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我成了被掉包的罪臣之子讲的什么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刀营考核开始了(第1页)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刀营考核开始了(第1页)

刀营选拔考核终于开始了。

早两天前因为场地的原因没能考成,幺鸡他们几个的训练场,就设在随意府的北厢院里,原先里面种了一片桃林,据说是为了哄常百户夫人开心,特花了大价钱移植过来的,结果因水土不服,桃树挪到了此处,别说开花,竟连片叶子都存不住,纷纷掉了个秃。

幺鸡几人便天天用这些枯树练刀,今天劈一块明天劈一块,不消几天,北厢院就叫他们霍霍个干净,后又重新找人在里面的空地上打桩,桩体上按凌湙指点的方式,用边城特有的干蒿草编成绳子裹了一圈,外部又裹了层猪皮革,做成锻炼基本功的打木桩。

他们的跑马地不在这,北厢院这里是几人练功住宿的地方,打木桩属于热身活动,每天清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来此打一遍桩,之后再上城外圈定的跑马场去练骑射,那边有齐葙每日坐镇,新建的骑兵营就在那处日日集训。

凌湙提出了考核制,每旬考一次,月底统计成绩,不合格者降去步兵营,同样的,步兵营那边也一样,只要能力优秀,不因身体条件而受制,都有升进骑兵营的机会。

只幺鸡他们几人比骑兵营多一项训练,就是杀伤力巨大的刀阵,马上马下的阵型都要求他们人刀合一,训练的时候为使他们形成惯性冲力,凌湙令人在场地中央竖了丈高的七星桩,对应着他们现在七个人的位置,策马奔驰的时候一人一桩挥砍而过,练的就是刀透体的臂力和巧劲,勿要在真正对上敌袭的时候,一击使人身首分离。

设打木桩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他们的臂力,要练成气沉泰山感,必每日挥臂击打上百余次,风雨不辍。

齐葙惜刃,步兵营那边训练的常用器械,都是无枪头的长枪,骑兵手上倒是都给了长刀,但训练时挥砍的对象都是蒿草扎的草人,使刀刃能最大程度的保持不卷不折。

他这套训兵方式,都是现行军队的常规方法,概因了刀枪不易得,和冶炼技术导致的兵器损毁率高的原因,为能保证战时军备足够,日常训练便想了如此方式代替。

不能说不好,至少在整体听令指挥上,这样的训练方式已足够,但就威势血气方面,这样的训练总缺了股人心上的锤炼,没有铁血的惩罚手段,在士气提升上效果不显,长此训练更容易使人起松散惫懒之态。

齐葙前锋营出身,自有一套治军手腕,凌湙既将队伍交给了他训练,便不好对他的决定有质疑,但幺鸡几人这边,每日训练的兵器,给的都是实打实的军制朴刀,对阵的七星桩更是实心圆木,坐下马骑更是现下马匹中最顶尖的那一波,每日训练策马疾驰时的张力,对冲而过的威势与赫赫气血,都已经成了新兵营和城中孩童眼里的壮观场景。

他们没有见过刀营对阵羌骑时血雾蓬起的壮烈,却能从七骑一往无前的气势里,看出这种阵仗的杀伤力,每日集训后,都有人偷偷的回去加练,试图能从中学到一两招保命手段。

当然,这代价也是巨额的,几人每旬耗费的长刀,是步骑两营的总和,便是做七星桩的圆木,也是一日一换,劈碎裂的木头全拉去当了柴禾。

赵围要进刀营,正是因为头一回见了这种训练方式,被其间的热血蛊惑,再有月牙湖夜奔时所见景象的震撼,是每日必要守在场地边上,一遍遍的看着幺鸡他们用蓬勃张扬的刀尖,挑飞劈裂丈高的七星桩,碎屑满天里,让人恨不能仰天长啸。

他要进刀营。

这才是热血男儿应该进的地方,哪怕马革裹尸,也不枉白来人间一遭,如此,他便向王听澜吐露了心愿。

王听澜在凌湙的支持下,招到了百名女兵,她自己没有训兵方面的知识,却知道该向谁请教,齐葙和凌湙都被她的认真打动,相继给了她新兵训练手册,和兵营管理方法等物,女兵营设在了垂拱堂北院,靠近蓄水坝边。

