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天选麒麟儿 > 第151章(第1页)

第151章(第1页)

更何况,许盈可是视收购鲜蚕茧为翻盘机会的!

从豫章郡各处乡里收购而来的鲜蚕

茧通通装船,只要一只船装的差不多了就出发,目的地自然是东塘庄园。豫章郡内水运相当发达,船只往来的速度很快,不多时满船的蚕茧搬到东塘庄园的炕房中。

经过炕床处理,这些蚕茧中的蚕宝宝被杀死,并且没有污染到蚕茧之后,这些蚕茧还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东塘庄园的织室可以慢慢消耗这些蚕茧,不用担心日后缺蚕丝用了。

鲜蚕茧收购大作战动作迅速,主要是蚕茧的处理也是讲究时机的,就算不指望能得到最优质的生丝了,至少也要过得去。要是蚕茧处理的时间太迟,不说蚕宝宝要化蛹成蛾,对蚕茧的质量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都用心些,纵使是忙碌,也就是这几日了!”在炕房内外,做事的人忙忙碌碌,小组长们纷纷给下面的人鼓劲打气,同时也是一种警告。

这时一年到头也就是养那么几批蚕,虽然养蚕户各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同批次的蚕不可能真的同期结茧,陆陆续续结茧的蚕出现在两批蚕之间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总的来说,还是有相对繁忙的时期的。

至于平常,虽然也有活干,却是轻松惬意了不少。

等到几日之后,这一次的鲜蚕茧收购大作战完满结束,经过处理的蚕茧一筐一筐堆满了适宜存储的库房。对于做事的人来说,还远不到休息的时候,因为这些蚕茧还得缫丝呢!而这是整年都要做的活儿。

但相较于这些日子的争分夺秒,劳动的紧张程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样品了?”许盈拿起一本‘书’仔细看了看。

自从上次雕版印刷经过了试印,已经确定可以开始做印刷品了。至于说还有缺陷、还不熟练的部分,就在真正的印刷中慢慢修改、调整就好了。

至于印刷的第一本书,自然就是许盈的《战国论》,毕竟本来就是因为《战国论》,这才有了雕版印刷术的念头的。

即使是在古代,只要肯不惜工本,也能搞出让现代人瞠目结舌的作品来。所谓现代人难以理解的‘黑科技’‘工艺’,其实不过是古人不考虑盈利,纯粹用财力、人力、物力去堆而已!

现在许盈到不了那个地步,但新印刷的《战国论》

确实没有考虑过赚钱的问题,许盈只是让印刷的工匠不要吝惜花费,尽可能做的精细一些。

装帧上使用了一种厚皮纸为封面,颜色是浅黄色的,上面还有印刷的七国形势图,然后再右上角的长方形小框中用魏碑字体写着‘战国论’三个大字。

魏碑这种字体兼有汉隶的气势古朴,又下承后世术法的端正秀丽。虽然和魏晋南北朝这段时期的碑刻很有关系,但真正成熟是很晚的事情了。许盈练的是褚体和瘦金体没错,但打基础的时候练过好些帖子。

他的魏碑固然不值一提,连游戏之作也称不上,但在此时却足够让人眼前一亮了。

这种字体与先秦战国时代相结合,给人的感觉就十分不同。

翻开书页之后,里面按照许盈的安排,有目录、有书页现在的书籍是没有这些的,这对于读书的人来说就有一些不方便了。不过这个时候读书本来就是少数人的事,他们认为‘书’本来就是这样,倒也不觉得不方便。

《战国论》分为上下两册,二十多万字在此时也不是小打小闹了。

印刷版用的纸张是最好的,印刷的字迹清晰、精美,对比此时的‘手抄本’图书,居然还要好不少!

“这是自然的。”发现许盈竟然为此惊讶,吴轲扬了扬手中的《战国论》:“抄经之人都是书法优异者,但手抄经文劳心费神,案牍劳形之下,总不能一以贯之,雕版印刷则不同,是真能字字如一的!”

抄书抄的再好,也很难化身人肉打印机或许有些人能做到,但这种绝对是极少数。这样一来,书籍就显得不那么‘整齐’了。

更麻烦的是,手抄经文还有可能涂抹修改现代人可能用涂改液,古代人就可以用雌黄。现代人可能直接画一道杠,古人也同样如此。看看《兰亭集序》就知道了,书圣大大在其中亦有信手涂抹的痕迹。

抄写经文之人不可能有太多修改,但偶尔一两处修改,也不可能因为这么点儿错处就废弃重写,那样就太浪费精力了——读书时候有的同学有强迫症,写坏了一个地方就一整页撕掉重写,但大多数都是修改一下就算了。

相比之下,雕版印刷出来的《战国论》就不同了,

在刻好雕版之前,文本是经过校阅的,而雕刻之后雕版亦有检察,几乎不可能出错。印刷出来也是极其整齐漂亮,虽然少了手写的‘神韵’,但说实在的,一般的抄经人书法,其实也够不上‘神韵’两个字。

书中还配有一些简单的插图,比如当时七国的战争局部图,又比如一些人物故事图,‘赵氏孤儿’‘商鞅变法’什么的。线条相对简单,但并不因此简陋,风格基本上是二十世纪连环画的样子。

既有审美,又在雕版印刷术的能力范围内。

“不错。”许盈对于手中的样品十分满意,询问吴轲:“印了多少册了?”

吴轲伸了个懒腰:“雕版已制成了,印刷起来自然迅速,头一批印了一千部,上下两册就是两千册。若是还有需要随时能够加印,不过如今还没装订完好,只是先订好了一部,立刻就给郎君送来了。”

()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