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相宝2秘物 第1141章 > 第190章 密云金秋(第1页)

第190章 密云金秋(第1页)

卢灿又看看缸壁,婴戏图,倒是有点味儿,不过,釉色很次,有轻微剥落迹象。这只瓷缸,要是放在三十年后,兴许能卖个两万三万港纸,现在,它一文不值!

缸无漏,意料之中的事情,卢灿遂即将目光转向缸中画轴,一共七根,其中四根宽轴,也就是轴长超过五十公分,两根中轴,也就是轴长五十到三十公分,一根短轴,短轴通常意义上都是手卷。

将这七根画轴抽出来,搁在柜台上。

其实,无需一幅幅打开看,没必要。通常情况下,只要先看轴头再看裱纸,就能断定这幅画是不是新裱,裱工如何——如果轴头一般,裱工粗糙,基本上能判定价值不大。

不过,这次为了“捡漏”,卢灿准备全部打开看看,万一有夹层呢?当年张老不就用“一眉道人”的名义,制作画轴,掩藏真品么?

打开第一幅画轴后,卢灿就知道自己想多了,莫士辉对东方艺术品不陌生,要是有价值,又怎么会放任这些画轴在瓷缸中吃灰?

这是一幅五十年代的机制中堂画,也就是说,是印刷品。印制的是黄河壶口瀑布,拍摄者选取的角度很特别,有一种国画的流畅,将壶口瀑布拍摄得雄浑壮阔。

想来,莫士辉从香江带回这些画轴,估摸着也是为了满足某些“猎奇”的顾客——他们能透过这幅画,了解到中华的大自然风光。

手指在画幅四周压了压,没有夹层,卢灿都懒得再卷起来,就在这幅画的上面,打开第二幅。

果不其然,又是一幅机制画。

这次是长城,蜿蜒雄壮,在满山的映山红的衬托中,宛如巨龙入花海非常壮美!

这次,卢灿在底部发现一行印制说明——京城密云县印刷二厂1960年10月印制。

他的“捡漏”小心思,这会彻彻底底被戳破。

第三幅宽轴,是吉林天池雪景,也很美丽,宛如冰封仙境一般。摄影者的水平,连卢灿这个外行都发出惊叹。

第四幅宽幅,略有些奇怪,红叶满山,群山环绕中一片辽阔的水域,波光粼粼,应该是湖面或者水库,大坝上有着无数人在欢呼,衣着自然是五六十年代的服饰……

前三幅纯景色,偏偏这幅有人物?

卢灿一时间没认出是哪儿,低头再去寻找文字说明,在画幅的另一侧找到“密云金秋”四个字。

哦喔,原来是为京师密云水库落成而拍摄的!

得,再回过头,重新翻一遍刚才看过的三幅,他在上角相同的位置,分别找到“长城春色”“壶口夏吼”“天池之冬”。再加上这幅“密云金秋”,刚好构成一套四件的四季图。

哟呵,这套作品,虽然是印刷品,可是已经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

既然有收藏价值,那就得好好看看!

卢灿很快又从左下角找到“摄影:张印泉”,这四幅,都是他的作品。

哈哈!真正的柳暗花明!这套印刷品很有收藏价值,甚至可以说不比一般的艺术品差!

机制画也有收藏价值?

那得看作品!

首先,它的摄影者张印泉很不一般。

这位老先生是中国第一代摄影大师,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摄影行业奠基人!

冀北唐山人,1900年出生,毕业于国立政法大学,中国第一个国家承认的摄影家协会——北平摄影协会主席,还是开国后的中国摄影学会副主席,著有《摄影原理与实用》、《人造光摄影》、《摄影应用光学》等理论专著。

张印泉在人物、风光摄影方面非常独到,有着一种“国画”般韵味。

这一切,恰恰来自于他在学习摄影之前,先学过六年的国画经历。因而,张印泉的摄影作品,几乎都在表现“纯美”和“诗意”。

这一套四件印刷品,绝对是张印泉先生“诗意摄影”的巅峰之作,值得收藏!

其次,这是一套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印刷品。

密云水库,非京城人士,知道的恐怕不多,那么,它凭什么能和“壶口瀑布”“天池”“长城”这些知名景点,并列为四季景色素材之一?

原因很简单,这套图就是为“密云水库”而制作的!

密云水库建设于1958年,落成于1960年9月,动用人工二十多万人,库容40亿立方米,供应京师千万级人口的生活用水,称之为京师的生命之河,毫不为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