这也是凌湙急于烧砖的原因之一,目前所有人都挤在一处,一个是因为人少,另一个就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房屋规划,城北原居民圈的地方占了一半,两边府占了另一半,可殷子霁统计出的实际人口,每家连带着仆妇,最多的一家不过五十来人,占的那些用做花园赏玩的土地,种的那些长不出果子的花树,叫凌湙看的非常气恨眼谗。

我的人马连营房都摆布不开,你们倒还有闲心赏花吃酒逛园子?婶能忍,叔肯定不能忍。

打倒地主阶级跟弹幕似的,第一时间从他脑子里闪过,每日策马从那些人家门前过时,就会想一遍,最宽容的想法,就是让那些人将多余的空庭宅院让出来,最铁血的手段,就是将这些躲家里,仍不肯面对现实的富户们全给撵出边城,他不伺候了。

就连殷子霁也从原先的怀柔策略,转向了凌湙的霸道手段,使人给城北那些仍做着软抵抗的人家传了话,要么离开边城,要么交出闲置的土地,若大个城北,不能仅止住这一条街区的百姓,其他地方也是要砌房盖屋供人使用的。

这些富户自经了汪家一事之后,便懂了收敛,然而要他们交出自有土地房宅,仍跟要挖他们的心头肉一般,派了家中管家串联了些老耄,要去随意府和垂拱堂门前静坐。

可笑他们还没联络好人,家中仆从奴妇就开始找借口离岗,出了主家门直奔城南砖煤区,又有壮硕仆妇半夜跟队去北山挖煤,半月不到就攒够了赎身钱,一把拿到家主面前要脱籍,且不止一家,城北各家几乎家家都有仆奴要走,闹的沸沸扬扬每日不休。

殷子霁得知这一情况,是直接派了人在街上守着,但有哪家门里传出主家强扣仆妇不肯发还身籍的,就直接破门主持公道。

登籍的时候考虑到奴籍制的遗留问题,这一部分人便没统计出来,仍让这些富户们保留了从前的待遇,然而后来殷子霁才发现,凌湙是对的,这些人并不会因此感激他,反而会得寸进尺的提更多超常待遇,以此来显示他们在城中的特别。

凌湙并不耐烦与这些人虚应,自入城北后,只要不到他面前找事,他就全权交给了殷子霁处理,到目前真正过他手的,只有汪家,结果大家自然也都知道了,胡萝卜田被拔了充公,连同汪家在城西的铺面一起,统统都被收进了垂拱堂。

砖窑开烧,老秋族长便被摁在了那处,连同他一起的还有族中妇孺,自从不用每日去山上凿岩石后,族中孩童妇孺们就轻松了不少,又时常有袁来运遵照嘱咐私带的粮饼、净水,整个厌民族地里,悲苦已经渐去,便是跟着秋扎图一起出来为凌湙做事的族中青壮,也肉眼可见的壮实了起来,身上衣裳也换成了统一的青布短打,个个看着精神极了。

尤其当凌湙给了四瓮子豆油后,便是族老们也忍不住起了离开城东的心,城南已经搬空了,城东与城南一样都存了太多苦难记忆,如果能离开,他们当然是愿意的。

老秋族长一知半解的烧砖知识,被凌湙捧着一顿夸赞,之后很顺手的就将烧窑之事拜托了他,纵使老秋族长有被赶鸭子上架之感,也对交到手上的重任不敢起轻慢之心,他活了这么大把年纪,一颗心只为了全族谋划,如果砖窑能在他手上立起来,那照这个年轻城主对他们一族的招揽态度看,砖窑以后的管事人只会从他们族中出。

没有什么能比给族里谋一长久的生计更重要,老秋族长半推半就的成了砖窑处主管,在凌湙不来的时候,统领着城南城东两边的百姓,高效而快速的照着凌湙的土窑又挖了两个,然后三窑并开,日夜不熄火的开始了守窑的日子。

凌湙就是觑着第一窑砖未开的当口,在幺鸡来报,说考核场地已经准备好的情况里,点头答应了前去观看他们对于新成员的考核项目。

都是幺鸡他们平时训练的常规方式,所不同的是,幺鸡将凌湙曾经教他玩的一对一格斗加了进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