默默点头。

“这当然不是武王的错。”

“阿兰,数百年之后的事情,谁能预料到?武王能吗?姜尚能吗?他们都不能,他们是当时最厉害的精英,他们只能做到在当时来说最好的选择,对当时最有利也是最合适的选择,他们没有做错。

后人没有与时俱进的眼光,没有打破祖宗成法的勇气和睿智,没能改天换地让制度变更使国家焕发生机,这是后人的无能,而不是先人的错。”

曹兰看着郭鹏。

“所以,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有最好的选择?”

郭鹏点了点头。

“这几年闲暇时,我认真研究了郡县和分封,把那一千多年的历史都捋了一遍,然后我意识到,郡县利于统治,分封利于开拓,各自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郡县制非常利于皇帝治理天下,但是不便于开疆拓土,一旦天下统一了,地方官吏的权力在郡县制之下就会受到极大的制衡,无法掌握全部的权力,事事都会受到掣肘,他们无法继续开拓。

分封制就不一样,军政财大权都在封国国君手里,他不需要中央的允许就能主动出兵,会节省很多时间,从当地出发向外开拓,他充满了开拓性和自主性,这方面的优势就特别大。

但是同样的,分封的问题就在于地方权力过重,太容易和中央争夺权力,引发地方和中央的矛盾,时间短还好,时间一长,就会引发国家分裂,而这,是立业之主看不到的。”

感觉郭鹏说的很有道理,曹兰点了点头。

“所以才有战国七雄的争霸?”

“对,就是因为分封,才有了战国七雄的合纵连横和争霸。”

郭鹏开口道:“之前我相对于汉帝来说,实际上就是分封诸侯,中央不能牵制我,不能命令我,我一门心思想着统一,可是立国以后就不一样了,为了国家稳定,郡县制是必须的。

没有分封国君的权力,地方官员只能墨守成规,保境安民,无法对外开拓,所以郡县本身就是为了统治而不是为了开拓而设计的,为的就是统治,而非进取,分封制就不一样了,为的就是开拓。”

曹兰觉得自己听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但是既然如此,又该在什么地方设立封国呢?如果在江南……或者辽东?”

“不行,必须在咱们不能控制住的地方设立封国。”

郭鹏摇了摇头,开口道:“咱们魏国很大,很强,人口很多,交通便利,国家政令从洛阳可以传达到任何一个角落,尽管如此,以我们如今的状况,可以掌控的国土面积也是有极限的。

我以为,向东能把平州设置郡县予以掌控,向南能把交州设置郡县予以掌控,那对我们而言,至少在百年内,向东和向南两个方向上都是极限了,无法继续对外扩张,无法设置郡县有效统治。

政令和军队的抵达需要时间,这个时间一旦超过了某个极限,政令就失去了效果,军队就不能及时平定叛乱和祸事,如此一来,咱们在当地的统治就会崩溃,得不偿失。”

“是这样吗?”

曹兰不懂政务,眨巴着眼睛看着郭鹏。

郭鹏缓缓点头。

“对,用郡县来统治是有极限的,无法无限的扩张,我派人算过,推演过,这个极限,大概就是三个月的时间,从洛阳出发的军队和政令三个月能抵达的最远地方,就是这个极限。

超过这个极限,我再强,军队再多,也无法统治,除非交通发生飞跃,所以我就在想,我要把这个极限找到,然后,把咱们的孩子送到极限之外,在那个地方给他们封国,让他们自己对外开拓,自己进取。

如此一来,在魏国做皇帝的阿瑾不会受到分封出去的孩子们的威胁,分封出去的孩子们的进取也不会受到魏国国内的钳制,双方互相无法实质性干扰,或许,这是唯一的办法。”

“那么远的地方吗?”

曹兰似乎有点舍不得:“那孩子们不是永远也回不了家了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