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农门贵女山里汉子夜宠妻txt > 第 27 章(第2页)

第 27 章(第2页)

林宇桑解释来意,与刘家众人一番谈话,才得知原来四塘村的四口荷塘是村子里的公用荷塘,要买莲藕需要跟村里的里正谈。

接着林宇桑又被刘家小子带去找了四塘村里正,四塘村的莲藕都是天然的,无人栽种,村里谁家想吃就去挖。

但林家毕竟不是本村人,四塘村里正临时召集几个父老族亲商谈一番,同意售卖给林宇桑莲藕。

林宇桑也不是个会讲价的,碰巧四塘村卖一斤莲藕的价钱跟林家心里价位差不多,一文钱一斤,买了五十斤以上就两文钱三斤,林宇桑先买了一板车的量。

天黑前将此事解决完,林宇桑推着一板车的新鲜莲藕回了大坛村,因着是晚食饭点,路上并没多少村民,有也是忙着回家的汉子,没有问什么就打了个招呼,林家买莲藕的事也就无人知晓。

晚食过后,许氏去隔壁跟吴氏借了几个盆和桶。

从戌时四刻开始,林家厨房里就响起了菜刀笃笃声。

许氏将削完皮的莲藕切成能放进石磨孔的大小,林景逸和林思虞负责将切好的藕块装木盆里,一点一点的搬到院子里去。

磨藕自然是力气大的林宇桑来,当时说用石磨是一回事,现下真的用上了石磨,这么劳累的活,看得林思虞直心疼她爹。

可惜古代没有破壁机,只能用这最基础的石磨,她家也没有驴子,村里最东头的王六家,也就是王四喜的族人家倒是有头驴,但人家不想借用,他们家也没法子,只能林宇桑弓着腰抓着木辊用蛮力推。

一板车的藕足足有个三百斤的量,林宇桑推着磨转着圈将藕磨成泥,再碾成更细腻的浆液,他就算是个强壮汉子,长时间的推磨下来,也累得有一些呼哧带喘。

稠状藕浆通过磨盘口流进木桶里,装满两个大木桶后,所有藕都磨完了,林宇桑塞了窝窝补充体力后,一家人又各拿块纱布开始洗浆。

洗了一半藕浆时,因着林景逸明日还要去学堂,林思虞就劝着哥哥去休息了,她爹娘也让她去休息,但林思虞心想自己明日也没事做,就不顾爹娘的反对,继续洗浆。

火把上面的火油布都快燃尽了,三人洗浆洗的手指头也皱起了皮,弱弱火光中,许氏指向装盆里的藕渣,笑道:“这么多,接下来咱们家可紧着吃藕丸子了,就是这藕丸子不及从前那般软和、藕香多些,费牙口。”

毕竟之前炸藕丸子用的是较水润的藕泥,这藕渣粗糙些,扎嘴。

林思虞打了个哈欠,乖巧应声点头后,看了眼狗窝里睡得正香的毛毛,连晃脑袋让自己提起精神,手上动作不停。

她人小,拼全力洗出来的浆十次也赶不上爹娘洗的,但聊胜于无。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所有藕渣被过滤出来,白色的藕浆水装了满满五大盆,火把也熄灭了,今晚云彩遮住了月亮,没有月光照耀,院子黑黢黢的。

熬了大半夜,终于是赶在寅时(凌晨三点)之前忙活完了,三人累得眼皮子打架,收拾下就去歇息了。

林思虞倒头就睡,睡到三竿起时,许氏已经将前面的步骤做完,藕粉也都晾晒到日头下了。

就这么过了一天,藕粉彻底晾晒透,许氏抱来两个陶罐将藕粉装了起来。

那晚他们做事细致,藕丝毫没有浪费,藕浆过滤的透透的,最后一板车的藕出了三十斤左右的藕粉,出粉率不错。

现在天不热,藕粉装起来放阴凉处能放上一个月,林思虞也不担心藕粉坏掉。

第三日一早,林宇桑就带着林思虞去县里卖藕粉了,许氏则在家绣要卖给程四娘的绣品。

上了牛车还被几个村民问带着这些去做什么,听说是去卖些吃食,车上的汉子妇人也不在意,卖吃食能挣几个钱,想来也是许氏做的,虽然人家手艺好做得好吃,但在县里卖这些还是比不过那些老铺子的。

林宇桑身上背了个方形背篓,背篓上盖着块麻布,里面装的是藕粉陶罐和竹筒。

左手拎着个塞了木块火石未点燃的炉子,右手拎着个烧水壶。

至于用来调制藕粉的水和摆放的小桌,他们商量过了,打算去县里人家租用,一文钱的成本,比拎着装水的木桶和小桌过去轻松。

这让林宇桑忍不住感叹,若是住在县里就没那么麻烦了,或是挣了银钱后买头牲畜支辆摊车,也不用坐张老汉的固定牛车,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卖完了就回来,不用浪费时间。

牛至少要二十两太贵了,几两银的驴子等他们挣了银钱后咬咬牙也是买得起的。

林思虞手里则抱着个竹篮子,篮子里放的是“林记荷花粥”摆摊条幅和几十个手指长洗干净的薄竹板。

薄竹板是用来当勺子用的,制作起来十分简单,用的做竹筒剩下的竹子,林宇桑一分钟就能做四五个,当做一次性勺子非常不错,免了刷洗的时间。

竹筒肯定是要洗的,毕竟一根竹子也就能做十几个,用一次扔一次的话,太过奢侈,山上的竹子也不是让他们这样可劲儿造的。

勺子是直接接触嘴巴的物件,一次性薄竹板的话,让有些有洁癖的客人也能心无芥蒂买藕粉吃,一根竹子能做成百上千个,也不用心疼,客人用过的还可以他们带回去当柴火用。

竹篮里还有裁好的丝线和能包住竹筒的绿叶子,这也是林思虞提议的,她想着可能会有客人想要打包带走,就可以用叶子封口丝线系住。

在牛车上下颠簸中,很快到了县门外面。

听到张老汉诶了一声,林思虞将篮子放板车上,抓着她爹站起来,好奇的远远望去,发觉今日同往日不一样。

县城门外不再是只有一左一右两名守卫,反而好多个守卫,乌泱泱的穿戴着红黑甲,看不清有多少个,气氛有些严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