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仙侠版水浒百度百科 > 第321章 登基称帝(第1页)

第321章 登基称帝(第1页)

第321章登基称帝

皇帝即位,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仪式和程序。

其中一项重要的仪式就是“三辞三受”。

这项仪式通常是由皇帝在即位前进行三次推辞,然后接受臣子的三次劝进。

别以为这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事情远没这么简单。

所谓“三辞三让”,最初是指主、宾相见的一种礼节,即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后指周泰伯让位于三弟季历的故事,后人称颂此举为盛德。

从汉代开始,“三辞三让”演变成为开国帝王登基时的一种必备仪式,用以表示皇帝的谦虚和礼让。

像汉高帝刘邦,三让不得后,“无奈”地表示,为了国家,从了。

所以,这套形式又称为“三劝进”,顾名思义,是臣子们要进行三次劝进,被劝进者要连续推辞,第三次的时候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表示接受。

汉文帝刘恒,可能是因为非开国之主,皇位也来得突然,所以足足让了五次。

王伦率领众人站在庭院里,向江鸿飞行君臣大拜之礼,朗声说道:

王伦话音一落,文武百官,以及集合在门外的三军将士,连声高呼万岁万岁!声音洪亮,震天动地!

魏文帝曹丕,汉献帝第四道诏书来到之后才“被迫”答应。

可就在那时,已经等了江鸿飞大半天的王伦,吴用,公孙胜,裴宣,柴进,李应,扈荣,蒋敬,李纲,陈遘,李处温,赵鼎,陈康伯,仇悆,陈公辅,唐昌,蔺仁,李处能,于仲文,曹勇义,契丹官耶律大石、萧乙信等臣,以及在燕京的所有将领,全都排队来在寝殿外,劝江鸿飞登基称帝。

此时,燕京城中政治气氛也很热烈,民众都在议论江鸿飞登基称帝一事,很多人都为江鸿飞拒绝登基一事顿足捶胸。

总之,皇帝的即位必须经过臣子的劝进和皇帝的推辞。

“宋主昏庸,宋地已失十之七八;辽主不德,辽地已丧十之八九;金主跋扈,金人四处抢掠,国运必将不长。宋政、辽政、金政陵夷,豪杰并起,大者窃据称尊,小者连数城邑,皆恣为残虐,糜弊生民,天下大乱极,必将有新主。新主祀者,非公而谁?公在民间,闵焉伤之,已而为众所推戴,拒之益来,乃不得已起义,即条法令、明约束,替天行道,务以安辑为事,故所至抚定,民咸按堵。公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以天纵之资,起自田里,遂成大业。七八年间,荡涤群雄,戡定祸乱,拓土琉求,解放山东、河北、福建、两浙、广东,收复燕云十六州、平滦营三州,立不世之功。天下共公,舍公其谁?愿公即皇帝位以定天下,上以慰祖宗在天之灵,次以安数地臣民之愿。然后,号令天下,平定四方,天下混一,天下幸甚!”

江鸿飞真是万万没想到,王伦、李处温他们这些人,对于自己建元改制的事,这么猴急。

与此同时,江鸿飞眼角的余光看见,吴用冲自己轻轻摇了摇头。

这日,燕京城内传说,每天傍晚,从四邻八乡遥望燕京州城内,只见金光满天。金光经夜不熄,一直到天亮。有识之士认为,此乃天降祥瑞,正应了江鸿飞登基称帝一事。

王伦率领众人站在皇宫前,又一次向江鸿飞行君臣大拜之礼,说道:

“盖闻自古帝王之兴,必有受命之符。故白鱼潜跃,武王作周。赤伏显符,光武兴汉。燕京之瑞,则金光见也。天命彰彰,著闻周之武王,汉之光武,何以过此?今天命已兆,人心实归。公应天顺人,宜适机会。天命不可以久滞,人心不可以强违,万机不可以暂旷。天下盼公登基称帝,如盼甘露。公再不从,失亿兆心,则大事去矣。公其可久稽天命乎?其可弗顺人情乎?古人有言曰:违天不祥。愿公亟即帝位,上留天心,下塞人望。”

说回江鸿飞。

江鸿飞见了,装出一脸惊讶,斥责王伦等人:“你等出甚言?可斩也!”

见江鸿飞“不为所动”,王伦于是伏地恸哭,一边率众人再拜,一边说:“天下无明主,群心惶惶。公不早为之图,后时有悔。愿公以天下万民为念,速登大统,先正尊位,生灵延颈以望,愿公幸听,俯徇群情。臣王伦率群臣昧死上言,俯伏再拜。”

那日,江鸿飞跟一众金国的皇室之女、宗室之女荒唐了一宿带大半天,强如江鸿飞,从寝殿中出来,都不禁脚步有些虚浮了。

江鸿飞义正言辞地拒绝:“江衍并无此心。”,然后毅然决然地离开,表示自己不能接受众人所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