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中文网

3Z中文网>我给秦始皇送药 > 秦始皇(第2页)

秦始皇(第2页)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确实是应该的。】

【修长城以抵御匈奴,让百姓们免于被匈奴侵略和骚扰,才能安心耕种和生产。】

【修驰道以连通各地。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连通各地后才能更好的让百姓们种植的粮食,生产出的布匹和其他商品更好更快的流通。】

【修水利设施,让多少本来难以灌溉的贫瘠土地成为良田,产出更多的粮食,让百姓能吃饱。】

哭泣的百姓们抬头看着天幕中穷凶极恶的匈奴人杀人劫掠,吓得瑟瑟发抖,又看到匈奴被驻守长城的军队打跑,被掠走的人们也被重新夺回。

原来,长城是这样的用处吗,还有那平坦好走的道路,灌溉方便的良田,若我家的地以后浇水能有这样方便该有多好啊。

【可,是人就会累,会痛,这些工程若是慢慢来,分散一点进行,百姓们也未必不能接受,始皇在位时,大部分确实是这么进行的。】

【可秦二世上位后,才是苦难的开始,毫无节制的修建宫殿和奢侈享乐,彻底打破了百姓所能承受的底线,在这之上,又肆意加重秦法惩处底层官吏和百姓。】

【秦律太过严苛又刑罚过重,比如一人犯罪牵连家属邻里,就连罪案发生地的居民也必须捕拿罪犯以后才能免除刑罚。】

【处罚时更是各种残酷的肉刑不断,腰斩,戮刑、磔刑,黥、劓、斩左止、宫刑等等不可计数。】

【百姓如同一根绷紧的弓弦,到了某一天,这根弦,终于断裂了。】

【秦律中好的地方当然不少,比如对现在的我们来说都算先进的惩治家暴的法律。】

【可不要忘记了一件事,六国贵族还在,在很多地方秦律到底如何执行,完全取决于下面的小吏和当地贵族。】

【秦灭六国太过迅速,短短十年间就扫灭六国,这固然是始皇不世功绩的体现,然而,有利就有弊,秦国扩张的太快,又要按秦制推行郡县,那这会面临的一个直接问题就是,熟悉秦国律法的官吏够用吗?】

【秦律规定的太过细致,太过宽泛,这些既是秦律的超前优秀之处,也是秦律的不适用之处。】

【对当时的社会关系来说,太过细致的律法不一定适用,在封建时代,对百姓来说,皇帝和管理者们能少折腾,不折腾,就能让百姓缓过几口气来,华夏百姓们的韧性一直很强。】

李世民听到这也是不由点头,他在朝中裁撤了不少人浮于事的官职,可这只是在朝中,到了州郡的县府,不论是征收田税还是其他徭役,朝庭的律法可能只取三成,可官吏实际执行到百姓身上,就可能变成七成甚至更多。

他能管束官员,可更下面的小吏,基本都是由当地的郡望世家和豪强家中的人担任,他们甚至一定程度上能把持整个州县,一些官员想要在当地做些利于百姓的事,都被这些府吏逼的动弹不得。

【当秦末烽烟四起,各方诸侯征伐不休时,谁又低头去看过那些处于战火中的百姓们呢。】

【只有刘邦,他入关中后,先是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就是这简单的三条后,关中百姓争相带着牛羊酒食献给刘邦和他手下的军士,而刘邦回答说,我仓库中的粮食还很多,并不缺粮,就不让百姓们破费了。】

【关中百姓自此人心皆向刘邦,生怕沛公不在关中称王。】

【这一做法和思想,也延续到了汉朝开国后,汉朝前期一直用黄老学说,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生息。】

黔首,他们有这么重要吗

六国贵族也在思考,对他们来说,黔首除了为他们种地服徭役外,也就是打仗时征用,他们天生就该是自己的奴隶,哪用得着对他们好。

始皇想起秦国变法后,有许多六国百姓迁徙至秦国,只为了能多分一些田地,为了多些粮食,也许,自己的脚步偶尔该暂时停一停。

【这样一点即燃的局势,即使扶苏上位又能怎样,他的眼界和仁心,注定他逆转不了天下大势,也许他还会恢复分封,将秦国七代先祖积累而成的伟业葬送。】

【也许秦国可以保留下来,但争天下的楚汉分出胜负后,前者楚和秦国有灭国之仇,后者汉是始皇大一统思想的真正继承者,前者获胜必然要灭秦国报仇,后者胜了也肯定要灭掉这个苟延残茶的秦国,以达到天下一统的目的。】

【所以,在我看来,扶苏上位,未必就能改变秦二世而亡的命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